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战俘帮我培训飞行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10:03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1945年九十月间,中国人民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两支特殊的队伍已先后从延安出发,秘密奔赴东北。这两支队伍总共由30余名技术干部组成,他们的任务是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为建立人民空军培养人才。当时的东北战事紧急,环境动荡,国民党特务到处寻找我军航校的位置,敌空军不断袭扰。在硬件方面更困难,我军能找到的飞机破烂不堪,机场设施残缺不全,航空器材极端缺乏。这些困难还可以克服,航校领导面前最大的难题是航空技术骨干严重不足。最终解决这一难题的,竟然是日本航空大队的
300多名战俘。

  ·伍修权赠枪感动战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沈阳附近的奉集堡机场,驻扎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飞行大队的300余人急躁不安,他们慌忙起程向南逃跑,大约走了20多天,这股日军被我军包围。在搞清这些日本人的身份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简称东总)马上派出五人谈判小组向他们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指出只要放下武器,可保证其生命安全。经过努力,这个日本航空大队在大队长林弥一郎带领下,于1945年9月底向东北民主联军投降。

  10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伍修权按上级指示,在东总司令部接见了林弥一郎及其部队主要军官,开诚布公地表示准备留他们协助我军创办航空学校,待条件成熟后再送他们回国。谈话过程中,林弥一郎始终盯着伍修权腰间佩带的一支小手枪,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警卫员的高度警惕。谈话结束时,林弥一郎突然提出:伍将军,您是否能把您带的这支手枪送给我作个纪念?这支勃朗宁手枪是伍修权的心爱之物,伴随他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出生入死久经考验。在一般人看来,将这支手枪送给刚刚放下武器的敌人,似乎不太可能。但伍修权考虑到,林弥一郎之所以提出索要这支手枪,意在试探我方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于是,伍修权毫不犹豫地从腰间解下手枪,递到林弥一郎手中。这一举动使在场的日本军官又惊又喜、十分感动。他们一致表示,愿意留下来为建设中国人民空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后来,林弥一郎回忆说,他刚开始工作是为了吃饭,为了活下去,为了安全回国;看到共产党人真诚地对待他,他认为只有想方设法完成培养飞行员和其他航空技术人员的任务,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关键时刻拿主意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后,使用的飞机都是从东北各个机场搜集起来的废品,有的没有机翼,有的没有起落架,有的没有螺旋桨……更令人伤脑筋的是,只搜集到4架初级教练机,这些飞机都是木制结构的,已完全变形。中级教练机一架也没有找到,只有一些破旧的99式高级教练机和几架日式战斗机可以使用。我军能不能打破常规,直接飞高级教练机?一时间,大家争论不休,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主任教官林弥一郎。经过深思熟虑,林弥一郎表示可以三级跳,但要加强地面演练、增加带飞时间、改进训练方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培养什么人当飞行员,是航校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有人主张从军队中挑选经过战斗考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干部学习飞行,但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有人主张在刚解放的东北地区招收伪满洲国时期念过书的学生,这些人文化水平高,但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两种意见互不相让,大家又一次将决定权交给了林弥一郎。林弥一郎凭借自身经验认真地说:离地三尺,飞行员就是天王老子,听不听指挥,全靠飞行员自己了。是否听指挥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所以要选调最忠诚的人当飞行员。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航校最终决定从山东抗大和延安炮校、山东大学等单位挑选一批战斗骨干学习飞行。

  ·林弥一郎吸引敌人炮火

  我军创办航校使国民党军队十分害怕,他们经常出动飞机对航校进行扫射和轰炸。有一天,林弥一郎和一名学员刚刚降落,4架国民党战机从远处迅速飞来,一阵扫射过后,林弥一郎座机的尾部中弹起火。此时,林弥一郎突然想到还有一架航校学员驾驶的飞机没有落地。他拿出信号枪,拼命对着天空打信号弹,同时还摇动小红旗,但空中的飞行员没有看到,继续下滑。这时,4架国民党战机轮番攻击,航校学员驾驶的飞机随时有被击落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林弥一郎看到50米外停着一辆用于启动发动机的特种汽车。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汽车,跳进驾驶室,将车开进了跑道,并加大油门飞驰起来,汽车排气管随之冒出股股黑烟。国民党飞行员以为是飞机降落,都追着向他开炮。航校飞行员在空中发现敌情后,用超低空钻山沟的战术悄悄溜走,飞到了预备机场安全降落。林弥一郎的英勇行为被传为佳话。

  1958年前后,根据中日两国政府的协议,这批日本军官先后回国。后来,林弥一郎出任了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并于1985年1月率团访问了中国。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东北民主联军政委彭真高度评价了林弥一郎等人为我国空军建设、为中日友好作出的贡献。(来源:《环球时报》2005年03月21日第二十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