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记者踏访二战“地标”:那场战争似乎从未离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7:27 新华网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兵分几路,踏访了当年让全世界侧目的“地标”。

  地点:阿拉曼

  “地雷区”至今影响生活

  从埃及首都开罗出发向北100多公里,就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主战场阿拉曼。这座狭长的城市北临地中海,南靠卡塔拉盆地。放眼望去,一边是碧波万顷的蔚蓝海洋,一边是绵延数里的黄色沙漠,景色非常优美。但让人感觉扎眼的是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铁丝网围着。听到当地人说那是“地雷区”时,本来对战争没有多少感性认识的年轻记者们一下子觉得60多年前那场战争似乎从未离去,至今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活。

  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攻占了利比亚的托布鲁克,盟军被迫撤到了位于埃及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拉曼地区。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打响。盟军在英军元帅蒙哥马利的指挥下,炮兵和空军展开强大攻势。正在国内治病的德军元帅隆美尔临危受命,但这位号称“沙漠之狐”的一代名将最终没能挽回轴心国军队的颓势。

  阿拉曼有三块著名的墓地,分别是“英军墓”、“德军墓”和“意军墓”。来到阿拉曼的游客一般都到墓地看看,或者至少要到盟军的阵亡将士墓地,即“英军墓”凭吊一番。虽名为“英军墓”,但美国、澳大利亚、希腊和印度等同盟国的将士也被安葬在这里。平坦的黄沙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墓碑,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墓志铭是“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在这一简短的话语中,不知蕴含着亲人多少的哀痛与悲伤,也让后人深深感到战争给人类心灵的创伤。

  在阿拉曼战役50周年的时候,两军统帅的后代曾聚首英国伦敦,握手言欢。英军元帅蒙哥马利之子在纪念讲话中呼吁要“铸剑为犁”,和睦相处;时任德国斯图加特市长的“沙漠之狐”隆美尔之子则引用《罗马书》的词句说,“憎恨罪恶、坚持美好、友爱兄弟,以同所有人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发现了石油和金属矿产,埃及政府曾为此制定了开发该地区的宏伟蓝图,但二战遗留的大量地雷阻挠了阿拉曼的发展,埃及因此被联合国列为受地雷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仍有数千万枚地雷没有排除,威胁着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

  地点:莫斯科

  “最大的遗憾是没去过柏林”

  莫斯科胜利广场上,黑色的方尖碑犹如一柄利剑,直插云霄,显示出正义无往不胜的力量与不可侵犯的庄严。方尖碑上方是古希腊胜利女神像,她手持橄榄枝,送来和平的福音。

  不远处的卫国战争纪念馆里传来阵阵歌声,进去一看,几十位勋章满胸的老战士正充满激情地合唱一首老歌———《我的莫斯科》。一曲未了,掌声四起。一旁的纪念馆文化主管塔吉杨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这才是最动人的歌声。他们曾经为保卫莫斯科战斗过,他们的感情都发自内心。”据格奥尔吉耶夫娜介绍,这是专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举办的老战士合唱节活动,请来的20多位老战士都是歌唱爱好者,他们非常愿意用歌声向人们传达和平的来之不易。

  合唱结束,79岁的老战士瓦希里耶维奇回忆说,他1944年7月作为炮兵参加了解放布列斯特的战斗,两个月后,他在收复里加的战斗中负伤。这位坦言“上前线时没想过会活着回家”的老战士表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去过柏林。他说:“参加攻克柏林的战斗,是每一位红军战士的心愿。”

  人们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死难者。“缅怀与哀悼厅”用于纪念卫国战争期间牺牲的2700万名苏联人民。昏暗的大厅中,天花板上缀下的260万颗铜制挂珠和晶莹剔透的水晶“眼泪”,象征生者对死难者的哀悼。大厅正前方是一座名为“哀悼”的大理石雕像:年轻的母亲看着儿子在自己怀中死去,悲不自胜。参观者络绎不绝,雕像前摆满鲜花。此时不禁想起一位老战士说过的话,“缅怀之书没有最后一页”。

  地点:易北河

  历史性握手穿越时空

  4月25日,德国中部小城托尔高举行盛大的官方仪式,纪念二战中著名的易北河会师60周年。

  在易北河畔巍峨耸立的会师纪念碑前,摆满了各界敬献的鲜花。十几名美国与原苏联的二战老兵,相互搀扶着走上石阶,接受人们的敬意。在这其中又有两名老兵的举止特别引人注目:一人胸佩苏军勋章,白发苍苍但英气逼人;一人头戴美军军帽,身材高大而精神矍铄。当两位耄耋老者颤巍巍地走近,两只手慢慢地接近而最终孔武有力地握到一起的时候,现场掌声雷动,闪光灯频频闪起。因为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性握手。这名苏军老兵名叫亚历山大·西尔瓦什科,今年83岁,当年是一名中尉;美国老兵名叫德尔伯特·费利波特,当年是一名普通士兵。

  60年前,攻入纳粹德国的美军与苏军在易北河胜利会师的消息通过一张著名的照片迅速传遍全世界。

  在这张照片上,三名美军士兵与三名苏联士兵在托尔高附近易北河上的一座桥头正相互将手伸向对方,他们脚下的桥是断的,但他们显然正在用伸向对方的手架起另外一座无形的桥梁,这座桥梁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但相互陌生的两支盟军联系在一起,将抗击纳粹德国的东西两条战线融合在一起。也许正是因为极富画面冲击力和如此强烈的象征意义,才使其成为易北河会师这一历史事件中最广为人知的照片。而德尔伯特·费利波特,正是这张历史照片上三名美军士兵中的一员,也是唯一在世的一位。

  在一定意义上讲,易北河会师鲜活的历史场景,是由西尔瓦什科亲历的真实与费利波特象征的意义共同组成的。这一会师将纳粹德国拦腰切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战场露出了胜利的曙光。岁月悠悠,60年过后,西尔瓦什科与费利波特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场面使易北河会师的历史意义再次凸显出来。(新闻晨报/杨文静明金维卢涛魏忠杰)(来源:新闻晨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