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尼苏门答腊强震专题 > 正文

综述:印尼地震千人死亡 居民秉烛手挖废墟救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3:51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方政府官员宣布,截至30日为止,该国28日深夜发生的里氏8.7级强烈地震已经造成大约1000人死亡,尽管缺少大型救援设备,灾区当地救援人员仍在尽全力从废墟中寻找可能的幸存者。

  *** 死亡人数还在升

  据美联社报道,印尼政府29日曾宣布地震死亡人数为330人,但苏门答腊省省长里扎尔·努尔丁30日表示,估计死亡人数将上升到1000人,印尼红十字会也提出了相同的死亡估计数字。此前,印尼副总统曾估计说,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将在2000人左右。

  驻印尼班达亚齐联合国救援行动负责人马苏德·海德尔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组织已经证实有518人在28日的8.7级强震中丧生。

  海德尔说,联合国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地震遇难者都来自遭受地震袭击最为严重的尼亚斯岛,该岛有500人死亡。他指出:“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上升。”在尼亚斯岛上倒塌房屋废墟下仍埋有一些遇难者的遗体。

  在Simeulue 岛和苏门达腊岛分别确认有9人死亡。

  记者在灾区现场看到,直到30日清晨,救援人员仍然不断在住宅和商店的废墟中找到遇难者的尸体,这些尸体暂时存放在当地教堂和清真寺的门前。

  *** 重灾区道路破坏严重

  印尼政府方面表示,28日强烈地震的死者绝大多数都是苏门答腊省尼亚斯岛上的居民。该岛距离此次地震震中只有大约75英里(约合120公里),因此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岛上主要城镇的街道在地震中几乎全被毁坏,救援人员只能利用足球场搭建简易急救中心。13名病人在中心进行初步救治后,将被直升机送往苏门答腊岛上最近的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联合国救援直升机也已经抵达该岛,向居民提供食品和水等救援物资。

  一位在遇难妻子身边陪伴了一夜的当地男子表示,他准备30日下午就安葬自己的妻子。“我该怎么告诉孩子们呢?我无法面对这一现实。我只能希望耶稣能帮我渡过难关。”另一位幸存者则表示:“这次地震要比去年12月26日的大地震强烈得多,不到一分钟,什么东西都被摧毁了,没有人有机会逃离。”

  救援组织“无国界消防员”已于29日晚向尼亚斯岛派出了法国籍的消防员队。他们30日清晨在岛上一所三层民居楼的残骸中发现了第一名地震的幸存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消防员说:“他(幸存者)的腿被压住无法动弹,他是我们发现的第一名幸存者。”

  正在苏门答腊西部进行救灾工作的新西兰物理学家戴夫·詹金斯忧心忡忡地说,他现在正担心震中附近另一小岛班亚克岛上1万居民的安危。直到29日晚,外界与该岛之间的联系还没有恢复。

  但是,在班亚克岛进行低空飞行勘查的联合国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该岛受损情况并不严重。此前,曾有未经证实的报道说,印尼救灾官员表示班亚克岛上约有200-300人死于大地震,目前伤者和无家可归者的情况还不清楚。

  *** 秉烛手挖找亲人

  虽然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队已经准备前往重灾区,但有官员表示,由于灾区缺少掘土设备以及相应的燃料和后勤保障,目前尼亚斯岛等地的救援行动正面临很大的困难。

  岛上电线杆在地震中纷纷倒下,造成当地电力供应中断,救援人员29日入夜后不得不依靠蜡烛和手电筒照明来寻找可能的幸存者。普通民众也加入了救援者的队伍,他们使用撬棒甚至徒手刨开废墟,寻找失踪的亲人。

  在得知灾区缺少掘土设备后,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已经出动C-130“大力神”运输机,紧急提供相关设备,但由于岛上机场遭到破坏,运输机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联合国方面在苏门答腊城市实武牙设立了救援中心,准备派出重型运输直升机,向尼亚斯岛运送救援设备和物资。联合国一位救援官员30日说,除了机场严重受损外,当地恶劣的天气条件也阻碍了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他说:“现在天气非常糟糕,目前我们无法前往尼亚斯岛,每个人都在等待。我们也有海路运输手段,但很显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不过到了当天下午,天气开始好转,救援直升机终于出发,向尼亚斯岛运送救援设备,并带走岛上的重伤员。印尼军队也向岛上派出了1000名工程兵和7台掘土设备。(陈凡)

  相关专题:印尼苏门答腊强震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