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与基辛格面对面(上)(附图片1张)(北大学子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0:01 环球时报
  编者按:应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的邀请,今年5月,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访华,其间到北京大学和学生座谈。他和北大学子就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中美互信、中日关系、民族主义及历史认识等问题展开了平等的交流。本栏目撷取讨论的主要内容,分上下两期刊载,以飨读者。

  基辛格:各位好。我关注中美关系至今已经有34年。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我对中国一无所知。我甚至无法为我的行程做些准备,因为我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我将要去中国。如今我来这里已经有40次了,中美两国从很多方面来说,都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不同的历史造就了不同的发展前景。中国人往往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而美国人则更实用。因此如何将两种社会和历史的思想统一起来是个问题。我从未满足于中美关系现状,当然这也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动力。中美关系经历了不同的领导人和执政党,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对华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尽管两国关系几经沉浮,但最终都会回归到其主旋律。

  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在座大多数都还没出生。所以你们难以想像当年你们国家是怎么样的;你们也难以想像这个国家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当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现在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但有了共同的机遇。我们面临着建立一个基于和平和进步的国际体系的机遇。

  邓小平将中国从逆境中挽救过来

  学生:我们读了不少有关的书籍,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位见证人和推动者。我希望了解,您如何评价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这几位中国领导人?作为个人,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基辛格:我有幸与邓小平先生多次会面。我第一次见他,是在他作为一个代表团的顾问来纽约的时候。这个代表团是由乔冠华率领的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代表团。有点尴尬的是,当时我们不知道邓小平是谁,我们只知道他在文革前官居高位,但是我们不知道他是否一直担任高层领导。他当时在纽约呆了大概三周。后来,我邀请整个代表团来吃晚饭,我向乔冠华发出了邀请。当代表团抵达的时候,我才明白谁是代表团的真正负责人。从此以后,我经常与邓小平会晤,其中有很多次我是作为政府官员访问中国的,还有很多次则是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不管你是否在政府中任职,朋友们对你总是始终如一,所以我每次应邓小平先生的邀请来中国都与他进行了长谈。

  毛泽东非常杰出,他统一了中国。我和毛泽东谈论的都是外交政策,从未与他讨论过中国的国内问题,所以我对他的判断局限于外交政策领域。他拥有极其丰富的外交战略知识。在和毛泽东早期的一次会谈中,他说:“你看看苏联,苏联人的手指下按了十只跳蚤,既打不死跳蚤也无法抬起他们的手指。他们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

  周恩来则是谈吐文雅的外交家。他魅力四射、考虑细致,且有崇高的人格。在我早期访华时,周恩来每天都从下午三点一直陪我到晚饭之后,从未有人来打扰他:没有人来给他送文件,他也从未表示出任何的不耐烦。

  邓小平与他们两人都不同。我认为邓小平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因为他掌管着一个你们已忘记了过去是怎么样的国家,并且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条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甚至连想都没想过的路。我还记得他在1979年复出的时候,举行了一次私人宴会,共有50个人参加。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他就在我的桌边开始了谈话。屋子里开始变得很安静,因为在场每个中国人都正襟危坐,想听听他说什么。他谈论了有关生活消费品、私有农业、释放中国人能量的问题。今天你们觉得那都很自然,但在那时,邓小平还只是个副总理。他非常直接,从不说什么废话。他清楚他所想要的,切中主题。他说起话来像工程师一样条理清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来自于他的灵感。他在那次谈话结束的时候说:“你要记住我们无法承担任何错误!”所以无论作为一位国家领袖还是作为一个人,我都非常尊重邓小平。当然,我也很尊重其他领导人。邓小平领导着一个伟大的社会,将她从逆境中挽救过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很多人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尽管自己遭受了巨大的折磨,但他从未谈论过那些事情。因此,他是个伟人。

  预言性的外交与政治性的外交

  学生:我知道您写了不少书,我们系里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本《大外交》,它就如同词典一般内容丰富。我的问题是:美国人对中国的哪方面最为担心?

