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深度撞击”今天下午两点“开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16:24 北京晚报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实施的“炮轰”彗星计划“深度撞击”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按照计划,“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于今天“发炮”,释放的撞击器会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凌晨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

  精确时间7月2日下午

  探测器进行最后一次轨道调整。北京时间7月3日下午2时

  “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释放撞击器。撞击器重369公斤,大小如同一台洗衣机。随后,撞击器会以大约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冲向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

  撞击器轰上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会在其表面砸出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坑,并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最后阶段将全部自动完成,不再有人工介入。

  网上实况转播

  只有西半球的某些地区在空气能见度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深度撞击”。不过,天文爱好者们不必担心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以及多家天文台都会在网上及时发布撞击的图像。当天,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计划通过互联网发布一系列最新动态,并通过自己的电视频道实况转播这次太空任务。网民们可以登录www.space.com网站一饱眼福。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的国立基特峰天文台和设在夏威夷冒纳凯阿山巅的W·M·凯克天文台也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发布它们观测到的图像。

  数字回放

  “炮轰”彗星计划历时近6年

  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启动,耗资3.3亿美元。时隔5年之后,“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于今年1月12日成功发射。在7月4日撞击彗星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

  炮轰目标

  “中年”坦普尔1号彗星有代表性

  这次撞击选择的坦普尔1号彗星发现于1867年。之所以选它主要是因为人类对其已有100多年的了解,而且这颗彗星正处于中年时期,有代表性。此外,坦普尔1号彗星可以飞到离地球比较近的地方,撞击后适宜观测。目前,坦普尔1号彗星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人们用肉眼仍无法看到这次撞击产生的“焰火”。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因此通过此次试验,人们有望加深对太阳系起源的认识。尚军

  见明日本报《新闻天下》41版至44版

  网络编辑:张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