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人类今日首轰彗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8:20 南京晨报

  7月4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撞击彗星的一幕即将上演:美国的“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这次撞击将在彗星表面留下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坑。目前,“深度撞击”号的母船已经成功释放携带的撞击器,精彩的好戏即将开演!

  母船成功射“炮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3日透露,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7月3日凌晨2时7分,耗资3.3亿美元的飞船“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的母船成功释放出撞击器。

  2005年1月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航空站,“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搭乘“德尔塔II”型火箭成功进入太空。升空35分钟后,探测舱脱离火箭,进入预定轨道,展开并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开始向自己的目标彗星进发。经过耗时6个月,里程4.31亿公里的太空飞行后,“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离“坦普尔1号”彗星越来越近了。6月23日,“深度撞击”号进行了一次轨道调整,继续向“坦普尔1号”彗星急速飞去。7月2日下午,探测器进行最后一次轨道调整,7月3日,探测器的母船释放出撞击器。

  意图揭示太阳系起源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因此通过此次试验,人们有望加深对太阳系起源的认识。“国家航空航天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了解太阳系是如何形成又如何演变的,并找出在宇宙其他地方是否有生命存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安迪·丹特兹勒说,“彗星是太阳系最古老的天体,它会为许多问题的解答提供线索。”

  撞击器终将被彗星吞噬

  母船释放撞击器24小时之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撞击器将以大约每小时3.6万公里的速度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对撞”。按照计划,“深度撞击”号的撞击器将携带照相机冲向“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拍摄有史以来距离彗星内核最近的图像。虽然撞击器最终会被彗星吞噬掉,但是其携带的电子设备将一直传送图像和数据给探测器,直到最终消亡。

  同时,撞击发生之后,“深度撞击”母船也将在距彗星500公里处拍摄撞击的细节,母船自身也带有高分辨率的相机和红外分光计等精密观测设备。在爆炸的碎片击中自己之前,母船有15分钟时间拍摄爆炸的全过程,记录撞击坑的大小、深度、形状和内部结构,分析从彗核内部喷射物质的成分,并将观测到的宝贵图像和数据传回地球。为了确保撞击的精确性,科学家们已经对“深度撞击”号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和核查,飞行计划还曾两度推迟。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估计,成功进行撞击的可能性非常之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主管奥马尔·贝兹曾经信心十足地表示:“7月4日,我们一定能顺利撞击。”即使“深度撞击”出现某种意外,它也不枉此次的太空之行,因为它会继续飞行,去探测另外6个替代彗星。

  “炮轰”后6小时

  彗星进入我国夜空

  目前,坦普尔1号彗星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人们用肉眼仍无法看到这次撞击产生的“焰火”。只有西半球的某些地区在空气能见度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深度撞击”。不过,天文爱好者们不必担心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当天,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计划通过互联网发布一系列最新动态,并通过自己的电视频道实况转播这次太空任务。网民们可以登录www.space.com网站一饱眼福。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的国立基特峰天文台和设在夏威夷冒纳凯阿山巅的W·M·凯克天文台也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发布它们观测到的图像。

  “炮轰”彗星时间虽然是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但“炮轰”后6个半小时彗星将开始进入我国夜空。7月份国内大部分地区天完全黑将近在20:0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天文爱好者只能在撞击发生之后大约6个小时才能看到撞击所造成的结果—“炮轰”后喷射出的大量“暴风雪”和尘埃气体云团。科学家预测,撞击后将发生两种情况:一是彗星闪亮几分钟;二是彗星将持续亮两天。

  “万名中国人”同撞彗星

  刻有名字光盘永远留在太空

  值得注意的是,撞击舱内还携带刻满全球56万天文爱好者名字及其自身讯息、大约像微型CD般的光盘,其中有上万名中国天文爱好者的名字。当撞击舱冲向彗星的时候,舱内这片刻满全球天文爱好者的名字的光盘,也将同时随之穿入彗星内部,永远留存在彗星上。