  基辛格:你肯定知道,在美国不存在关于中国的一致看法。事实上,由于传教士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对中国的关注超过了对其他国家的关注。但是,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一致的看法。绝大多数美国人没有一个中国概念,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既有积极的看法,也有消极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以每年9%-10%的速度增长,而这迟早会转化为军事力量,到时美国就会出现战略问题,所以他们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敌国。还有一些人将中国视为经济上的竞争对手。其余的人则认为我们可以改变中国的政治体系,使之更像我们的体系。这就说明在美国存在一些关于中国的不同观点,这是些负面的观点。从正面来看,许多人在中国做生意,他们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

  但是在美国,推动美国对华政策思考的人,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中像芮效俭大使和我这样的人。我们都不同程度地认为,中国已经存在了4000年,我们无法摧毁中国,所以中美共存对世界和平来说绝对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中。在19世纪,如果出现了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迟早会与既有大国发生战争。因为在19世纪,人们认为他们在经历战争之后会过得比战前好。今天战争又意味着什么呢?战争之后,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会过得比战前好吗?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一个遥远国家内部的动乱不仅对他们自己的人民来说是场灾难,而且对其他人来说都是灾难。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文化和历史决定的事实。美国的全部历史开始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中期。当中国人与你说某件事发生在汉朝,大多数的美国人甚至没有听说过。美国缺乏这样的历史视野,美国人把国际关系看作是一系列问题。问题产生了,我们就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再转向另一个问题。中国人知道,4000年来国际问题从来没有停止过,旧的问题一经解决,新的问题随即产生。所以我们永远不能说问题结束了,问题一直在演化。

  这是一种历史思维,这种思维在美国很少见。当你阅读美国思想史的学术期刊,你会不断看到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之间的辩论。我因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受到批评。在当今世界,只有在美国,你才会因为是现实主义者而受到批评。我总是说:区别并不在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而在于如何看待外交政策,像一个预言家还是像一个政治家。如果以预言家的眼光来看待它,那就肯定会排除一切既定事实,无视时间的限制,认为事情总是正确的,而这些引发了社会动荡。如果以政治家的眼光来看,你知道,或者你认为你知道,事情的实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任何人的解决方法都不是完美的,而只是一种进步。美国人喜欢预言性的外交政策,而中国则更喜欢政治性的外交政策。而要协调这两种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则很艰难。但是你想想,我1971年来中国的时候,美国认为台北是中国的首都,而且在台湾驻有军队。但是34年来,中美关系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各种各样的危机时刻。对中美双方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认为这正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日本会坚持其一贯的国家政策

  学生:几天前,《新闻周刊》有报道说,中国和日本正在东亚展开未来领导权的争夺。我非常想在这里听听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基辛格:中国人与日本人打交道的经验比我们多,你们有自己的衡量标准。绝大多数美国人知道日本始于二战,那时日本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人;或者始于战后,日本迅速转变成了一个貌似民主的国家,而且在很多年间没有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发展经济。现在许多美国人认为这一现象将会永远持续下去。

  国家和人是有点相似的,我们很少会遇到一个40岁后还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人。如果你看一下日本历史,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自我认同感极强。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最后胜利的总是日本。所以他们能一路从封建制度过渡到明治维新时期的天皇崇拜,而后进入民主社会。但日本一个不变的特点是它强烈的民族特征。在我看来,日本不可避免地会坚持它一贯的国家政策。对一个拥有2000年历史的国家来说,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是不太正常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日本执行着一种不同于欧洲国家的大国外交政策,因为欧洲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国家主权,而日本却没有。因此,我理解这一点。当日本看中国的时候,它自认为最近100多年来它一直比中国强大,而现在中国正在以每年高于9%的速度增长,这让日本很是不安。这一点是问题所在。

  美国绝对无法从中日冲突中获得好处。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是中日相互施加军事压力,成为军事意义上的竞争者。所以我们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施加影响,防止这成为事实。你们必须明白,美国不是万能的,中国和日本自己也要为此付出努力。但是毫无疑问,日本从一个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美国人难以理解这一点,因为日本人从未确切地阐明其战略,所以你需要仔细观察日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作为。但是就美国所能扮演的角色来说,我们努力促使中日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上)图片:5月17日,基辛格博士来到北京大学与同学交流。
与基辛格面对面(上)(附图片1张)(北大学子世界)
《环球时报》〔20050624 第11版〕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