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周刊》踩中新闻雷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10:03 金羊网-新快报
  “肇事”新闻这样出炉

  5月2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了驻关塔那摩监狱美军亵渎《古兰经》的新闻,燃起了全世界穆斯林胸中的怒火,也让美国政府和《新闻周刊》尝到了苦头。这篇新闻如何出炉?《新闻周刊》详细记述了该篇原始文章的采访经过。->去年底,《新闻周刊》资深调查记者迈克尔·伊西科夫对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虐囚丑闻”发生了兴趣,为了进行调查,他打电话给一位熟悉的关塔那摩基地政府高级官员(这人长期以来都是他的线人,并且十分可靠);->这位官员建议在文章中增加一些新细节,同时提到了“亵渎《古兰经》”事件;->获得这些线索后,伊西科夫致电监管关塔那摩监狱的美军南方司令部请求证实,但南方司令部一名发言人拒绝就此评论;->《新闻周刊》负责国家安全新闻报道的记者约翰·巴利将文章草稿寄到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处,询问是否失实;->这位官员只对文中这样一个细节表示怀疑:2001年国防部派遣少将杰夫里·米勒视察关塔那摩监狱,关于他可能对虐囚事件有责任的说法不真实(在草稿中对此做了相应修改),而对报告中其他几项内容由于不知情而没有表态;->鉴于军方和国防部官员都模棱两可,均没有明确否认,文章最终见刊。
《新闻周刊》踩中新闻雷区(组图)
  自“9·11”以来,美国不少媒体已经在报道中“引火烧身”

  没有人事先会想到,尽管这篇报道中提到《古兰经》的部分只有13个字,但其后果却如此严重。一些悲观的分析家指出,它有可能在全球形成反对美国的穆斯林战线。

  很显然,《新闻周刊》也在为此付出代价。撤回稿件、各方道歉、被要求交出“凶手”……五角大楼发言人布赖恩·惠特曼在一项声明中说:“《新闻周刊》拿匿名的消息人士作挡箭牌,他们自己也承认这个消息人士是经不起深究的。不幸的是,他们无法收回给这个国家以及遭到恶意中伤的人所造成的伤害。”

  尽管《新闻周刊》已经竭尽全力,非常配合,但是否能够安然度过这一危机,还是个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风波还将持续。

  从历史上看,《新闻周刊》并非惟一的“受害者”。

  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一系列的海外出兵为媒体制造了无数的新闻和兴奋点,同时,随着各种矛盾的激化,尤其是恐怖主义和极端组织的存在,已有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引火烧身”。

  在抓本·拉登的时候,“美国之音”不顾美国国务院反对播出了对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专访,随后其代理台长惠特沃斯被撤职;而2003年前,普利策奖得主阿内特因为在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口不择言”,落了个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国家地理杂志》辞退的下场;

  即便大牌如丹·拉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的主播、美国电视新闻的泰斗,在“9·11”之后也饱尝作为记者身份和美国公民身份争斗的煎熬,终于,在2004年下半年美国大选期间,他由于在报道布什总统服兵役问题上被控失实,被迫离职引退。

  《新闻周刊》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表了一个错误的报道

  只有13个字的关于《古兰经》被亵渎的报道所引起的连串反应,对于《新闻周刊》来说,只是一个危机;而这个危机,来自于美国政府的担忧———如果整个伊斯兰世界憎恨美国,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尽管学者们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到底是发布不可靠消息的《新闻周刊》还是布什政府导致了这一系列后果?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没有认识到亵渎行为可以马上被用来煽动。而在其中,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新闻周刊》来说,它的运气就更加“背”了,它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表了一个错误的报道。

  错误的时间在于,“9·11”之后美国一系列的外交决策和行动,都使它在国际上变得越来越孤立,尤其是与阿拉伯世界的对立加深。

  “虐囚”事件余波未了,又来《古兰经》事件,美国政府在一个矛盾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从单个事件到一系列事件,从某个国家到整个伊斯兰世界,从军事打击到文明的冲突———都是难以解开的结。

  而伊拉克的未来也是充满了变数,风雨飘摇的政局、缺乏安全感的社会状况,美国似走非走的暧昧态度,都让这个地点危机四伏。对于极端分子,正需要将他们的反美情绪传递到更多的人群和更大的范围,《新闻周刊》正好送来了“东风”。

  更要命的是,《新闻周刊》已经承认这一报道采用了不确切的信息源,因为采编标准不严格导致失误发生。对此,除了期待事件尽快过去和自吞苦果外,《新闻周刊》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在近年来美国媒体与政府的交锋中,总是政府获胜媒体屈从

