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入常 美国日本闹别扭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8:57 华商网-华商报
入常 美国日本闹别扭了(图)
美国不卖力,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很头疼(合成图片)

  继上星期五大常任理事国就“四国入常”发表各自看法后,15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国“和平研究院”出台了一份名为《美国利益与联合国改革》的报告;出乎意料的是,日本政府对此的表态是“不予重视”。分析人士表示,这标志着美国和日本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分歧加大。在目前联合国改革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这会产生何种结果值得关注。

  事件一

  美国提出新报告

  日本声称不关注

  据报道,美国国会下属的美国“和平研究院”,15日出台了一份题为《美国利益与联合国改革》的报告。各方预估,这份报告将会在联合国未来一系列的改革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该报告对联合国的内部运作机制提出了多项改革动议,包括联合国内部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赋予秘书长直接撤换高级官员的权力,以及增设由资深人士担当的联合国日常内部事务负责人等。报告同时强调推进联合国的彻底改革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利益。

  据悉,出台报告的美国“和平研究院”由来自民主、共和两党的共12名成员组成。两位主要负责人分别是美国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和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切尔。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报告没有就安理会是否应该扩大作出任何认可意见,也没有提及美国是否会帮助日本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的问题。分析人士反倒是认为,该报告的出台反映出美国试图主导联合国改革的目的,美国希望主导联合国的改革,以便为自己将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铺路。因此,对于该报告,日本外务省高官16日表示,日本对此报告不甚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5日发表声明,对美国发表题为《美国利益与联合国改革》的报告表示欢迎。安南对这一报告认为联合国的强大和高效将使美国受益匪浅的结论表示赞赏,并对报告中的许多建议深表赞同。安南说,正如报告所述,美国与世界各国和联合国一道携手工作是实现联合国改革长远目标的最佳途径。安南还对该报告对联合国正在进行的内部管理改革的艰巨性的理解表示谢意,并指出报告对他的许多改革计划的支持和认可使他感到鼓舞。

  事件二

  四国联盟忙游说

  意巴两国说“反对”

  而据美联社14日报道,由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组成的“四国联盟”在表示将推迟表决入常草案的同时,继续游说各国对其的支持。在日前举行的77国集团会议上,贝宁的代表就发现印度和日本的外交官上午对自己大献殷勤,下午巴西和德国特使又极力拉拢他。不过,贝宁外长罗加蒂安·比亚乌说,他告诉他们现在表明立场还“为时过早”,因为他还没有征询非洲邻国的意见。

  而在四国加紧游说的同时,日本《产经新闻》15日报道说,反对联合国扩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等国,13日开始向世界各国派发一份“对抗文件”,批判谋求进入常任理事国的日

  德等四国联盟前些天公布的联合国改革修正决议案。此文件是反对派第一次通过文件的形式公开对抗四国联盟的修正案。

  “对抗文件”向亚洲和非洲各国和集团强调了自己的优点。“对抗文件”批评四国联盟修正案“会导致各地区的分裂”,并指责修正案中提到的很多设想都是“不现实的”。文件建议将目前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扩大到20个,即非洲6个(现有3个)、亚洲5个(现有2个)、南美4个(现有2个)、西欧及其他地区3个、东欧2个(目前西欧、东欧和其他地区共3个)。“对抗文件”强调,这种方法可以均等地提高各地区的代表性。“对抗文件”还谈到了个别地区的情况。文件对要求获得2个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非洲联盟(共有成员国53个)表示了理解。文件说:“我们认为该地区没有常任理事国是不公平的。”但文件同时又提出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反对进一步扩大否决权的问题。最终的结论是,扩大常任理事国席位暂时无望。

  事件三

  布什普京通电话

  联合国该咋“改”

  美国总统布什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双方就联合国改革以及是否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问题交换意见。

  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当天说,布什与普京一致认为,应该在联合国改革这一大背景下看待安理会的改革,而安理会改革的目的应该是使这一机构更具效力,现在重要的是就这些问题达成广泛共识。麦克莱伦拒绝说明美俄两国领导人是否就联合国改革问题达成一致,但他重申美国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据新华社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