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随笔:“深度撞击”深几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8:2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科技随笔:“深度撞击”深几许? 新华社记者潘治 尽管没有谁可以前往太空中的现场,近观“深度撞击”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时在太空中所绽放出的灿烂“焰火”,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守候在电脑、电视等媒体工具前,痴痴等
撞击已经完成,不过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艰辛的工作不过才刚刚开始。科学家首先要关注的,无疑将是坦普尔1号彗星究竟被撞出了多深的洞,由此从彗核中暴露出来多少可能的太阳系原始物质,又能据此分析研究,带领人类穿越多么深远的时空隧道,去探寻宇宙深处的秘密? 按计划,撞击后搜集到的各种相关数据将在约一个月后陆续传回,再经历约几个月的数据分析时间,整个项目要一直到2006年3月才将宣告结束。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要到那时才能有个确切的答案。 对于诸多业余天文爱好者而言,撞击过后,华丽的帷幕落下,他们心中的激动或许也已经平息。然而实则不然,“深度撞击”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同样深远。 其一,科学家的发现将帮助我们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并将对探索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水的来源也有重大意义。天文学家猜想,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大约39亿年前可能都曾受到彗星的密集轰击,而不久后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两者之间可能有联系。如果能由此在回答“人类从哪里来”的问题上有所帮助,此次撞击的意义更将惠及全人类。 其次,“深度撞击”探测器飞行了约4.3亿公里之后,才释放出撞击器,而撞击器也经过了80万公里的自主飞行,并在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后最终精确地击中目标。整个过程的航天器无人控制技术堪称完美,而这对人类未来远足外空,离开蛰居许久的地球家园,前往外空开辟新的乐土,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再者,以如此一种好莱坞大片的方式进行的“深度撞击”,无疑能激发出人类更多的想像,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科学探索。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科学研究总是枯燥无味的,而空间探索则更往往是“虚无缥缈”的。但“深度撞击”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当他们在今后仰望苍穹的时候,心中或许会萌发出更多从事科学探索的激情。而这,或许远比传统教科书式科普教育的效果要来得更好。 可能有人会说,“深度撞击”耗资3.3亿美元,如此巨资是否值得?然而,比较一下吧,一架B-2轰炸机的单价高达21亿美元,当它在地球上留下深坑的同时,留在人类心灵里的伤害,又是多么深重呢? “香消玉殒”在宇宙深处,“深度撞击”留给人类的,绝非仅仅只是一场华美的“焰火”表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