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与公众分歧明显 59%美国人对中国有好感(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14:39 新华网 | ||||||||||
国会依然强硬 公众日益友善 美国华人团体“百人会”6日公布了其“美国人对华态度”的第二阶段调查结果。与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相比,从总体上来看,美国人对华态度在最近10年时间里有了明显改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决策核心之一——国会里,大部分人仍然认为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构成威胁”。 国会与公众分歧明显 百人会是一个美国全国性无党派组织,由在各个领域的杰出华裔美国公民组成,其核心成员包括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世界顶级大提琴家马友友、美国首位华裔州长骆家辉、流行性疾病研究专家何大一等。该组织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美交流,改善台海两岸关系。 今年3月,百人会携手国际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佐格比,对美国各地的商界精英和国会工作人员进行了对华态度的调查。受访者不乏大企业总裁、公关主管;国会的立法顾问、新闻秘书和助理人员等。今年1月公布的第一阶段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对华态度明显改观,对华有好感的人从10年前的46%上升到59%。 调查显示,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造成威胁的美国人只占24%,商界精英占30%,而国会工作人员的比例高达54%。64%的国会工作人员认为,在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中,中国并不是可靠盟友。(详细调查结果见表)
此次百人会的调查也发现,63%的受访者都认为,中国的廉价商品给他们带来了好处,甚至连那些平时叫嚣反对工作机会外流的工会成员和失业者也都认为,工作机会外流问题不该责备中国。 新闻分析 偏见源于缺乏了解 调查者认为,国会内部的对华态度强硬依然,根源在于他们对中国缺乏了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吕晓波博士说,美国人对外国的看法一般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长期以来固有的理解,二是短期事件。谈到中国,两者的影响非常明显。从1989年以来,美国国会对中国的长期看法基本没有改变。(钟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来源:新闻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