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收入很低文盲很少——印度喀拉拉邦普及教育成效显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4:06 新民晚报
收入很低文盲很少——印度喀拉拉邦普及教育成效显著(图)
  在印度喀拉拉邦,常看到儿童有模有样地围坐在沙地上学习最基础的阅读和算术。在这里,沙地就是孩子们的“演算本”,自己的小手就是“笔”。

  喀拉拉邦风景宜人,曾被评选为“世界上最值得去的51个地方”之一。除了风光,这个邦还拥有一连串让世人震惊的数字:人均年收入只有265美元,识字率却高达91%,居世界先进水平;虽然农村人口占80%,但却有5000多个图书馆,出版发行3000多份报纸杂志。

  政府大力扶植教育

  在喀拉拉邦一所学前教育班里,3岁男孩马达夫熟练地用字母拼写马拉雅拉姆语。

  1989年,喀拉拉邦宣布该邦一个乡镇的居民识字率已达100%,次年又宣布另一个区居民全部扫盲。1991年,印度国家识字任务组织宣布,喀拉拉邦已基本扫除文盲。一直从事喀拉拉邦识字行动的拉文德兰表示:“识字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文化,你将寸步难行。”

  在过去几年里,喀拉拉邦政府每年投入37%的财政用于教育。在制定预算的时候,就算财政再紧张,教育也是最后一个考虑削减的对象。邦教育负责人库马尔承认:“长久以来,喀拉拉邦政府一直都在投资兴建教育,因为存在这样的社会需求。如果削减教育投入,很可能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情绪。”

  喀拉拉邦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多达12271个。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几乎每两公里就能看到一所小学。此外,喀拉拉邦政府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还投资740万美元,用于建立成人教育学院。

  土改推动教育普及

  喀拉拉邦注重文化教育的传统可追溯到19世纪。1871年,统治当局要求邦政府负担所有的公共教育费用,使喀拉拉邦在全面推进教育化的过程中无人落后。后来,西方传教士又相继在当地兴建了专门接收孤儿和穷困儿童的学校,改变了只有高种姓人才能接受教育的状况。

  上世纪初,社会改革者继续在该邦推行在低种姓和女童中普及教育的工作。多年沉淀下来的重教传统,使喀拉拉邦在1961年就以55%的识字率超过全国水平两倍。

  拉文德兰说,喀拉拉邦进行的土地改革也在无形中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人们在得到土地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而让孩子受教育,无疑是他们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想想那些睡在路边的人吧,他们考虑明天的时候,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

  学成之后出外打工

  当然,喀拉拉邦也存在教育普及的盲点地区。比如在一些以捕鱼为生的部族里,退学率很高。政府不得不在这些地区建立特殊学校,以弥补这些因素带来的差距。

  虽然喀拉拉邦人口受教育的比例很高,但当地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依然不多。根据该邦政府公布的2003年的数据显示,喀拉拉邦乡村地区就业率为11.6%,城市为12.2%。在这种情况下,90%的喀拉拉邦人都去外邦找工作了。

  也正是由于喀拉拉邦人的受教育程度高,所以他们能到任何地方谋求职位,甚至出国工作。那些在外面赚到钱的人,常把钱寄回家乡。在重教传统和现实的影响下,喀拉拉邦人如今对文化教育更为看重。父母们不论做出什么样的牺牲,都会想办法让孩子接受教育。难怪有人说,文化教育是喀拉拉邦最主要的资本。

  赵新宇

  喀拉拉邦学生在沙地上准备上课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