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今大选:两派相争两题难解(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9:44 解放日报 | ||||||||||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 伊朗总统大选于17日开始投票。就在投票前夕,8位候选人之一———前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雷扎伊宣布放弃竞选。此前,舆论曾认为保守派有4人参选,很可能自相残杀,分散了选票。现在,民调中支持率较低的雷扎伊适时退出,有为保守派阵营保票之意。 改革保守两派角力 某种程度上,雷扎伊的“弃权”显示了选情之激烈。其实,此次大选,早就被很多分析人士认为是一场伊朗政坛保守与改革两派力量的角斗。 何谓“保守”、“改革”?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向记者解释,所谓改革派,是指支持在现政权框架内对内外政策进行改革,如对内营造更为宽松的政治气氛、更多地实行市场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腐败,对外则支持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的人士;而所谓的保守派,则是指在伊斯兰革命后的集权统治中,借助手中权力谋取了利益的那部分人,特别是宗教人士,实行改革将会危及他们的利益。 据悉,此前负责审核候选人资格的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曾仅在报名参选的1200人中批准了包括拉夫桑贾尼在内的6人参选,而把所有的改革派排除在外,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亲自干预下,前高等教育部部长穆因和德黑兰市市长这两位改革派人士才得以参选,使得总统候选人名单一度锁定8人———4位保守派人士,2位改革派人士,以及被称为“保守的务实主义者”的拉夫桑贾尼和倾向于改革派的宗教人士卡鲁比。 第二轮投票受关注 目前,呼声最高的候选人是当过两任总统的“元老级”人物拉夫桑贾尼。拉夫桑贾尼务实又相当强势,不但与伊朗军队、司法、经济部门相熟,在改革、保守两派之间也能施展柔道保持良好关系,亦被西方认为是温和派人物。舆论普遍认为,拉夫桑贾尼上台能够促进伊朗的经济发展,在外交上也能够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缓和甚至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也是最有可能缓解核问题困局的人选。 最新一轮的民调显示,有27.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把票投给拉夫桑贾尼,紧随其后的则是改革派的穆因,支持率为18.9%。但按照相关法律,如果没有哪位候选人能够获得50%的选票,则将在得票最多的两人之间进行第二轮投票,以此观之,拉氏与穆因,很可能难免7月1日的第二轮厮杀。 当选者不会太轻松 华黎明分析,就国内状况而言,伊朗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经济、政治改革压力。一方面,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已经建立政权26年,但整个社会相当政治化,人民生活没有多大起色,加之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封锁,可观的石油收入未能改变经济停滞不前的现状,最近几年,失业率、通胀率更是呈现双高,贫富差距拉大。另一方面,由于伊朗三分之二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一半的人口是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要求伊朗社会开放,要求经济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97年的总统选举,主张改革的哈塔米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但由于保守派势力强大,改革遇阻,其执政8年并未给社会带来多少变化,这已令民众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知识精英不满;从外部情况来看,“9·11”事件后,伊朗被美国列入邪恶轴心国家,美国通过两场战争,相继占领了伊朗东邻的阿富汗和西邻的伊拉克,从而对其构成夹击之势,伊朗面临的安全威胁可谓到了家门口,而近来,美国借核问题对伊朗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内外压力交困之下,不管是谁最终当选,都将面临上述两大难题。 本报记者 杨立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