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解决教科书问题前提是政治互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11:20 新华网

  他山之石

  解决教科书问题前提是政治互信

  ——德国专家谈德波教科书合作经验

  位于德国不伦瑞克市的格奥尔格·埃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专门从事历史、地理和社会学等领域的教科书研究工作。研究所经常组织国际会议,向教科书出版商和作者提供建议,对国际教科书研究发表专家意见,推动研究并发表研究成果等。在教科书合作方面传统的形式是,两国专家学者、出版商和教育部门代表就教科书中的分歧展开磋商。其中,德国与法国、德国与波兰之间开展的双边教科书合作项目成为解决教科书纠纷的范例。这类双边形式的合作项目现在仍是该研究所工作的重心。 该研究所地理学家格奥尔格·施特贝尔向记者介绍了德国—波兰教科书委员会的合作情况。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德国和波兰在历史和地理教科书问题上存在不少分歧。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的《关于联邦德国波兰两国相互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条约重申奥得河至尼斯河是波兰的西部边界,保证尊重彼此领土完整,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一切分歧。这个条约为其他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政治基础。 1972年,德国和波兰成立了德国—波兰教科书委员会,旨在通过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努力使双方教科书中有争议的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委员会有一个主席团,德国和波兰各有一人任主席。主席团里有历史和地理领域的科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代表。此外,针对每次讨论的主题不同,都有相应的专家学者被邀请参与相关会议。到目前为止,双方各有100多位专家参与过教科书委员会的工作,使得这项工作拥有了广泛的科学基础。 1975年,德国—波兰教科书委员会促成双方签订了《有关联邦德国和波兰历史和地理教科书的建议》,双方召开了总共30次教科书会议,到80年代以后,双方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分歧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在合作过程中,第一步是确定有争议的内容,并对对方教科书中这一内容加以分析———波兰调查德国教科书是怎么说的,而德国则查看波兰教科书是怎么说的。然后,一方面将调查结果与最新的科学观点和陈述进行比较对照,另一方面就双方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立场进行讨论。 施特贝尔说,重要的是,德国和波兰专家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了信任关系。有了相互信任的合作基础,即使碰到有争议的内容,也可以坐下来理智地展开讨论,不会导致谈判破裂,不欢而散。他说,每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都需要召开多次会议进行讨论,这是一项漫长繁重的工作,等到公开发表往往需要好几年时间。教科书分析和专业报告等谈判结果会予以公布,包括出版教科书的相关出版社也会看到这些信息。在德国,有关历史教科书的修改建议公布后,媒体和政界会展开热烈讨论,并不是所有政界人士都赞同。出版社也没有义务一定接受修改意见。 (本报驻柏林记者 刘向)(来源:参考消息)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