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没有以色列的配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02:23 东方早报 | ||||||||
“巴以能否顺利展开和谈,这是中东和平路程上的重要因素。中国主张致力于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持久的和平。”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23日在沪上就中东问题发言如是说。 就在一个月前,69岁的王世杰刚刚结束他的第5次中东之行。这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阿拉伯语,曾担任过中国驻巴林、约旦和伊朗大使的资深外交家,每每用沉着的语气谈起中东问题总能让人信服。昨天下午,在出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建所45周年学术研讨会期间
巴以美峰会存在可能 东方早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将在26日访问美国,其主旨是什么? 王世杰:这一次阿巴斯踏上美国之行,主要是希望美国政府向以色列方面施加影响,让沙龙政府执行双方的诺言,履行沙姆沙伊赫峰会期间达成的谅解,从而作出必要的让步。 东方早报:以色列总理沙龙22日已经抵达纽约,开始为期3天的私人访问,您认为此次巴以两位领导人会在美国会面吗?布什总统会不会继续奉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王世杰: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会见的日程安排,所以我们还不知道阿巴斯和沙龙能不能碰上面。不过我相信,如果巴以双方跟美国政府的会谈分别进行得比较顺利,观点相对接近的话,可能他们有一天会在美国碰面。至于中东政策,假如单单偏向一方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美国总统布什在前不久对以色列在加沙河西岸扩建定居点表示了不满,所以我想布什还是在努力平衡巴以双方。 巴以和谈“开局很脆弱” 东方早报:您作为中东特使,近日刚出访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埃及。通过这次访问,您对巴以和谈有什么新印象? 王世杰:在阿拉法特主席去世前后,我大概去了中东4次。最近这一次,我们看到巴以双方都在排除万难,为和谈进行着不懈努力。不过和谈的开局很脆弱,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以产生逆反,重现恶性循环。阿巴斯和沙龙都面临内部压力。我感觉现在巴以之间分歧的关键是,以色列在西岸建立扩建新的定居点,把西岸同耶路撒冷连起来,把西岸巴勒斯坦控制区分割成几块。如果巴勒斯坦人不能拿到80%以上连起来的土地,那就不能建成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方面担心以色列用临时边界形成一个“巴勒斯坦国”,这是他们绝不能接受的。 在解决巴以冲突上出现了很多提议,比如以色列人提出“以安全换和平”,美国提出“以中东民主换和平”,而中国一贯强调要充分尊重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我们必须指出,逐步建立互信很重要,双方要在达成共识和协议的基础上,通过谈判来促进解决分歧,最终实现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和睦相处。作为中国的中东问题特使,我曾向以色列方面传达过巴方的关切之情,我将尽我一切的力量来实现双方谅解。但如果以色列不配合的话,我将一事无成。 美式民主会培植激进势力 东方早报:目前伊拉克的局势仍然令人心悬,您认为下阶段会有什么发展? 王世杰:中东是美国推行反恐、反扩散、民主改造的重要环节,而美国也已经成为中东局势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埃及外交部长盖特曾表示,美国现在一味推行民主的做法实际上鼓励了激进势力,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盟友的利益。这样下去,美国将在中东培养“第二个基地”,“第二个拉丹”。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赢得了战争,却失去了道义。随着美国与伊斯兰的矛盾不断加深,目前中东地区的激进势力仇美,普通人民反美,和美国友好的温和当权派对美国不满不信任的情绪有所增长。伊拉克局势并未根本好转。美国从伊拉克实现撤军在短期内很困难。美国在伊拉克维护和平等主要问题上已经普遍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而大选后伊政府出现的新问题将会不断激发。例如伊拉克新政府与美国的矛盾已经逐渐显露。塔拉巴尼政府既要在基本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也需要取信于民,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拉开距离。 总体来说,伊拉克局势不会失控,分裂的可能不大。但伊拉克未来必须谨防国内的权力争斗。在什叶派占主导地位,库尔德人崛起的情况下,如何防止逊尼派因为边缘化而进一步走向极端,这是新政府面临的挑战。 伊朗核问题要看大选结果 东方早报:伊朗因为核问题而不断被美国施压,今年即将举行的大选会不会改变伊朗的局势? 王世杰:伊朗和伊拉克的情况显然不同,而且要比后者更为复杂。伊朗对石油、油道的控制力和作用力更大,美国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一系列反应。伊朗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进行着不懈斗争,而且绝对不会接受损害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这次的伊朗大选,如果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的话,我认为伊美谈判的进展可能会比较大。因为拉夫桑贾尼虽属于温和的保守派,但他向来主张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