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智库专家贝德: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重要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14:4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6月16日消息近日,记者应约来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杰弗里·贝德的办公室,就有关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对中国的研究、中美关系和台海两岸关系等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杰弗里·贝德曾在美国政府部门任职长达27年,而且他的公职生涯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亚事务。在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4位总统任内,贝德曾担任国务院中国处处长、
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和美国副贸易代表等职务。他于2002年从政府部门退休,并于4月11日被布鲁金斯学会聘请为中国中心主任。

  由于贝德是在4月11日才走马上任,这个中国中心也是刚成立没多久,因此贝德的办公室看上去略显凌乱,不过贝德的和蔼热情、思维敏捷和学识渊博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发展步伐令人吃惊

  《参考消息》:布鲁金斯学会理事会主席在宣布成立中国中心时说,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是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您同意这一说法吗?

  贝德:我绝对同意。从中国过去25年来平均每年都高达9%的经济增长率,到中国对世界能源和商品市场的巨大影响;从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和国家经济的不断融合,到中国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和上海合作组织中所发挥的重要外交作用,人们所看到的是中国跟世界的贸易额在大幅增加,看到的是中国在处理国际问题和国际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步伐实在令人吃惊。在经历了长时期的贫穷和孤立之后,中国终于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毫无疑问,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而且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参考消息》:您怎么理解中国“和平崛起”?

  贝德:中国的领导人和思想家认识到,在经历了贫穷和孤立之后,中国的崛起可能会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关注,因为在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崛起通常是不让人高兴的,如上世纪30年代日本的崛起和上世纪50年代德国的崛起。因此,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说法,这等于向世界宣布中国在崛起为一个世界强国后,不会像上世纪的日本和德国那样寻求领土扩张和给世界带来破坏,将不会寻求试图控制其它国家,而是将尊重国际法并给世界带来和平,在世界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和平崛起”等于向全世界和中国人都发表了一个声明,这个声明阐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也向中国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好事情,但不应该是挑衅性的,也不应该是暴力的。

  中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

  《参考消息》:您在任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时曾说过,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美国的政策目标应该是鼓励中国完全、负责任地融入国际社会,您认为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吗?

  贝德: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总体上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布什政府刚开始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总统在2001年决定,两国应该发展建设性的关系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进两国军事交流,赞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台湾问题上,布什总统也采取了比较明智的立场,他在2003年会见来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时警告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不要对中国大陆采取挑衅性举动,不要寻求改变台海两岸关系现状,这表明布什希望看到台海两岸关系保持稳定。此外在朝核问题上,中美两国也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合作。

  《参考消息》:您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贝德:中美是有着共同利益、同时也存在分歧的两个大国。就双方共同利益来看,美国公司希望把产品销往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中国则希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来加快自身经济发展;两国都是石油进口国,在稳定石油市场和降低石油价格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有共同利益,两国还在促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和平、反恐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两国还可以在环境问题上进行合作,这是因为中国的环境为经济快速增长付出了很大代价,而美国在过去30年中一直在采取措施净化环境。此外,两国还可以在医疗和卫生领域进行合作。

  当前双边关系的热点分析

  《参考消息》:布什政府坚决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贝德: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答案,不过最通常的观点还是跟台湾有关。美国的军事领导人认为,中美两国有朝一日可能会由于台湾问题而发生冲突。尽管这种可能性不大,但美国军事领导人认为,一旦中美就台湾问题发生冲突,那么维持对华武器禁运可以使美国处于一个有利的强势位置,这应该是美国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中国有朝一日会在军事上威胁美国,因此应该维持对华武器禁售;还有人认为对华武器禁运是在1989年实行的,除非中国在民主和人权方面作出改进,否则就不能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但这都不是美国维持对华武器禁运的主要原因。

  《参考消息》:美国一直要求中国政府放开人民币汇率,对此您怎么看?中国政府应该屈从美国的压力吗?

  贝德:对于人民币汇率,中国应该采取自己的措施,而不是因为美国方面的压力而改变。我相信中国领导人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也不会让那些投机分子渔利,因为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比较脆弱。不过,中国领导人应当采取措施使人民币汇率处在一个适当的、合理的水平。中国巨额的全球贸易盈利通常是应当考虑其货币汇率水平的一个标志,而且由于人民币汇率不很合理,中国的进口商品价格偏高,如进口的石油价格偏高,此外人民币汇率不合理也容易与邻国发生贸易纠纷。

  《参考消息》:您如何看待中美贸易纠纷?

