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沪指千点击穿 股市真要推倒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8:46 南方日报

  昨日股市上演了大悲大喜的一幕。上午上证指数在摇摇晃晃中,终于跌穿1000点大关。不过午后在基金重仓股大面积走强的推动下,股指快速回升,两市终盘几乎以最高点收报。上证综指收报1034.38点,上涨20.74点,深成指收报2729.20点,上涨102.17点,两市共成交90.04亿元,成交量温和放大,为持续低迷的股市增添了几分春天的暖意。

  当晚,股市的上涨终于有答案:中国证监会昨日公布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
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举措拟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将有望进一步活跃市场。

  昨日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分别以1010.39点和2621.89点低开,沪指于早盘轻松击穿1000点,最低下探998.23点。但午后两市展开绝地大反攻。之前带动大盘下探千点的基金重仓股中集集团放量上攻,带动基金重仓股全面反弹。贵州茅台、苏宁电器、盐田港、海油工程、振华港机、中兴通讯、上海机场、中远航运、皖通高速、上港集箱等也大幅上扬。接近尾市,再度有大单涌入,把中集集团牢牢封在涨停的位置,收报11元。首日上市的股票晶源电子也一改之前中小板股票的颓势,大涨46.44%。

  当天上午11时03分,股市的1000点防线像层窗户纸般被刺穿,这一瞬间无疑将成为中国股市1997年2月24日以来创造又一新低的历史时刻。

  瞬间之劫:股市惊险难散

  “‘千点论’从一年前几乎世人皆不认可到此时成为残酷的现实,这个惨局让人对未来的走向惴惴不安。”昨日,北京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研究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是无奈,他甚至担心“股市接下来哪天一不小心就会崩盘”。在他看来,连日来股市下跌的态势恐难以出现好的转机。

  国信证券的肖建军则分析,由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影响巨大,市场和投资者在弱势心态的制约下出现一定的恐慌和非理性抛售是完全正常的,即使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不能幸免。

  “但是在较大幅度的持续下跌以后,所有的利空冲击和悲观情绪都得以充分释放,投资者也应对市场走势尤其是质地优秀的股票的价值判断保持冷静和客观,毕竟1000点对应的平均股价和市盈率估值都是很低的。”肖建军说。

  不过,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股市的命运并非走到了穷途末路。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郭田勇博士在与记者近40分钟的对话中也反复判断说,“今天股市的确充满了惊险,如果这个惨局一直维持到明天或者后天,那问题就真的很大了。但好在击破千点瞬间之后就出现了反弹。”

  要不要推倒重来?

  事实上,近两个月来,一些业界人士和专家关于“国内A股市场年内推倒重来”的论调越唱越高。而股市6日跌破千点的现实与“股市崩盘或推倒重来”的舆论压力,无疑再次让监管者与投资者倍添悲壮。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界人士看来,市场方面认为“股市年内将推倒重来”的理由也是条分缕析的。

  据了解,其一种观点认为,从2004年初的外贸逆差演变到今年年初大幅增加的贸易顺差、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下滑等因素意味着今年年内外贸形势可能不乐观,由此可能使今年全年经济波动加剧;在此背景下,一些经济学家又抛出了“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巅峰已过”的判断。这些对A股市场严重不利的消息,动摇了投资者对本来就不景气的股市的信心。

  另外一个判断是,随着近两年来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普遍降低,导致目前沪深股市的市盈率完全有可能上升。“今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时间段,就是A股市场重新向上修正市盈率的极其严峻的过程。”

  “中国股市真的是要推倒重来吗?”郭田勇说,这样的疑问他在几年前就反复思量过,而如今,他提出的疑问更多也更理性了——股市一旦推倒了,该如何重建?还有没有希望重建?有没有一个重建起来就能发挥良性效果的模式?

