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经历苏联卫国战争的中国人(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16:37 新华网 | ||||||||||||||
他们曾亲历卫国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曾向苏联国际儿童院输送40多名革命烈士和革命者的后代。在德国入侵苏联时,这些中国孩子曾与苏联人民一起,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卫国战争,以各种方式投入战斗。 在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俄罗斯大使馆近日向这些当年的中国孩子,颁发有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名的纪念奖章,以感谢他们为苏联人民作出的贡献。 “一切为了前线” 1929年,周恩来派人把“广州起义”著名领导者黄平的儿子黄健送往莫斯科。 1941年6月22日,黄健正在儿童院操场上踢足球,广播中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希特勒军队对苏联发起了进攻。 1942年冬天,15岁的黄健终于能当上几个月的“军人”:每天到军用机场把俘虏带到儿童院劳动。“我感到很骄傲,好像自己立刻就长高两头,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了。” 战争期间,黄健还参加了所能参加的一切“保卫苏联”活动。他和同学挨家挨户收集空瓶子,往瓶里装汽油,为部队制造反坦克燃烧弹;他们收集废铁,挖反坦克战壕;到军用机场清扫跑道上厚厚的积雪,去兵工厂给工人打下手,到集体农庄收土豆、伐木……与其他所有苏联老百姓一样,黄健每月都会去医院献430毫升血,一献就是三年半。直到今天,老人双臂上还有明显的凹陷。黄健说,“那是战争年代留给我的痕迹。” “每一个苏联人都拥有必胜的信念,”黄健回忆说,“那时最风行的标语就是‘一切为了前线!’” “只留下父母照片” 1941年冬天,德国军队攻入莫斯科近郊。情况危急,蔡妮忍痛烧掉了珍藏的一本俄文小册子。“在那本名叫《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小册子上面,有李立三撰写的关于我父母的文章,”蔡妮说,“当时为了安全,为了活命,不得不这样做,但我没舍得烧掉爸爸妈妈的照片,我只留下了父母的照片。” “我们参加了许多义务劳动。挖防空洞的时候,每个孩子的手上都是伤口,都流着血。我们还去医院护理伤员。”蔡妮回忆说,“儿童院里主动去前线参战的男孩有16个人牺牲了,其中一个就是我的同班同学。那时候,许多家庭的男子都上前线去了,经常从街上,传出接到死亡通知书的母亲和孩子们令人心碎的哭声。几乎每一个苏联家庭,都有人在那时牺牲。” “誓死保卫莫斯科” 1941年底,德国人占领了苏联许多城市,伤员不断送到后方。于是,李特特前往战地医院护理伤员,和伤员们吃住生活在一起。 德国军队离莫斯科市只有60公里时,“似乎一个炮弹就能打进莫斯科,”李特特回忆说,“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我们与全莫斯科人民一起挖反坦克战壕,泥土冻得比石头还硬,血从棉手套里面渗出来,后来就干脆不戴手套,血就和泥土混在一起。” 李特特今年已经81岁了,仍任中国扶贫基金会荣誉理事、项目顾问。本版文字图片均由新华社提供(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