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走了阿卡耶夫,吉还是窝里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08:28 南京晨报

  当地时间4日4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代表团与总统阿卡耶夫按照一天前双方达成的四点共识完成了最后的辞职程序:阿卡耶夫向议会代表团递交了辞职信。这意味着他体面下台,而不是最终遭到弹劾,尽管这一程序是在莫斯科完成的。此举从而避免了吉国内可能因此而面临的一场宪政危机以及更严重的政治动乱。辞职于5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备受各方关注的吉6月26日的选举的最后障碍也被彻底扫除,吉国内对这一发展深表欢迎和好评。

  焦点:俄哈为国际担保国

  根据双方签署的有关阿卡耶夫辞职的法律文件,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作为这次辞职过程的担保国,并将在未来担保阿卡耶夫的人身安全。

  代总统:仍不希望他回国

  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吉现任临时政府代总统、总理巴基耶夫4日再一次发出警告,辞职后的阿卡耶夫也不应该回国,因为那样会威胁到日益好转的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吉政局:南北双雄斗得凶

  从法律框架上来说,阿卡耶夫的辞职既排除了其国内两个月后即将进行的新选举的一切障碍;同时还避免了一场因他贸然回到吉国内(正式辞职)而可能引发的新的政治动乱。正因为如此,这一过程受到了吉国内舆论的好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吉国内局势从此就一帆风顺。吉政坛目前的分歧已经出现:一方为代总统、总理巴基耶夫;另一方则是从狱中放出来的前副总统库洛夫。

  此前,巴基耶夫、吉代理外交部长奥通巴耶娃(女)和库洛夫三人被视为吉新政权的“三驾马车”。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巴基耶夫与库洛夫在如何对待阿卡耶夫的问题上相互较量的刀光剑影已经让人略有领教,况且他们分别来自于吉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区,这就注定着随着大选的临近代表着不同的地区利益的他们在未来会继续政治角力。

  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主要是南方派系,他们组织群众,攻占政府大楼,但最后的混乱局面却是靠刚释放出来的库洛夫一手稳定的。库洛夫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了政局突变后的骚乱和抢劫行为,迅速赢得民众支持。库洛夫威望日渐增长,对巴基耶夫构成了威胁。而库洛夫偏偏又是北方派系的代表,南方派系当然不愿把“胜利果实”拱手相让。

  从更深层面看,大权在握时,反而容易分裂。库洛夫同时已表示将参加6月的吉大选。一些国际观察家也认为,如果认为阿卡耶夫辞职之后吉国内局势会出现稳定还为时尚早。苏东晨钟审时度势,阿卡耶夫更像赢家在阿卡耶夫于3月24日携家人逃到国外之后,没料到他的重要性会随着新政府的组成而显得日益重要。在回国受阻的情况下,阿卡耶夫果断地选择了在莫斯科宣布辞职。

  阿卡耶夫至少有三点表现出其明智之举:第一,审时度势愿意辞职而不是拖着,这是因为如果再拖下去,吉国内政界有可能对其实施弹劾的举动,与其遭弹劾不如主动辞职;第二,在国外而不是继续坚持在其国内(辞职),虽然在国外辞职远不如在国内议会发表正式讲话然后辞职赢得一片掌声来得体面,但这却可以粉碎一些人在这一问题上对其设置的障碍。第三,他让议会以法律文件的方式来确保了他的人身安全。

  分析认为,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阿卡耶夫更像是一个赢家。归心似箭,下台后他想搞科研在辞职后,61岁的阿卡耶夫的去向令世人关注。据俄媒体报道,一位与阿卡耶夫关系密切的人士4日说,阿卡耶夫不打算参加下届吉总统竞选,但作为普通选民他将参加投票。这位人士说,作为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卡耶夫希望回国从事科研工作。晨钟美驻吉基金负责人笑言“完成任务”阿卡耶夫曾说,包括美国大使在内的外部势力的介入导致了吉政局突变。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印证了他的指责。

  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郊外的一栋办公楼内,一名身材矮胖、长着络腮胡的美国男子面带微笑。“任务完成。”这位名叫迈克·斯通的男子说道。52岁的他在一家名为“自由之家”的基金会担任项目负责人。凭借着美国政府提供的部分资金,基金会在吉国创办了印刷厂,专门为反对派出报提供服务。他炫耀地表示,2月11日出版的名为“MSN”的杂志对阿卡耶夫来说是个转折点。杂志封面上是一张正在修建的豪华别墅照,其主人被指称为阿卡耶夫。“这期报纸更多的是对阿卡耶夫产生了影响,”斯通说,“接下来他处理问题开始变得笨手笨脚。”2月22日,该印刷厂被切断供电,但美驻吉大使馆随即送来了两台发电机,解燃眉之急。掌权15年最后一道令:不向民众开枪到2005年,阿卡耶夫已经掌权了15年。3月24日,当吉反对派开始围攻政府大楼时,阿卡耶夫还在楼内的总统办公室。他事后回忆:“我从窗子里看到,有人在投掷酒瓶和石块,警察和近卫军被人殴打和侮辱。我向内务部长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开枪’。我一向认为,不能为了保存个人的政权而流一滴血,死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归咎于两点:一是没有重视巩固权力体系,特别是加强护法机构;二是没有实行紧急状态。阿卡耶夫沉痛地表示:“我在我的人民面前感到了深深的内疚。”

  “学者”阿卡耶夫被指“心太软”学而优则仕

  17岁的阿卡耶夫曾是一名制造工,后被选中到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接受物理学培训。阿卡耶夫一向自诩是“半个圣彼得堡人”。1968年从列宁格勒精密力学和光学学院毕业后,他在校攻读研究生并留校工作,直到1976年回到比什凯克工学院任教。1984年,阿卡耶夫当选为吉尔吉斯科学院通讯院士,5年后荣升院长。他是吉最出名的学者,建树颇丰,在世界上都颇有名气,他至今还保留着纽约科学院名誉院士的头衔。学而优则仕,他1990年当选为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次年吉国独立,他当选为独立后的首任总统,两次连任,总统一当15年。

  “吉国的戈尔巴乔夫”

  阿卡耶夫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印象。“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我对财产私有化也持支持态度”,1991年阿卡耶夫接受采访时曾如是说。上台不久,他就搞起了私有化和土地改革。吉尔吉斯斯坦一家媒体的编辑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说:“我曾写文章批评他,后来他给我打电话感谢我指出了他的失误。”在上世纪90年代,阿卡耶夫被美国人认为是“中亚地区开明民主领袖的典范”。

  俄独联体问题研究所所长扎图林曾称阿卡耶夫是“吉国的戈尔巴乔夫”。他去年底就曾预测,继乌克兰“橙色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因为阿卡耶夫执政时间太长,树敌太多。作为贫穷小国的总统,他对俄美两面“讨好”的结果往往是两面受气。而且与一些总统相比,他心肠太软,学究气太浓,缺少铁腕治国的艺术。

  “枕边风”招来不满

  西方媒体称,阿卡耶夫政权顷刻之间轰然坍塌,与夫人迈阿姆有关。迈阿姆是有名的实业家,其亲朋占据了很多政府要职,甚至有传言称,她以卖官鬻爵来收敛钱财。还有传言说“虽然总统考虑退休,但遭到了夫人的反对”。这成了日后反对派“革命”的导火索。(来源:南京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