  郭田勇认为,将股市推倒远比重建来得容易。“因为重来需要从体制上、管理制度上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他说,“如果仅仅是给未来的股市增添一些上涨的空间,重来的意义就不大了。”

  值得说明的是,证监会一位人士此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发表了与郭田勇相近的观点。“我国的股市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新的机制,并以此来推动股市结构的调整。”他也认为,股市的改革不可能脱离中国改革的实际,必须是渐进式的,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从当前股权改制的初衷来看,管理层意欲通过一种与中国经济渐近式改革类似的方式进行新一轮的资本市场建设与改革,即通过在原有基础上边修补边赋予其新的制度内涵,但改革遇到的阻力的确很大。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在大声支持股市推倒重来的人群中,不难发现境外投资者(QFII)的身影。“就目前而言,境外投资者在境内的投资授信额度有限,不足以从资金上对中国A股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其研究人员唱空中国股市的言论一直遭人诟病。”

  但这位分析人士说,从逻辑上讲,假如其QEII的投资部门与研究部门利益一致,那么,一旦他们在国内投资总量被允许有较大增加时,则必将如当前所谓不断涌入的“热钱”热炒人民币升值一样,会热炒A股市场从而渔利。

  暴跌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中国的经济建设离不开一个较为宽松的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对现有资本市场的改革必然不能以一种推倒重来的方式来解决,即使这种边修补边赋予新的制度内涵的政策可能会付出较沉重的市场代价。”专家认为,千点论在6日既成事实,就从侧面说明股市在这种制度与市场建设缺陷下势必要付出“代价”。

  郭田勇认为,推倒重来论在中国政策市场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发生。来自市场方面的声音则认为,终其究竟,股市是否能完全摆脱推倒重来的可能性则仍取决于市场自身的发展情况。

  有消息灵通人士告诉记者,基金业此前提出的六大救市措施已经得到管理层的积极回应。据国信证券的肖建军披露,基金的建议包括暂时停止再融资和IPO等融资行为、明确股权分置解决的时间表、对试点方案让利底线给予规定、让优质的大型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等。

  “其中为股权分置试点让路,IPO等融资行为暂停从其它的渠道也得到证实。很显然,在股市暴跌、千点不保的情况下,为了稳定股市,政策面也应该有一定的措施出台,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肖建军还援引尚福林的原话说——“通过制定相应措施,形成有利于改革和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氛围”——看来,管理层救市的心情也是迫切的。

  迟迟未出手的难言之隐

  事实上,股市在2004年的9月上证综合指数跌破1300点的时候,投资者就期盼着管理层救市,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撰文呼吁管理层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挽救中国股市一再下跌的趋势,有经济学家还表示中国股市再继续下跌会引发金融危机。时至今年6月6日,上证综合指数跌破1000点,尽管市场上关于救市的传闻很多,但此前依然看不到管理层救市的实质性动作。

  管理层为何迟迟不救市?专家和业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管理层迟迟未着手救市其实有难言之隐。

  “现在的中国经济存在着内忧外患——内忧是经济过热的势头仍然没有完全压下去;外患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中国的出口问题和汇率调整上采取不同的手段予以制裁和威胁。”

  业界人士方洪兵分析,“从稳定经济全局运行上看,当前采取积极的举措和集中精力解决好以上问题是首当其冲。而股市虽然是中国现代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毕竟是个局部利益的问题,如果大局把握不好,局部利益又从何谈起?”

  此外,专家则认为,救市不利于宏观调控。种种迹象表明,宏观调控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历史经验显示,造成经济过热有两方面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大量的货币投放到了固定资产投资上;二是大量资金进入到了非实体经济场所即股市。

  “可以想象,此时此刻在中国的宏观调控还没有完全实现软着陆的时候,若动用大量的资金救市就会助推股市上涨,这样一来,社会各个角落的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股市,进而会触发虚假繁荣引发经济危机。因此,现在管理层救市在时机上是不恰当的。”郭田勇说。

  本报记者 郑子轩 贾肖明吕天玲 北京、广州报道

  详见A09版

  千点底由谁操纵?

  图:

  制图:喻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