  “深度撞击”计划对一般大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专属于科学家的太空任务,每一位对太空充满好奇的人都可以参与,尽管不是直接加入科学研究。只要登录“深度撞击”网站写下自己的姓名,不过必须是英文的,否则系统将无法正确辨识,然后NASA网站将会自动显示一张给参与者的专有“纪念证书”。在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期间,全球共有56万名天文爱好者登录网站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包括上万名中国人。美国太空总署希望通过这种象征性地将名字送至彗星的方式,以激起大众对宇宙和科学的注意、兴趣与参与感,也是这项活动的目的之一。

  理想“撞击”

  彗星被炸出“足球场”

  太空开演奢华“焰火”

  不过,科学家们的推测认为,“深度撞击”号撞彗星最可能出现的理想后果是,撞击器高速撞入彗核,引发剧烈爆炸,威力相当于4.5吨TNT烈性炸药,这可能在坦普尔1号彗星表面炸出深30米、大小如足球场般的巨坑。在高温的作用下,彗核物质会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蒸发或升华,届时,随着冰雪和尘埃等四溅,其景象犹如在太空中放出一个“焰火”。科学家已经明确表示,在美洲大陆的西岸,如果空气能见度足够好的话,人们完全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见证这不同寻常的一幕。

  风险犹存

  如“往飞速运动的针上穿线”

  能否命中目标仍存悬念

  为了确保撞击的精确性,科学家们已经对“深度撞击”号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和核查,飞行计划还曾两度推迟。

  这次史无前例的撞击能否顺利进行,尚面临着一些考验。充当“炮弹”的撞击器将在计算机操作下完全自主飞行,它必须能准确地击中目标。“深度撞击”项目经理里克·格兰米尔比喻说,这好比“往飞速运动的针上穿线”。坦普尔1号彗星以每秒30公里的高速运动,而在它轨道前方的“深度撞击”探测器飞行速度约为每秒20公里左右,飞行器弹射出撞击器“炮弹”后就得立刻调整姿势“躲开”,以免被彗星撞上或被撞击时飞溅的碎屑打上,影响向地面传输宝贵的科学数据。按计划,撞击器将在“出膛”24小时后,以每秒10公里左右的相对速度轰击坦普尔1号的彗核,造成彗核表面留下大深坑。

  碰撞后果

  如同“蚊子撞飞机”

  撞击对地球没啥不利影响

  也许人们会担心,一个探测器去撞击彗星,会不会对地球造成不利影响?撞击的碎片万一飞到地球上,可怎么办?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对此进行了严密的考察和计算。“坦普尔1号”是一颗运行轨迹不可能威胁到地球的彗星,这次的“深度撞击”也并不是要摧毁它,而是为了深入探索彗星的真实构成。虽然科学家预测撞击之后,可能在彗核表面撞出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环形坑。但是对于自身很大的“坦普尔1号”彗星来说,即使撞出足球场那么大的坑,也不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经过估算,撞击会使彗星的速度每秒钟增加万分之一毫米,但这也只是使它原来5年半的轨道运行周期减少1秒而已。而且,撞击发生时,“坦普尔1号”彗星远在地球1.32亿公里以外,它的碎片也不可能撞上地球。对于撞击产生的影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唐·约曼斯形象地比喻说:“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一撞击就好比让一只蚊子冲进一架波音767客机,完全不会影响到彗星本身的运行轨道。”

  新闻资料

  “深度撞击”号真面目

  母船(以撞击器为主体)

  外观:大小相当于一辆小轿车。重量:约380公斤。功能:1、传输数据。2、观测记录撞击过程。3、收集分析彗核样本。撞击器外观:与茶几大小相等。主要由49%的铜和24%的铝制成。重量:约370公斤。功能:1、提供照片。2、撞击彗核,产生动能相当于4.5吨TNT炸药爆炸时的能量。

  彗星“坦普尔一号”

  此次撞击的对象———“坦普尔1号”彗星是1867年由法国马赛天文学家坦普尔发现的,于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坦普尔1号”长径14公里、短径4.8公里,彗核被直径8万公里的彗发包围,每5年半环绕太阳飞行一圈。科学家们之所以选择“坦普尔1号”,是因为该彗星正处于中年时期,有代表性,适合对所有彗星的研究;坦普尔1号的轨迹位置会经过火星和木星,相对合适作为被普通飞行器撞击的“靶子”;而且这个撞击地点也适合从地球上进行观测。(来源:南京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