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到处能听到中国的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0:37 新华网 | ||||||||
在英国,到处能听到中国的故事 (记者 马桂花) 前两天,记者在英国伦敦东北的海滨小镇奥尔德堡采访在那里举行的艺术节期间,随意间向一对游客夫妇搭讪,不曾想却引来了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故事。 娶中国媳妇
这对夫妇的儿子曾作为国际志愿者到中国教授英语,在上海认识了一位当地姑娘,并很快完婚。上海儿媳最近就要到英国的婆家短住,两位老人心中掩饰不住喜悦,好像也把记者当成了来自中国的亲人。 第二天和一位美国记者闲聊,无意中得知这位同行也与中国有着特殊的渊源。他的儿子在美国读书时受到一位教授的影响,对中国发生了很大兴趣,于是去北京语言学院学中文,随后就留在中国工作。 采访中,记者还认识了一个叫梅尔的伦敦小伙子。他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热爱旅游和藏传佛教,有不少中国朋友。他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工作努力,即便是做不喜欢的工作”。他知道中国正发生巨大变化,是个有趣的国家,对中国“心向往之”。 和梅尔说起总部在华盛顿的皮尤研究中心上周公布的一个全球态度调查说英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要高于美国一事,梅尔说自己不了解美国的这个调查,但他确实不喜欢布什在伊拉克发动的战争,“英国人可能喜欢美国的摇滚、美国的篮球,但我们不喜欢美国人的政治”。他说,相比之下,勤奋工作的中国人肯定更有人缘。 学中国话 采访团里在英国定居的日本记者阿部菜穗子自称每到一处都要先找到中餐馆方能罢休,她不仅喜欢中药,笃信针灸,还希望儿子能学中文,并娇滴滴地说“将来会很有用哦”。 6月28日在伦敦举行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年会的间隙,英国贸工部的一位高官在和与会的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王军交谈时说:“我有四个孩子,第一个要学汉语,第二个要学俄语,第三个要学印度语,第四个学英语”。 反应敏捷的中国客人说:“那您岂不要成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宾主双方都笑了,但主人稍后还是严肃地说,他是认真的,中国已经成了世界贸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英国人对中国很关注也很喜欢中国。6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则关于美国文化在英国影响的文章也提到皮尤研究中心的这项调查,文中说,若果真如此,英国人可能见人就会说“你好”,而不像美国人那样说“嗨”啦。言外之意是美国文化肯定比中国文化在英国更有市场。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英国的报纸竟然一字不差地用拼音写出了“nihao”(你好)和“zaijian”(再见),感觉真是“字正腔圆”。虽然英国人没有直接做有关中国和美国谁更受欢迎的调查,但英国报刊言论版不断刊登的文章显示,多数英国人不赞成美国的政治,反对布莱尔政府追随布什进行的伊拉克战争。 中国,这个十多年前让西方人还十分陌生、以为还生活在男耕女织神秘田园生活的国度,如今已日渐走入西方人的视线。中国人也随着国门的洞开进入世界各个角落。漫步伦敦这个充满移民的国际大都市街头,不时能见到自己的同胞,他们中不仅有在唐人街靠餐饮业打拼的老一辈华人,更多的是时尚的留学生。这些新生代已不满足于在餐馆打工,而是刻意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在融入英国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国的文化。 吃中国菜 来自加勒比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埃德温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碰到记者,好像是他乡遇故知,说自己的舅妈是中国人,能做一手地道的中国菜,“特好吃”。 谈起中国,最让埃德温念念不忘的是中国人的盛情好客,“做饭对中国人来说好像从来都不是问题”。他对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也津津乐道,认为中国人做事“努力、有决心,尊重传统和文化信念”。 他说,尽管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收入仍很低微,但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已指日可待。他希望中国能帮助国际秩序发生改变。 英国《独立报》的记者迈克尔·丘奇两个月前到中国呆了一星期。他说,毫无疑问20年后中国将成为军事和经济强国。 作为《独立报》和英国广播公司广播节目的文化记者,丘奇对中国的认识更多地来自他熟悉的文化领域。他喜欢琵琶、笙等中国民族乐器以及京剧,在中国的短暂逗留期间他采访了被称为钢琴神童的郎朗,并惊讶地了解到中国有3800万儿童在学习钢琴,并赞不绝口,他说:“中国在保留自己经典音乐传统的同时也在寻求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他们在创造自己新的音乐。这比一些国家盲目地学习西方音乐要好许多。”他预言未来音乐世界的大动作将来自中国。 记者采访中经常会碰到亚洲面孔又能说几句中国话的“外国人”,这些菲律宾或新加坡的朋友会很友好地告诉我他们的爷爷奶奶或曾在中国工作,或干脆就是中国人。英国,你到处都能够听到中国,听到有关中国的故事……(完)(来源:参考消息特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