  贝德: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国贸易飞速发展,如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在4年内增长了81%,因此,两国在贸易问题上发生一些纠纷基本上是正常的。不过,由于中国在制造业、纺织、电子和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就可能给美国的一些小企业带来了影响。当美国经济处于低谷、工厂和企业关门的时候,一些人就会把矛头指向外国人,自然也就会把矛头指向中国。 虽然说贸易纠纷大多是正常现象,但这已经成了两国关系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双方都应采取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来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消息》:您如何看待美国在台海两岸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贝德: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台海两岸“和平统一”的口号,美国方面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不过,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并不意味着就不能或不应该和平统一,美国并不反对和平统一。最终的决定还是应该由台海两岸领导人来作出。就目前来看,两岸领导人必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前提来进行对话。

  难忘的经历

  《参考消息》:在当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和美国同中国进行有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您都参与了而且发挥了重要作用,您能否透露一两个您特别难忘的细节?

  贝德:当年克林顿总统访华想起来真是令人激动。我特别难忘的是,当我陪同克林顿总统到达将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的大厅时,江主席告诉我们,这次记者招待会将对全国进行电视现场直播。我们都对此感到很高兴和激动,因为这是中国开放的标志,更表明中国对发展同美国关系的重视。之后克林顿又到北京大学演讲,北大学生的热情也让人感动。

  “9·11”事件发生时,我正在日内瓦同中国代表团进行有关中国入世的谈判。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后,时任中国首席谈判代表的龙永图对我表示非常同情,跟我说了好多安慰的话,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长期的、非常艰苦的谈判,但双方代表团却建立了友好关系,这让我至今难忘。

  智库交流利于增进了解

  《参考消息》:布鲁金斯学会直到去年才成立中国中心,这在美国的智库中是不是算比较晚的?

  贝德:布鲁金斯学会早就有一个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卜睿哲(Richard Bush)担任这个中心的主任。

  虽然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不过研究重点一直是中国。因此可以说,布鲁金斯学会早就有而且很重视关于中国的研究。

  《参考消息》:成立这个中国中心有什么目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哪些?

  贝德:目的有两个:一是要成为一个研究中美关系的中心;二是要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和决策人物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能源、金融和中日关系等。我们还在仔细确定优先研究领域,我们想选择一些中国领导人感兴趣的、中方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一些研究领域,如能源和金融问题。我们今年将集中研究两三个领域,以后再逐步扩大。

  《参考消息》:在美国,智库是否可以对政府决策产生某些影响?

  贝德:是的。在美国,就某项重大问题举行听证会时,首先由政府人士参加论证,然后由非政府人士参加,这其中就包括来自智库的人士。我想,随着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会被邀请去参加听证会的。我在政府任职期间,曾先后10次参加国会举行的听证会。

  《参考消息》:您认为中国方面重视同美国智库的交流吗?

  贝德:中国方面很重视同美国智库方面的交流,他们也意识到了同美国智库交流的重要性。当中国有重要人物访问美国时,他们通常花一两天时间同美方官员进行会谈,然后再花一两天时间同美国智库进行交流。就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而言,我们欢迎更多的来自中国的人员来访问和做客。 中国官员同美国官员会谈和到美国智库演讲是不同的事情:两国官员进行会谈,都是严格按照事先准备的讲稿,通常都是不公开的,机密的,而到智库进行演讲和讨论则可以放开谈,而且通常都是公开的,这对中美关系应该是有益的。中美两国有互不信任的历史,彼此对对方都有猜疑。就美方来说,中国的长期意图是什么,中国崛起后的目标是什么,中国的崛起是否符合美国的利益等。就中方来说,美国是否想遏制中国,美国是否想阻挠中国取得在国际上应得的地位等。这些问题在中美政府官员之间的会谈中很难得到完全的讨论,而通过在智库的演讲和交流,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比较完整、充分地讨论,可以有助于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来源:参考消息特刊责编:陆敏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