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联大通过反核恐公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15:41 北京晚报

  明确定义核恐怖主义犯罪行为

  第59届联合国大会昨天一致通过《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敦促成员国签署和批准这项公约。这项公约明确定义核恐怖主义犯罪行为,要求各国政府惩罚非法拥有核装置或放射性物质、图谋不轨的犯罪嫌疑人。

  反恐公约

  早在叶利钦任总统时期,俄罗斯自1998年就提出建立这样一项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公约。此后7年间,关于公约内容的讨论一直处于艰难境地。因为一些国家认为,俄罗斯提出的公约草案试图为恐怖主义下定义,这一问题在联合国分歧较大。

  联大各成员代表昨天一致通过了《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没有经过投票。这项公约定于9月14日起开放,供各国签署,必须得到22个国家批准后,方能开始生效成为国际法。

  这项新公约将是联合国第13项反恐公约。负责法律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尼古拉斯·米歇尔说,这就意味着,“现存的法律工具中已经涵盖大多数可能的恐怖主义类型”。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亚历山大·科努沁对决议通过表示欢迎。他说:“这是第一部建立在预防基础上的反恐公约,不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在恐怖主义行动发生之前公约已经将其定性为犯罪。”这项公约构成了“反核恐怖主义行动的国际法律标准”。

  定义犯罪

  《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规定,任何人以导致死亡或伤害、破坏财产或环境为目的,拥有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装置,均为犯罪。使用这种放射性物质或装置破坏核设施也属于犯罪。

  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或装置,或者非法谋求核物质或其他放射性物质也是犯罪。犯罪同谋者与组织者也在公约涵盖范围内。

  这项公约要求各参与国把这些犯罪行为纳入本国法律之中,引渡或起诉核恐怖犯罪嫌疑人,“重视这些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予以适当惩处”。国与国之间,在分享情报、交换“精确、已证实的信息”和法律互助方面,应加强合作。

  这项公约还要求所有签署国解释清楚,意图在公众或特定团体中制造恐怖气氛的行动不能由“政治、哲学、意识形态、人种、种族、宗教或其他类似的特性”来判定。

  难题压后

  这项公约讨论期间最大的难题在于定义恐怖主义的问题。外交人士说,起草委员会去年11月召开最后一次正式会议时突破了主要障碍。当时,拥有57个成员的伊斯兰会议组织提出,新公约应该集中就与核恐怖主义相关的特定行为进行犯罪定义,就像其他特定反恐条约一样。

  起草委员会今年4月1日就公约文本达成一致,决定把定义恐怖主义的这个难题交给至今仍处于讨论中的一项全面的反恐公约。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敦促联大今年就通过这项全面的反恐公约。这项公约预计会涉及自杀式爆炸袭击、故意伤害平民等情况。多年来,联大一直试图为恐怖主义下定义,但至今没有成功。其中原因就是,一个国家的“恐怖分子”,在另一个国家看来可能是“自由战士”。庄北宁(新华社专稿)

  核心内容

  公约规定,核恐怖行为主要有3类:一是以危害人、财产和环境为目的,拥有放射性物质或核装置;二是出于同样目的,使用放射性物质、核装置或破坏核设施;三是为达到这些目的,威胁使用或企图拥有放射性物质和核装置。

  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不做丝毫让步

  美国承包商录像中求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