  自由、独立而负责任地报道新闻,是美国传媒说得最多也是写得最多的新闻原则。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在重大事件、尤其是像伊拉克战争这样精心策划的事件中,媒体更像政府的“第二枝枪”,可以被掌握并随意操纵。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电视和无线广播网用特别报道来煽动公众的情绪,美国政府还设立全球传播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嵌入随军记者等等,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垄断和操控,伊拉克战争更像一部好莱坞大片,充满着悬念和疑团,但缺少信息和真实。

  这一情况,不仅扭曲了美国新闻媒体所恪守的原则———独立客观地报道事实,与此同时也在逐渐丧失公信力。

  在媒体的权力地图中,始终存在着三方的博弈:政府、媒体和公众。政府的权力意志和公众的舆论力量,经常会左右媒体的立场和报道倾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恪守新闻的职业操守,是非常危险的。

  丹·拉瑟在他的记者身份和表达爱国激情之间的挣扎展现了当代美国新闻界的困境。作为CBS的著名新闻主播,丹·拉瑟被许多人看作是批评性报道和公正报道的典范。然而,他也承认:“我是美国人,我从不骗别人说自己是什么国际主义者或者其他类似的人。当我的祖国在打仗的时候,不管胜利的定义是什么,我都希望自己的祖国能赢。在战争这一点上,我是有偏见的。”

  丹·拉瑟的这种困境也是美国媒体所遭遇的困境。在对待重大的敏感问题上,是恪守新闻原则,坚持尽可能公正、客观地报道事实,还是有选择、有倾向地表述事件,是美国媒体的一个两难选择。

  事实上,在近年来美国媒体和政府的交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结果。总是政府获胜,媒体屈从。

  这样来看,《新闻周刊》的道歉或者关于消息来源不可靠的解释等等,已变得无关紧要,它只是整个国家危机公关中的一个必要手段。

  对于美国政府和媒体来说,在凸显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敏感时期,两者的冲突尤其明显。

  甚至某些时候,为了政府的所谓“国家利益”,媒体也有被迫充当“替罪羊”的时候。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的看法无疑透露出这种考虑,这位指挥官认为,当下阿富汗发生的骚乱跟《新闻周刊》的报道毫无关系。

  《新闻周刊》

  的一位记者对媒体表示,华盛顿的做法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美军虐囚问题“一直存在,现在他们想通过谈论《新闻周刊》不负责任的行为来转移人们的视线”。

  无论这起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可以料想的是,经过此劫,《新闻周刊》必将更加小心地报道,不会再出现“引起纠纷”的新闻了。(撰文三石)

  以《古兰经》事件为背景的漫画

《新闻周刊》踩中新闻雷区(组图)
  图:布什谴责《新闻周刊》报道没有根据,但自己却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发动伊拉克战争。
《新闻周刊》踩中新闻雷区(组图)
图:《新闻周刊》会引起新的“9·11”事件?

《新闻周刊》踩中新闻雷区(组图)
图:布什:退后,我终于发现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当事人

  记者伊西科夫

  当年曝光克林顿性丑闻

《新闻周刊》踩中新闻雷区(组图)
  现年53岁的伊西科夫是名副其实的名牌记者,当年正是他最先揭发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婚外恋,也由此引发了对克林顿的弹劾。

  克林顿桃色案关键线人琳达·特里普的文书露西安娜·戈德伯格德评价说,伊西科夫在采访中格外敬业,简直到“令人恼怒”的地步,“每件事都要两处求证”,“简直把人逼疯”。

  《华尔街日报》调查型记者格伦·辛普森则说伊西科夫“生来就是个质问家”。不少同行都对这名老记者苛刻乃至“无情”的采访作风印象深刻。就在上个月,美国“专业记者学会”刚因为他在美军阿布格里卜监狱虐俘案中的报道而为其颁奖。

  编辑马克·惠特克

  线索人事后否认

  《古兰经》事件的原始报道编辑马克·惠特克说,迫使《新闻周刊》将撤回的原因是该报道的消息来源后来改口称,“他不敢肯定自己是在军方的调查报告中看到有关(美军亵渎《古兰经》)的报道。目前,调查正在继续。

  惠特克透露说,在2004年8月和10月,英国、俄罗斯的媒体以及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早就做过有关美国监狱亵渎《古兰经》的报道,只是它们引用的是“被关押囚犯的证词”,而《新闻周刊》的报道援引的是美国政府官员的话,更具可信性,因此引起了骚乱。

  《新闻周刊》

  事错了人没错

  道了歉、撤了稿,《新闻周刊》华盛顿办公室主任丹尼尔·克莱德曼17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说,杂志将“继续查清我们怎样做出这篇稿子,从中吸取教训,并作出适当调整”。不过,当被问及是否辞掉“肇事者”,克莱德曼说:“我认为(涉及)人员表现负责、专业……而且并非出于恶意,也不存在制度上的偏差,只是上当受骗才犯下错误。”(高飞)

  (夏子/编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