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连环爆一天死伤200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3:01 东南快报
伊连环爆一天死伤200人(图)
  驻伊美军10日继续在邻接叙利亚的西部安巴尔省境内展开大规模清剿行动。在持续近3天的激烈冲突中,至少100名反美武装人员和14名美军士兵丧生。

  面对美军的凶猛攻势,反美武装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在其他城市加大袭击力度,仅11日一天就制造多起爆炸,造成近200人伤亡。

  驻伊美军攻势凶猛

  驻伊美军自7日晚开始对伊叙边境地区发动了代号为“斗牛士”的清剿行动。这是自去年11月美军发动费卢杰攻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行动打击的重点是被认为活跃在那里的大批外国武装人员和“基地”老三扎卡维的追随者。

  “斗牛士”行动首先在位于巴格达以西320公里的凯姆附近展开。美国《洛杉矶时报》随军记者在现场看到,反美武装正用船只在幼发拉底河两岸运送武器弹药时,美军直升机试图用水炮阻止。一架“大黄蜂”F/A—18战斗机则向反美武装驾乘的卡车投掷了激光制导炸弹。

  美军官员说,在过去几天的行动中,至少有100名反美武装人员被打死。

  反美武装顽强抵抗

  正当美军越过幼发拉底河开始向北挺进时,反美武装却在南岸发起了顽强抵抗,试图拖住美军前进的步伐。

  在位于幼发拉底河南岸的奥贝迪和附近村落,反美武装在一些房屋前堆起了沙包,构筑起简单的防御工事。屋顶上和阳台上也都部署了武装人员,构成交叉火力。一些武装人员身着防弹背心,甚至配备了夜视装置。

  外围袭击“围魏救赵”

  以叙边境告急之时,反美武装则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在伊拉克其他地区加大了袭击力度。仅11日就接连制造多起针对警察和报名加入伊拉克军警部队人员的爆炸袭击,共造成至少64人死亡、127人受伤。

  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一名袭击者试图驾车驶近一个警察局,在遭到守卫开枪阻拦后转向冲入旁边一个集市。爆炸造成至少28人死亡、70人受伤。死伤者中只有2名警察,其余为平民。

  在伊北部城市基尔库克以西的哈维杰镇,一名腰缠炸药的袭击者当天早晨混入一个征兵站,在应征入伍的人群中引爆炸药,造成至少30人死亡、35人受伤。

  伊首都巴格达当天也发生3起爆炸。上午10时30分,一队警车在行至曼苏尔区的一条主要街道时遭到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2名平民在爆炸中死亡,另有3名警察和4名平民受伤。此外,在巴格达南部的多拉区、西部的拉比亚大街和东部的新巴格达区也分别发生了炸弹爆炸事件,共有至少4人死亡、15人受伤。爆炸袭击的目标尚不清楚。

  自伊拉克过渡政府4月底组建以来,伊拉克境内已连续发生近30起自杀式炸弹袭击,共造成至少370人死亡、500多人受伤。人质事件追踪

  日质疑人质被绑真实性

  伊拉克反美武装组织“安萨尔·松纳军”9日宣称绑架44岁日本人质齐藤昭彦后,日本政府采取相应行动。

  日本政府11日表示,齐藤昭彦可能还活着,但仍对这起绑架事件的真实性存在疑虑。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当天在召开议会会议时说:“如果他确实遭到绑架,我们肯定会尽全力让他尽快获救。”日本政府呼吁美国、伊拉克和叙利亚为人质获释提供帮助。

  “安萨尔·松纳军”宣称绑架人质后,并未明确提出放人条件。日本政府态度坚决,表示人质事件绝对不会影响日本在伊拉克的驻军行动。

  新省长被绑原因说法不一

  几天前刚上任的安巴尔省长拉贾·纳瓦夫10日在靠近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的凯姆市乘车途中遭绑架(见昨日A10版报道)。

  路透社得到的消息说,绑架者是扎卡维的支持者,他们要求纳瓦夫所属部族释放关押的部分扎卡维支持者。

  美联社的报道与路透社的有所出入。美联社说,绑架者的放人条件是驻伊美军撤离凯姆市,但美军表示不向“恐怖主义”屈服,不会答应绑架者的条件。

  期限已过澳人质生死未卜

  现年63岁的澳大利亚工程师道格拉斯·伍德近日在伊拉克遭绑架后,绑架者6日发出72小时最后通牒。虽然最后期限已过,但目前没有任何关于人质的消息,伍德生死未卜。新华(来源:新华)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