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贫困的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1:19 东方早报

  如何消除贫困是人类史的一大话题。19世纪之前,西方人认为,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虽然使自家暴富,但全球范围内的贫困状况却无法改变。到了20世纪,西方经济学家模糊地认识到,极度贫困是可以被消除的,但对具体的经济学技术操作则不甚了了。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杰弗瑞·萨克斯通过他的新书《贫困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性》宣告,世界已经掌握了消除贫困的法门,具体的技术障碍也已经克服,只是发达国家
狠心选择了坐视不理。尽管全世界每年有800万人口因贫穷———而不是战乱或恐怖主义———丧生,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国家(如美国)却不为所动,而是继续把大把金钱扔在军事和战争机器上。

  今天的贫困问题,逾越了经济的范畴。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要将全球贫困程度减半,美国每年所需付出的资金只是其至今在伊拉克支出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对此感到吃惊,因为千年来,贫困似乎是某些地区(如撒哈拉非洲)无计摆脱的宿命。

  公平地说,西方国家曾陆续通过不同形式向第三世界提供经济发展援助。但“消除贫困”旗号,掩盖不了其间的伪善和功利。自由主义者把经援视为自己的道德义务,这会让他们的良心好受些。现实主义者不相信道义,这里经济援助只关乎政治安全,而非出于提高第三世界生活水平的慈悲心。

  1980年代,“市场最佳”(相对于之前,如1960年代美国约翰逊政府基于私有与公共市场平衡的“伟大社会”计划)重新在西方占据主流。发达国家及其控制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开始调整对外经援的理念与形式,最终形成了所谓“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要求第三世界进行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把自由市场化作为获取经援的前提条件。这一理论认为,只要发展中国家进行私有化改革,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就会滚滚而来,而改革自身也将在根本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这样,贫困的终结也就为期不远了。

  从理论上看,“华盛顿共识”是完美的。遗憾的是,1990年代的事实证明,它非但没有消除贫困,反而在一些地区导致了灾难性后果。深受其影响的拉美地区爆发了金融危机,非洲国家的发展则因此倒退了十多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的“休克疗法”其实也体现了“华盛顿共识”结构性改革的思维,但其结果只是使大量国家财富流入少数金融寡头手中。更为讽刺的是,上世纪80、90年代全球贫困大为减缓,但功劳却属于忽视了“华盛顿共识”的中国和印度。

  步入新千年,西方又牵头提出了“千年计划”。2000年9月,联合国发布了《千年宣言》,承诺到2015年前将极端贫困减半并将幼儿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这些承诺构成了之后“千年发展目标”的核心部分。2002年,国际社会又宣布“蒙特雷共识”,提出了完成上述目标的具体战略措施。但现在,《千年宣言》的实施进程已经严重滞后,“千年发展目标”已不可能在2015年前完成。作为联合国“千年计划”的负责人,萨克斯和他的同事不得不把实现上述目标的期限延后至2025年。

  必须说,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对消除第三世界贫困是诚恳的,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比如,英国财政部长布朗就提出“国际金融设施”计划,要求发达国家在未来10年将发展经援加倍。又如挪威,在2003年将国民生产总值的092%作为官方经援资助发展中国家,超出联合国定下的07%的目标值,更大大超过美国的015%。也有很多经济学家如萨克斯等,正在为如何消除全球贫困殚思极虑。在《贫困的终结》这本书中,萨克斯就是要向世界证明“千年发展目标”不是乌托邦、全球贫困是可以被终结的,并详细阐述了消除贫困的技术要求。

  但正如萨克斯感叹的,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消除贫困,国际社会却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某些国家来说,是不愿采取这些措施———实现这一梦想。政治———而不是经济手段的局限———成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大障碍。美国目前对“颜色革命”的投资就是例证。

  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密不可分。贫困将导致“失败国家”的增多,从而造成国际秩序的混乱,对哪个国家的安全都没有好处。尽管这一道理显而易见,但在当前所谓的“反恐时代”,终结贫困的梦想能否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