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萨特一生充满叛逆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5:11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特约撰稿人 吴岳添

  今年6月21日,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让-保尔·萨特(1905—1980)诞生100周年。萨特用通俗的 戏剧和小说,广泛普及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深刻地影响了战后的世界,因而值得后人纪念。

  私生活很放浪

  萨特善于思考,酷爱读书写作,19岁就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他个子矮小,其貌不扬,3岁时右眼因患 角膜炎而逐渐失明,但是他学识渊博,极有口才,还有动人的歌喉,所以他的生活和爱情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1931年,他在参加哲学教师资格会考时名列第一,与获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结为终身伴侣。他们都不 愿受到婚姻的束缚,约定在保持彼此感情的同时,保证双方在感情和性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后来各自有过许多“艳遇” ,但始终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真正达到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境界。

  文学作品挺深奥

  1933年9月,萨特到柏林进修了一年哲学,回国后创作了哲理小说《恶心》(1938年),这部小说表现了世 界和生活的荒诞。

  二战爆发后,他被征入伍,后被德军俘虏,并被关进了集中营,这段经历促使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获释后,萨特创作了一些有关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戏剧和小说,其中独幕剧《隔离审讯》(1944年)(又译为《 禁闭》)描写3个下地狱的恶人勾心斗角,彼此折磨,体现了 “他人即地狱”的哲理,被视为法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他的长 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年—1949年)描绘了主人公马蒂厄从犹豫观望到勇敢战斗的转变,反映了法国知识分子向 往自由和进行积极的自我选择的过程。

  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存在与虚无》(1943年)的出版,是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它的基本内容是“存在先于本质 ”论和“自由选择”论。

  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从来没有什么本质可言,但是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自由选择来确定自己的本质,人的存 在也就是一系列自由选择的总和。

  在法国沦陷时期,萨特的哲学主张是用自由选择的行动来对抗不人道的现实,这在当时起到了鼓舞人心的进步作用。 他特立独行的哲学思想和私生活,与战后西方社会反传统的青年一代不谋而合,因此成为西方知识界和那一代青年人的精神领 袖,甚至连他经常光顾的咖啡馆也尽人皆知。

  晚年致力于社会活动

  萨特晚年专门致力于进步的社会活动。1955年,他和波伏娃一起访问了中国;1964年,他拒绝接受具有政治 色彩的诺贝尔文学奖;1966年7月,他参与组织国际法庭,揭露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罪行;1968年,他在法国“五月风 暴”中支持学生运动,又与入侵捷克的苏联政府彻底决裂。直到1979年,他还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侵 略。

  萨特于1980年4月15日去世,约有5万人为他送葬。他在哲学、戏剧、小说、评论和社会活动等各个领域的卓 越成就,使他在法国文坛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被公认为“20世纪的伏尔泰和雨果”。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