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旧金山华人话海外文物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5:44 新华网

  驻旧金山特约记者 招思虹

  历史的尘埃淹没了无数人类文明,战乱岁月和天灾人祸致使无数的华夏瑰宝、国之重器流失散落到了海外。笔者涉足收藏界方发现,美国旧金山竟然是收藏着大量中国古董文物的一个重镇。

  成千上万的古董虽然静静地“躺”在身份各异的收藏家的居所里,但这些古老文物的光芒,却吸引了无数中外收藏家借着这些光芒,去探寻华夏文明的辉煌轨迹。

  国宝回归天经地义

  因应中国“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之启动,“国宝回归”近日成了旧金山侨界和收藏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旧金山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于传龙先生认为,自鸦片战争后,百多年来中国文物一直处于流失的状态,大量的古籍书画、瓷器雕塑、古旧钱币、邮票都流失到了海外。现在祖国国力强盛,民间资本雄厚,到境外购回文物和依照国际条约追索在战争期间被劫掠的国宝,让国宝回归祖国,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旧金山收藏界名人和古董鉴赏家黄金源先生和于传龙先生均表示,基于民族情结,他们早就身体力行,在海外的拍卖行和民间收购中国文物,让这些来自祖国的文物返回故国家园。现在中国启动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将会鼓励更多热血的炎黄子孙加入这个行列,笔者就曾经有过协助于传龙先生和黄金源先生把中国文物从旧金山带回中国的经历。

  因缘际会,笔者最近又牵线搭桥,玉成一位旧金山的收藏家将其收藏的清皇室德龄公主的几件珍贵遗物送返祖国的心愿。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启动,将会加速此类美事的进行。

  一位收藏家的心路历程

  于传龙先生来自一个收藏世家,但他迷恋文物的程度更胜于他的祖父辈。

  读书时,历史教科书中记载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抢掠大量中国文物,令大批国宝流落海外那一页,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每想到不少的中国国宝辗转流入外国的博物馆时,他的心会隐隐作痛。他曾立志在他的有生之年,要穷一生精力、毕生积蓄和家财,搜罗流落在海外的祖国文物,买回一件算一件。

  为了收集那些流落在海外的珍贵文物,于传龙先生卖掉了豪华游艇,放弃了豪宅,在拍卖行和民间收藏家手中购回了一件又一件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国宝级的文物。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为了一件元代青花带62字铭文的香炉,他搜寻了几十年。

  1929年,英国一位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霍布森(R.J.HOBSON)在一本名为《老家具》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明代以前的青花瓷器》,他公布了一件有纪年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现藏于英国伦敦大学中国艺术珀西瓦尔·戴维基金会)。青花瓶的铭文大意是:1351年4月,今江西玉山县境内一个叫张文进的人,在景德镇订烧了一对花瓶和一座香炉,施舍给道教神殿————星源祖殿,以求家人能够平安吉祥。于传龙先生对这则讯息中提到的那件元朝香炉产生了极大兴趣,这座香炉流落在何方?这件宝物令他魂牵梦萦。

  于传龙先生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向“同道中人”打招呼,一旦知悉该香炉下落,切记要告诉他。经历了几十年的寻寻觅觅,经历了几番希望与失望,终于在纽约某次拍卖会上,那件香炉现身。于传龙先生立即买了机票赶到纽约,在拍卖会上,以重金把那座梦寐以求的元代青花香炉买到手,这件香炉上烧有与那只元代青花花瓶同样的铭文题记。当时于先生的激动心情,非笔墨可形容。

  海外华人的几点建议

  首先,抢救流失海外文物活动不宜一阵风,也不宜一窝蜂。国内机构应与海外的华人收藏家协会之类的部门挂钩,建立多一点良性互动,争取海外侨胞的支持和关注,对于抢救流失海外的文物,让国宝回归祖国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项长期的任务应建立一些海外基地。

  其次,搜寻国宝,不要只把目光投向大型拍卖会,其实美国的一些大购物中心和跳蚤市场通常会现“沧海遗珠”之景。

  4月初,笔者在相邻的马里兰州的一家名为Historic Savage Mill的商场内,竟然发现有一批中国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古董文物,静静躺在那里等候买家:镶了象牙作为龙眼的雕龙画凤的大衣柜(18世纪)、多方墨砚(16世纪)、首饰盒(17至19世纪)、暖手炉(唐代)、青铜镜(唐代)……在此番邦之地,竟然集中了如此多中国文物,令我非常惊奇。

  限于财力,我只能买走了那方雍正年的松鹤石砚和一只十八世纪的清代首饰箱。这只首饰箱造型奇特,箱面漆有龙凤,内首格藏拉折镜、第二三层抽屉内漆有中国百家姓。那方散发出浓浓古意的雍正年石砚,部分边角已因长期使用被磨平。两件“战利品”带回家来,同道中人都异口同声说我这回是“抢”到宝了。中国的寻宝团,若能拨冗往诸如此类地方走一圈,或许所费无几,便可为祖国寻回一批珍贵文物。

  另外,关于流失海外的文物(特别是被外国列强抢掠的文物)回归祖国,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那些通过正常商贸交流或拍卖活动高价所得的文物,或许就不必过分强调权属之争。

  2004年,旧金山伯德富拍卖行拍卖了一件明朝官窑釉里红瓷碟,原物主是伯克利一位长袖善舞的商界女强人卡利斯,这个碟子是她父亲20世纪初到中国旅游时买的,一直作为他们家的日用餐具。

  这件瓷碟起拍价200万美元,后被一位意大利古玩商人以570万美元拍得。对此当时就有华人惊呼,刚出狼窝又进虎口。出于民族情感,此类感慨当然无可厚非,但亦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不必过于强调权属之争,因为这不是抢掠行为,而是正常交易,买主出如此高的天价竞拍中国的一件瓷器,也表明他对中国文物的推崇和珍视。这也表明,在国际文物拍卖场所,我们的收藏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来源:参考消息特刊)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