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美竞合新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0:58 东方早报

  昨天开始的“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上海论坛”,是复旦大学迎接校庆100周年的隆重之作。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开拓原创性研究,并从事知识的传承,同时以其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复旦大学所推出的“上海论坛”,就力图在金融、能源、信息技术这三大领域,进行思想的冲撞和激荡。

  昨天的能源专场,佳作迭出。人们尤其感兴趣的,是美国新近创立的世界安全研究所
的所长布鲁斯·布莱尔等人的报告:“石油、贸易和安全:中国和美国的选择”。知道布莱尔是美国防务信息中心主任的人不少,但知道他曾是负责按下美国洲际导弹发射按钮的值班军官的人却不多。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身份,他的报告无论从主题到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分量。

  众所周知,和平不是一相情愿就可以获得的。和平,需要努力和争取。中美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两国人民都希望和平。然而,我们都知道,中美两国是有可能发生严重冲突的。我们不希望冲突,但我们仍有可能被强加以冲突。我们反对冲突,但也不怕冲突,如果冲突被强加于我们头上。

  中美间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领域,即是台湾问题。显然,不是中国方面热衷冲突,而是美国方面长期推行牵制中国发展的方针(这已是很客气的话了),使台独势力有恃无恐,使台海两岸紧张态势高居不下。而只要台独采取“法理独立”的措施,只要大陆坚决执行《国家反分裂法》(这是可以肯定的),只要美方依据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实施干涉,那中美严重对抗也就会到来。

  如果中美发生肢体冲撞,这两个国家的正常经贸便会受到重大影响:现有双边直接贸易将急剧下降甚至暂停,有关方的其他海上贸易也可能受到来自对抗方面的威胁。尤其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贸易,也势必受到严重威胁。布莱尔研究的问题,就包括危机时刻的海上交通安全问题。说白了,是以美国封锁中国大陆海上交通,特别是海上石油运输为想定,研究中美关系的互动和政策选择。因此,这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一旦发生这样的冲撞并形成危机升级,对双方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以笔者的眼光,中方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国家利益,阻碍我国为经济发展同海外进行正当的对外贸易,即构成了对我核心利益的挑战,这势必要求我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正当权益,甚至不惜付出重大牺牲。

  世界也清楚得很,当中国的海上生命线受到威胁时,即使我国目前暂时不完全具备关闭敌对方海上交通线的能力,我国仍然有能力对对手的其他核心利益实施有效的威慑。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对我国海上通行能力的阻碍,只能是短期和局部的,因为在中美相互威慑、相互依赖的系统中,中方具有有效尽管是非对称的反制手段。

  当对抗由于成本过高而不能成为选择,那么开展良性竞争和合作,就是余下的选择。虽然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还是理性的出路。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美两国经由通贸,已经建立了强劲的经济联系,它确保了在各种风雨面前,两国都会从全局出发,维护和稳定双边关系,虽然双方并不能接受对方的制度和体系。而在进入新世纪后,中美互利的经贸往来还在继续扩大,这在客观上为中美继续维持大致和平稳定的双边关系格局,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不仅如此,中美两国的合作之路还可以走得更为宽广。不仅相互间海上封锁应该被排除出选项,北京和华盛顿随着共同管理国际事务程度的加深,还应该合作确保海上国际通道对一切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都充分开放。联合保障能源的海上安全运输,就应该是中国和美国的共同选择。这,恐怕是研究布莱尔报告所应得出的根本结论。

  笔者期待在“上海论坛”的今日研讨中,还将会有更多新知绽放,有更多新思迸发。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