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巴—印天然气管道有了眉目(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9:17 解放日报
伊—巴—印天然气管道有了眉目(组图)
伊—巴—印天然气管道有了眉目(组图)
  印度石油部长(左)和巴基斯坦石油部长 5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会谈。

  据巴基斯坦《新闻报》6日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石油部长5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会谈后表示,巴、印两国同意修建从伊朗经巴基斯坦至印度的天然气管道,以解决两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前驻印度大使裴远颖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一消息表明,一直“纸上谈兵”的这条横跨中亚和南亚的能源管道项目将很快被付诸实施。同时,这也是对美国政府此前为了阻止这一项目而威吓对印实施经济制裁的一个回应。

  印启动“管道外交”

  6月3日,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确定就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对巴基斯坦和伊朗进行工作访问,开始被舆论称之为“管道外交”的行程。艾亚尔此行主要是为了推动这一管道项目的启动。印度希望在这一项目上和巴基斯坦全面合作,探讨巴提供“能源走廊”的可行性,并商议向伊朗购买天然气的价格。

  而向巴基斯坦卖柴油机和讨论修建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的另一条天然气管道也是议程的一部分。印度官员说,土库曼斯坦这条线有美国的支持,而美国国务卿赖斯却对伊朗项目颇有微词。艾亚尔指出,这两个项目对印度来说同等重要,不会二选一。据悉,艾亚尔下周访问德黑兰时,还将同伊朗签订向印度输送天然气的协议。

  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美元左右,将修建一条全长2775公里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初步计划是从伊朗的南部油田经陆路穿过巴基斯坦,最终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早在1993年,伊朗就向印度提出了修建这条管道的计划,并同时探询巴基斯坦的想法。1995年,伊朗还曾和巴基斯坦签过一个初步意向,将管线铺到巴最大的港口城市卡拉奇。这条管道反反复复筹划了10多年,但一直因印巴关系紧张而长期搁置。

  近一年来,随着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明显改善,加上印度能源严重短缺,印度开始对铺设跨国天然气管道工程产生浓厚兴趣。今年2月9日,印度政府重新审批通过了这一方案,并在随后举行的亚洲能源会议上与伊、巴两国达成了合作意向。有专家估计,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将在2009年之前通气。

  美国作梗有“私心”

  对这条管道,美国早早就表现出不高兴。美国政府5月中旬曾致信印度外交部,称如果印度继续与伊朗就铺设从伊朗经巴基斯坦到印度的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合作,美国将根据《达马托法》来制裁印度。

  1996年,美国国会以利比亚、伊朗“支持恐怖主义”为名通过达马托法案,禁止外国公司对利比亚和伊朗的能源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该法允许美国对那些与伊朗和利比亚从事能源合作的国家和公司进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制裁。如果印度遭到美国的制裁,将无法获得美国政府参与的项目合同。

  对此,裴远颖指出,这主要是美国出于“私心”的考虑。一是美国担心伊朗利用管道发展对外关系,从而破坏了美国借伊朗核问题孤立打压伊朗的策略。二是美国担心管道会影响它在南亚的势力。如果伊—巴—印管道计划付诸实施,必将给印巴关系和整个南亚地区的形势带来重要影响。三是美国担心印度为能源挑战它的战略利益。印度近期同委内瑞拉、俄罗斯以及周边国家频频就能源问题商谈合作意向,使美国感受到能源争夺的威胁。正是这些因素使美国准备晃动制裁大棒,迫使印度放弃既有的计划。

  大棒虽举难唬人

  然而,这条管道横跨中亚和南亚,对于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来说,不仅有经济意义更有地缘政治意义,非常重要,决难舍弃。

  对印度来说,首先是能源短缺之苦亟待解决。2004年印度在能源消费大国的排名中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而印度目前有70%左右的能源依靠进口。专家指出,印度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20年能源消耗要比现在增加1倍。因此这一管道的建立将是其解决能源危机的一步棋。由于印度和伊朗不接壤,必须假道巴基斯坦。为此,印度早就对一切可能形成障碍的因素做了准备。5月中旬,印度外交部就完成了一份报告,对与伊朗开展能源合作可能招致美国制裁的后果进行评估,认为该法从根本上违背了国家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以及自由贸易的原则。如果美国实施制裁,印度将据理力争,必要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此外,管道对印巴关系的影响也将是积极的。抛开多达数亿美元的固定投资不谈,光印度需要支付给巴基斯坦的过境运输费每年就超过5亿美元。经济合作一旦开始实施,印巴两国相互依存度提高,将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对抗的因素。而且印度石油部长还曾表示,希望这一管道能延长到中国,多一个买家的参与,成本更低,也能同中国加强能源合作,更有利于亚洲的稳定。

  而对巴基斯坦来说,它也同样深受能源短缺的困扰。管道的建立,有了印度共同参与,成本降低,经济受益。同时,也可通过能源合作改善同印度的关系。如此双赢,何乐而不为。

  伊朗自始至终都是这一项目的积极推动者。一方面,它要为本国的能源寻找合适的市场和客户,换取外汇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它在美国的制裁下,力图突围并多方寻求国际支持,而能源无疑是其手中的王牌。伊印关系有良好的传统基础,通过能源合作将更进一步夯实这一基础,同时又多了巴基斯坦这个朋友。

  因此,裴远颖认为,美国的威吓目前看来起不了什么作用,这条管道的修建过去听起来似乎很遥远,而现在即将成为现实。

  资料链接 跨国能源“生命线”

  近年来,由于能源供求矛盾突出,油价上涨,寻求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能源格局也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重要因素。其中,跨国能源管道修建所折射出的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耐人寻味。

  “最具政治意义”的油管———连接里海和地中海的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石油管道工程2002年开始建设,管道的建设目的主要是把阿塞拜疆生产的里海石油通过管道直接运到土耳其的地中海城市杰伊汉,然后直接用船只装运到欧洲和美国。管道全长约1770公里,号称世界最长的石油管道。巴—第—杰石油管道使得美国在中亚获得了一条能够避开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线路,还能帮助美国左右阿富汗及整个西亚地区和伊拉克的局势。英国《金融时报》曾评论说,这条管道是迄今修建的“最具有政治意义的石油管道”。

  几易方案的泰纳线———泰纳线也称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石油管道,管道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为起点,终点是滨海边疆区纳霍德卡港附近的佩列沃兹纳亚湾。年输油能力为8000万吨,其中大部分石油将由东西伯利亚油田供应。中俄两国政府曾于2001年签署协议,拟共同修建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2002年底,俄石油运输公司等又提出修建安加尔斯克至远东纳霍德卡管道的方案,于是引发了“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2003年,俄又否决了上述两个方案,并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方案。(本报辑)

  本报记者 钱斐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