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朗总统带记者游核工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2:40 新闻晚报

  一次出乎预料的邀请。

  大约30名本国和国际媒体的记者30日受邀参观了伊朗两处秘密核设施,还被允许拍照和拍摄。

  这是媒体首次有机会一瞥这些被美国和欧盟要求关闭的地下浓缩铀工厂。与记者们一
同前往的还有伊朗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

  对于此举的用意,伊朗方面认为目的在于向国际社会表明伊朗的核开发是透明的,伊朗不会制造核武器。然而美国方面却有别的看法,他们批评这完全是在作秀。

  点到为止:只见工厂未见核心设备

  首先参观的是纳坦兹浓缩铀加工厂,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南约250公里。整个设施建在伊朗中部群山下一块平坦的荒漠中,占地面积大约1100公顷。

  哈塔米带领记者们在那里视察了3个小时,记者获准进入地下一处水泥通道内,哈塔米在那里检查一些技术文件、设施图片和规划图。

  哈塔米还视察了工厂内的离心机,这是用于浓缩铀过程的核心设备。但是,记者们未能获得允许观看离心机或其他浓缩铀设备。事实上,记者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地下大厅,据说按设计要求,可以安放5万台离心机。在这个工厂,还有一个核浓缩试验设施,其中有几十台离心机,但记者们也未被允许参观。

  戒备森严:设施建在18米深的地下

  伊朗官员向记者们介绍说,由于“安全问题”,纳坦兹的主要核浓缩设施都建在18米深的地下,距离地面有两层,为防震结构。路透社援引防卫专家的话说,伊朗将设施建得那么深,主要是预防美国和以色列发动外科手术式的空中打击。

  在接近纳坦兹浓缩铀加工厂的连绵山地中,记者们目力所及,一共看到了至少10处防空阵地。工厂门口戒备森严,没有任何标示显示这里是什么机构。

  2002年底,外界首次知道纳坦兹浓缩铀加工厂的存在,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担忧。2003年早些时候,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员首次参观了这里。2003年10月,根据伊朗与欧盟达成的协议,联合国核查员停止了这里试验浓缩铀设施的运转。

  新闻分析 作秀还是示威?

  允许媒体跟随总统参观敏感的核设施,显然伊朗政府的举动非同寻常,那么此举的目的是什么呢?伊朗德黑兰电台说,向媒体公开是为了消除关于纳坦兹工厂正秘密生产的谣言,同时哈塔米视察纳坦兹也是为了表明,伊朗坚持拥有开发核燃料的权利。“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浓缩铀试验,”纳坦兹建设项目主管伊赫桑·梅纳杰米说,“你们都看到了,我们没什么好隐瞒的。”

  不过对于伊朗的这一举动,美国似乎很不以为然。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稍后评论道:“如果伊朗真的想减轻国际社会的担忧,那么他们应该让联合国的核查专家来参观,而不是做个样子给媒体记者看。”

  域外观点 美对伊动武完全有可能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美国华盛顿中东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帕·克洛森近期接受《独立报》记者专访,指出美国对伊朗并非无能为力,它完全可能对伊朗动武。

  这篇题为《对伊朗动武完全可能》的专访摘要如下:

  华盛顿对伊朗政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保持与欧洲人的统一阵线。因此,当欧洲代表主动请求美国向德黑兰迈出非常有限而特别的步骤时,华盛顿考虑了这一建议。

  缓和未必会自动出现。相反,美国不打算为作出善意或互信姿态而向伊朗掏出“胡萝卜”。

  美国将继续积极搜集与伊朗核计划相关的情报。为了确信德黑兰在做什么,没有做什么,美国必须在这个国家开展军事侦察。美国可能会付诸军事干涉。美国也完全可能在这一地区举行军事演习,显示保卫盟友的决心。

  所以,威慑行动以及情报搜集活动会继续。

  如果对伊朗使用武力,首先投入战斗的将是美国空军和海军。目前还没有投入伊拉克的美国军事资源将会用于对付伊朗。认为美国受制于伊拉克、以至于对伊朗无能为力的预测完全不正确。相反,美国空军和海军现在觉得尴尬:战争在进行,他们却没有用武之地。

  如果美国最终进攻伊朗,它一定会动用一些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空军基地,这些基地曾用于打击阿富汗和伊拉克。空军基地将既用作发动进攻的前沿,也作为情报搜集、搜救行动的辅助站点。那些海湾君主制国家不会反对。作者:晓青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