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大国付出代价比较:美英自私战术降低损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6:30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4月30日电 据俄罗斯《劳动报》报道,最近,俄罗斯一些媒体对美英苏在二战胜利中付出的代价进行比较,认为苏联付出的代价过大,在发动一些重大战役时,英美领导人和将领注重保存自己,代价最小,苏联则从不吝惜自己士兵的鲜血。日前,俄罗斯科学院战争和地缘政治中心主任米亚赫科夫就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全面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米亚赫科夫表示,历史学家在此问题上没有一致观点。根据俄科学院战争和地缘政治
造成苏军损失惨重的原因有许多,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受到肃反影响尚未完成重建的红军仓促应战,损失较大。另外,法西斯分子对苏军战俘实行种族灭绝政策,60%多的苏军战俘死于德国集中营内。 在胜利代价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在于:如果苏军按照英美的方式作战,减少流血牺牲,获取胜利,是否会更明智?显然,这种假设不符合客观实际。在德国人制订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其任务是推进到阿斯特拉罕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夺取对苏联来说性命攸关的战略空间。苏联红军为了自己民族的基本生存而战斗,绝对不能采取自我保护的原则。 那么,苏联是否能同法国一样,在战争开始40天后就投降呢?当然,投降可以挽救生命、财产和积蓄,等待他们的不是被消灭,而是德意志法西斯化。但是,苏联绝对不能投降,希特勒特别仇恨苏联,即使投降,大部分人也可能会遭到屠杀和迫害。1942年,当希特勒的闪电战破产后,德国法西斯开始实施灭绝苏联有生力量的计划,大量残杀平民。 苏联也无法与英国相比。以1940年英国保卫战为例,丘吉尔曾说,当时少数人拯救了多数人。在伦敦和勒茫(法国)上空战斗的数量不多的飞行员拦住了德军,使其无法登陆英伦三岛。显然,空军、海军的战斗损失要比陆军战役中的伤亡少得多,苏军与德军的大部分陆战是在苏联境内进行的。 在德军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几乎在141天内征服了整个西欧,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迅速投降,损失较小,其中法军与德军的损失比例为1:17,但西方人并不赞同这种行为。 当然,如果盟军及时开辟第二战场,苏军损失无疑会减少许多。1942年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访问英美,盟国承诺数月后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却迟迟不采取行动。就在1942年5月到1944年7月盟国千方百计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期间,苏军在最残酷的战役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550多万官兵死亡,苏联人民为美英盟国的自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苏联来说,第二战场的开辟关系到数百万苏联人民的生死,对盟军来说,同样意味着较大的伤亡。从1941年开始,美英一直平静地做着准备,等待最有利的时机登陆欧洲,企图主导战后世界版图的确立。二战末期,红军完全可凭一己之力结束整个欧洲大陆上的战争,确保苏联作为胜利者的领导作用,这是盟国不愿看到的。 盟军登陆欧洲大陆后,没有遭到激烈的抵抗,德军精锐部队都在东线与苏军作战,誓死抵抗。除政治因素外,德国人害怕为自己在苏联境内的暴行遭到报复。结果,德军几乎一枪不放就放弃了一些城市,盟军此时遭到的损失只是象征性的。 另外,在德国战场上,盟军事实上只进行了11个月的战事,比红军作战时间少了3倍多。一些专家认为,如果作战时间相同的话,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损失可能会超过300万人。盟军共打垮了敌军176个师,红军则消灭了607个师,几乎多出3倍,如果英美同607个师的敌人作战,其损失将会增加3倍。 当然,盟军最终保存了自己,其自私自利的战术产生了效果,降低了损失。苏军在被德军包围时经常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只有到了根本无法继续战斗的情况下才会投降。在相同情况下,美国人和英国人可能会“合理”行事,当装备精良的英军守卫的新加坡被日军包围时,为避免损失,英军主动投降,数万英军成了战俘。如果苏军在与德军作战时采取同样的策略,那么,英国早已被希特勒攻占,美国也绝对不会在战争中获得巨大利益,成为超级大国,希特勒则会统治整个欧洲,世界人民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固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