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重新看非洲(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20:17 扬子晚报 | ||||||||||||||||
美国经典电影《走出非洲》。 冷漠的国际视线 在最新上映的好莱坞电影《撒哈拉》中,一个非洲人这样对美国人说:“这就是非洲,没有人关心非洲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大程度上,这名非洲人的话是对的,至少在好莱坞,在很多电影中,几乎所有的英雄都是白人,非洲这片贫瘠土地上所遭受的苦难:暴政、独裁、军阀、暴力都成为这些电影的无足轻重的背景。就连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也是讲一个非洲的独裁政权将一种核废料随意倾倒,而造成大西洋大片海域严重污染,而且严重影响了纽约海岸线,因此,美国电影中惯用的个人英雄主义又开始大行其道,于是又一个拯救世界的美国英雄出现了。 当然,对非洲有这样的误解也不足为怪。就目前而言,市面上能看到的电影几乎没有几部是描述非洲以及那里所发生的故事的,而对于过去曾经流行一时的好莱坞经典电影比如《走出非洲》或是《欲望城》,人们感兴趣的也仅仅是那里充满异域风情的风光。对于电影制片人而言,“黑暗之洲”显然成了非洲的代名词,成了人们急于要摆脱过去的象征。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正摆在世界面前:苏丹西部达尔富尔的种族矛盾正在不断升级,不禁让人们把它和10多年前发生在索马里的那场惨烈的种族大屠杀联系在一起。这真是个残酷的“玩笑”,如果没有达尔富尔的危机,世界就不会关注非洲这样一个似乎被时间抛弃的土地,不会想了解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生存繁衍。非洲正是以它凄厉的哭声刺痛了整个世界。 开始对非洲进行反思 当然,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近几个月来,一部《卢旺达酒店》让人们开始对非洲的命运进行反思,电影人也在不断用黑白映像力图真实地反映在那里发生的一切。 《卢旺达酒店》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电影,1994年当卢旺达爆发种族大屠杀时,一名酒店经理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1268名图西族难民逃过劫杀。许多美国人或许从广播、电视中对这场内战有所了解,但那些多少有些夸张或主观成分,这部电影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用冷静的镜头让人们真实了解了那些噩梦般的仇杀。50岁的保罗·鲁塞萨巴吉纳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卢旺达的辛德勒”,在谈到那场大屠杀时,他说:“我只是在尽我的义务,我想保护来这里的人,我要让他们安全。这是我惟一的目的,我为此一直努力,并且成功坚持到了最后!”1998年,英国和美国就曾对卢旺达大屠杀做出自己的解释,英国出品的纪录片名为《当好人什么也不做的时候》,美国出品的纪录片则名为《邪恶的胜利》。在《当好人什么也不做的时候》一片中,一个当年积极支持联合国从卢旺达撤出维和部队的一个官员面对镜头讲,他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在历史上扮演了一个种族屠杀冷眼旁观者的角色,他深深以此为耻。英国一个著名哲学家曾说过:“邪恶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好人什么也不做。”卢旺达的惨剧像是一面镜子,将利益驱动下的丑恶鬼魅照得一清二楚。 正在全球热映的《翻译员》可以说也是一部与非洲有关的电影,大明星妮可·基德曼扮演一名在联合国专门为非洲国家工作的口译员,一次她无意间听到有人在用一种非洲土语讨论一个暗杀阴谋,暗杀对象是即将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的一位非洲国家元首。于是她和密勤局的一位探员开始了艰难的反侦查行动。尽管这部电影和《撒哈拉》一样,正面人物仍然是那些白人,黑人通常只是一些配角,但电影却真实反映了非洲是如何被其它大国所操纵利用,并用自己的声音呼吁联合国关注非洲的政局,关注非洲的民生。 而由约翰·布尔曼执导的《心灵梦土》也是一部意义深刻的电影,影星塞缪尔·杰克逊扮演一名美国记者,去南非采访“真理及和解”委员会,这是前圣公会大主教迪斯蒙·图图领导的种族隔离调查组织,他想深入了解种族隔离给那时人们带来的罪行,与此同时,一名南非女记者正在为电台做听证会报道。他们在弄清楚那些野蛮罪行的同时,还要与受害者一起与种族主义者作斗争。片中探讨的正是和解、宽恕和宽容。 与此同时,今年在柏林电影节亮相的由HBO电视台制作的电影《四月的某时》也是一部描写卢旺达种族屠杀惨剧的影片,最终它摘得了银熊奖。此外,今年一部由非洲导演执导的电影《莫拉德》也在纽约电影节上登台,导演正是被称为“非洲之父”的塞内加尔导演奥斯曼·塞贝纳。影片中,四个受惊吓的年轻女孩逃到一名妇女家寻求保护,因为她们害怕部落里对成年女孩进行的的割礼仪式,于是这名妇女用一种传统的保护符咒:莫拉德(意即“保护”),它使这些女孩子免于任何不幸。然而这却导致这名妇女成为整个部落的仇敌。这同样是一部讲述古老信仰和人性声音的影片,让人震撼。 电影成为铺路石 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电影远远不能改变整个娱乐业对非洲的偏见,毕竟它在主流电影中属于另类,不过在打开人类对非洲偏见的枷锁过程中,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前进步伐,它表明多数美国人正在主动地了解和感受非洲经历的苦难。林肯中心的电影社会部主任理查·帕特说:“在电影《卢旺达酒店》以及《心灵梦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潜台词都是相同的,传达了美国人对非洲人的一种内疚之情。” 帕特表示许多国际观察家经常将非洲比喻成“一列满目苍凉的火车,”他说:“许多美国人其实对自己的国家卷入这片不属于我们的土地充满了不安、内疚的矛盾之情。这些电影一方面在为非洲人争取的人权和社会地位而欢呼,一方面也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这些权力只是美国以及所谓‘强国’施舍的结果。” 此外,帕特还表示,不论这些电影如何反映现实,它们都不能如同新闻报道一样客观地反映和解决非洲问题,在《撒哈拉》和《翻译员》中,帮助非洲人的始终是那些美国英雄,而在《心灵梦土》和《卢旺达酒店》中,才能看到一些黑人演员,不管怎样,这至少象征着非洲问题应该交由非洲人自己解决。 2003年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德国电影《何处是我家》中,反映的是二战中逃到肯尼亚的德国人的心路历程,而被誉为史诗电影的《走出非洲》则将笔墨用在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生活,而肯尼亚只留给人们神秘广漠的印象,就像在电影《为自由呐喊》中,大量的镜头是描写美国记者,而南非反种族活动家反而成了电影的配角。而在前几年的战争片《黑鹰堕落》讲述了1993年,美军为了在索马里抓捕一名叛逃的军阀而身陷摩加迪沙,与索马里人发生惨烈的巷战。片中,这些非洲人被描述成完全没有尊严的人,无知让他们和拯救他们的救世主美国人开了战,而结果只是让这个国家更加混乱。 当然,也有不少反映非洲现实的电影还有着自身的教育价值,特别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在美国,许多老师将《辛德勒的名单》作为经典的反映二战德国暴行的教材,而《心灵梦土》也被许多人激励非洲人为争取主权而奋斗。无论如何,电影正在帮助美国人重新认识非洲以及审视自己言行的铺路石。林昀编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