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展望世界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12:34 新华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半年一度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放慢至4.3%。全球经济增长仍然依靠美国和中国的需求来推动。

  美国:仍是发动机

  据法新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3日说,今年美国将再次成为工业化国家经济的发
动机,但会面临严重的问题。它今年的增长率将达到3.6%。美国去年的增长率约为4.4%。尽管今年美国的增长率将下降,但仍大大超过欧元区和日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预测为1.6%和0.8%。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在提到美国时说:“由于即将公布的数据普遍良好,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充足,对2005年的展望令人鼓舞。”由于美国经济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劳动者不再要求进一步增加工资,通胀压力“总的来说仍然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祝贺美联储使用“明确的沟通策略”。自美联储2004年6月开始对达到历史最低点的美国利率采取紧缩政策以来,这种策略使市场恢复了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列为值得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2月份美国的贸易赤字达到610亿美元的新高。迄今,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仍有充分的资金来源,因为外国投资者(主要在亚洲)对美元资产仍有需求。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变化,不仅美国,而且其它地方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亚洲:向可持续增长回归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快速的增长后,亚洲2005年的经济增长仍然强劲,经济增速将达到7%。2004年,由中国领头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实现了7.8%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该组织去年9月份预测数值高0.5个百分点。亚洲地区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至6.9%。

  报告说,今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放缓的部分原因是向可持续的增长水平的回归,但同时也是对全球经济扩张速度减慢、半导体产品销售趋缓以及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反应。不过,7%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一种“强劲的”增长,这一增长速度主要得到了强劲内需的支持。

  中国:需要进一步紧缩银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中国必须进一步紧缩银根和增强汇率弹性,以使仍然强劲的经济增长放缓下来。虽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很低,但是成本的增加所带来的压力,包括薪金和电力等公用事业的短缺,正在加重。中国一直在努力使经济放慢速度,寻求通过限制银行借贷来遏制钢铁、汽车和建筑等重要经济部门的投资。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这个亚洲第二大经济体仍将是该地区的领先国家,在2004年的9.5%之后,它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8.5%,2006年将为8%。”

  日本:增长率下调 基本面改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日本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将仅为0.8%,与德国并列为七国集团增长最慢的成员。信息技术出口及国内需求下降将影响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现:随着日本各家银行削减坏账、各公司巩固自己在亚洲的市场,日本经济的基本面已大大改善。日本经济存在下滑的危险,“特别是变化无常的石油价格继续波动,而日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削减出口”。日本的通货紧缩压力已有所缓解,但“日元继续升值或经济减速延续较长时间可能产生降价压力”。

  俄罗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据俄罗斯《导报》13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预测由6.6%下调至6%。由于石油开采速度放慢和投资下降,2004年下半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真实原因,但尤科斯案的确撼动了俄罗斯经济,导致“石油产量下降以及众人对私有财产安全及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担忧”。该组织预测俄罗斯经济能在2005年恢复元气,但这取决于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限制行政干预、恢复中断的改革进程等。此外,该组织认为俄罗斯今年仍然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投资过猛 印度则显不足

  据美联社13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詹说,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迅速的亚洲大国存在不同的问题。他说,中国的投资————2004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再度增长。印度则需要增加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2005年全年亚洲地区的增长估计降至7%,中国的增长略微减速,印度持续强势增长,其它国家则逐渐复苏。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