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文娱新闻特别企划——光影纪录二战经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11:01 燕赵晚报

  1939年至1945年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往事。第4幕

  《莫斯科保卫战》诞生最伟大的台词

  历史背景:

  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国集中77个师约200万兵力,14000多门大炮,17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莫斯科的防御战役在长约1000公里的地带上展开,由于当时苏军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兵力只及进攻德军的一半,所以德军曾一度推进到离莫斯科市区仅25公里的地方。苏联军民在莫斯科近郊同德军浴血鏖战。11月7日,在敌军距莫斯科仅70公里的最艰苦的时刻,红场上举行了意义非凡的盛大阅兵式。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迫使德军后撤100公里至25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神话,是苏德战场里程碑式的战役。

  艺术影像:

  [剧情]影片从德国至苏联、从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位展示了二战欧洲战场的首次胜利——莫斯科保卫战,战争电影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词也来自该片——苏军连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领28名战士同几十辆德军坦克进行了4个小时的艰苦战斗,牺牲前他高呼:“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幕后]《莫斯科保卫战》是上世纪80年代的鸿篇巨制,是冷战末期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首部苏联电影,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首屈一指。《莫斯科保卫战》长达三百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5000名士兵、近1万名群众、250余名演员、202名摄影师参与拍摄。第5幕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苏战争片收尾

  历史背景:

  德国不甘心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1942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作战目标。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开始,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进攻举步维艰。虽然苏联红军在巷战中献出了许多年轻的生命,却为大反攻赢得了时间。11月19日,苏军拉开了反攻帷幕。经过两个多月的相持,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德军22个师33万人,并于12月粉碎了德军的突围企图。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是一次异常激烈和残酷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斯大林格勒全城的建筑均毁于战火。苏军在这场保卫战中所取得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整个形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艺术影像:

  [幕后]1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攻克柏林》、《莫斯科保卫战》并称苏联的“解放三部曲”,成为20世纪80年代苏联电影史诗巨制的代表作。3部作品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部二战欧洲东线战场史,而这个全景式的气势宏伟的大场面战争片系列,绝对能激起男性阳刚的豪情和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士气。其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以几近完美的水准将欧洲战场的伟大转折点真实地还原,为20世纪苏联战争电影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第6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争让女人坚强

  历史背景:

  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期间,在前方各个军兵种服役的女兵超过80万,这也是人类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支女兵队伍,而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把生命留在了1945年5月9日的那一边。根据苏联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对二战苏联女兵的真实写照。

  艺术影像:

  [剧情]二战时苏联红军几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了与德军的英勇战斗。

  [幕后]曾有部电影叫做《战争让女人走开》,但事实上面对陷于危机的祖国,女人一样要投入战斗。苏联1972年出品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反映了这样一段历史。该片导演是斯·罗斯托茨基,主演则有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依莉娜·舍夫丘克、奥尔迦·奥斯特洛乌别柯、叶卡捷莉娜·玛尔柯等。

  影片采用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穿插女战士们战前梦幻般的爱情和生活,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来表现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本人就曾亲身参与卫国战争,战后他开始了电影创作,并以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享誉全球。日前中国电视人将这部伟大的作品搬上了荧屏,全部采用俄罗斯演员,再次唤醒了中国观众对那段岁月的难忘记忆……第7幕

  《最长的一日》最真实详尽的战争纪录

  历史背景:

  1944年6月、7月,美、英、加等同盟国集结了近300万人的兵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进行了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两栖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是盟军进军欧洲的“霸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盟军大规模登陆西欧、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在东线的进攻和最终击败德军创造条件。诺曼底登陆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盟军陆海空联合作战。声东击西,并巧妙运用了电子欺骗。

  艺术影像:

  [剧情]长达三个小时的影片《最长的一日》,以纪录片式的影像语言,真实而详尽地记录6月6日一整天的战争经过。还记得其中一个场景吗?登陆成功后兴奋的盟军记者放出了信鸽通报胜利消息:“他们说通信设备不能借给我们用,那我们只能放信鸽了。我已经把消息绑在信鸽身上了,快把它放飞吧!哦,不,方向错了!那边是德军,你该往这边飞!该死的叛徒!”

  [幕后]1959年二战随军记者科尼利厄斯安写出了关于诺曼底登陆的长篇小说《最漫长的一天》。1962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最长的一日》,由来自英美法三国的导演联合执导,并网罗了约翰·韦恩、亨利·方达等英美法众多的明星。不但大事件叙述平实逼真,其中出现的坦克、火炮和枪支等都是真家伙,同时从将军到士兵一系列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因此该片被公认为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