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人类首次成功撞击彗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0:05 新文化报
  深度撞击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1时52分(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耗资3.3亿美元制造的深度撞击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距离地球1.3亿公里的“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太空“亲吻”彗星大片成功上演!

  瞄准:出发前三次调整

  北京时间4日12时20分左右,撞击器进行了第一次发动机点火调整,调整持续了约20秒,撞击器自动导航系统不断修改轨道,以保证它能准确撞到彗核。

  13时17分左右,撞击器成功完成第二次发动机点火调整。

  13时39分是最后一次轨道调整。此时,撞击器上的摄像机不断地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高清晰度的照片。这些照片清楚地显示,神秘的彗星上遍布冰隙、冰脊和冰川模样的地貌。在撞击发生前两分钟,撞击器的身影一度神秘消失,这让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心都悬到了嗓子眼上。

  撞前:被撞彗星挺不安

  也许是“感应”到了将要遭遇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脾气”3日开始变得“暴躁”。它向空中喷射出更多的冰和尘埃,围绕在彗核周围的气体和尘埃云也在膨胀。这是过去3个星期里,“坦普尔1”号彗星第四次“发怒”。

  撞击:过程持续了3.7秒

  13时52分左右,深度撞击撞击器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整个过程持续了3.7秒。13时57分,第一张撞击的照片传到了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并且展示在大屏幕上。

  壮观:击起一团蘑菇云

  事先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焰火”,事实比预测的要壮观:撞击后,整个抛射物非常高、非常大,让人想起了蘑菇云!当这幕情景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喷气实验室科学家们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太强了!我们让它撞中了我们想撞的位置上。”

  “撞星”四大悬念

  撞击器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进行了首次“亲密接触”,这只是人类探索彗星的第一步,由此引来的诸多悬念还有待破解。

  悬念一:撞击能否破解宇宙之谜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目前从画面上仅能够看到彗星的表面上充满了坚硬的岩石,并由于撞击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圆坑,而这些画面和讯号是否有更大的价值,还需要科研人员进行数月的研究。

  悬念二:下一颗撞击彗星哪里找

  在宇宙中是否还存在同“坦普尔1”号类似的彗星呢?科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目前已被科学家“盯上”的不足16颗,其中多数还不能确定出现的时间。

  悬念三:撞击力度能抵达彗核吗

  目前为止,由于精确的数据、图片分析尚未作出,科学家们尚不清楚相撞后产生的大坑具体有多大。

  悬念四:能否掀起新一轮太空热

  随着人造天象的巨大成功,相信必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的太空热。实际上,俄罗斯宇航局酝酿了40多年的“登陆火星计划”已经开始甄选宇航员。

  回眸“撞星”

  深度撞击

  计划1999年11月1日正式启动,共投资3.3亿美元。时隔5年之后,深度撞击探测器于今年1月12日成功发射,后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1时52分释放撞击器。在撞击彗星前,该探测器已经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
人类首次成功撞击彗星(组图)
人类首次成功撞击彗星(组图)
人类首次成功撞击彗星(组图)
人类首次成功撞击彗星(组图)
撞击过程

  探测器将撞下一个彗星

  探测器

  在实施撞击时,“坦普尔1”号彗星距地球1.3亿公里,深度撞击探测器则与它保持一个大约650公里的安全距离,观察和拍摄这一史无前例的撞击景象。在完成撞击后,深度撞击的撞击器失去作用,但深度撞击探测器还是一个完整的宇宙飞行器,科学家还在考虑要它来完成撞击另一个名叫波星的彗星。

  相对来说,人们知道波星彗星的历史还很短,因为它只是在30年前即1975年的1月4日才被菲律宾人利奥·波星发现,并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11年。

  如果真的决定要深度撞击探测器“舍身成仁”,去撞击波星彗星,深度撞击探测器就要在7月24日前改变飞行方向再上征程,并将在2009年1月与波星彗星相撞,为彗星研究贡献出它最后的生命。科学家预计深度撞击探测器发动机的剩余燃料足够为此所必需的3年半的飞行。

  JPL 深度撞击指挥中心

  相拥庆祝

  “勇气”号火星漫游、“卡西尼”号土星探秘、深度撞击探测器“炮轰”彗星…… 每一次太空探索热都会使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成为世界的焦点。

  JPL位于洛杉矶东部的一个山凹里,其前身是加州理工学院喷气动力研究所,由航空大师卡门于20世纪40年代牵头成立,最初的许多研究工作与火箭、导弹有关,但现在完全从事太空科学研究。美国所有的太空无人探测研究基本都在JPL完成,目前JPL共进行着45个项目的研发。各种无人探测器升空后的控制工作大都由JPL负责。

  目前美国南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紧密观测。据了解,控制室内的科学家穿红色和蓝色的两种衣服。穿红色衣服的科学家负责跟踪撞击器,而穿蓝色衣服的科学家则负责跟踪运载撞击器的飞行器。
人类首次成功撞击彗星(组图)
  3.3亿砸个坑 值!

  深度撞击

  深深地震撼了全人类的心灵,那一刹那的辉煌也将深深地铭刻在许多人的脑海里。撞击已经完成,但对科学家们来说,艰辛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科学家首先要关注的,无疑是“坦普尔1”号彗星被撞击后彗核暴露出多少可能是太阳系原始物质的东西,又能否据此分析研究,带领人类穿越渺远的时空隧道,去探寻宇宙深处的秘密。

  可能有人会说,花3亿美元在彗星上砸个坑,值吗?答案是明显的:值。比较一下吧,一架B-2轰炸机的单价高达21亿美元,当它在地球上留下深深弹坑的同时,留在人类心灵上的伤害,又是多么深重呢?而深度撞击不仅对我们探索生命起源有重大意义,它还将激发出人类更多的想像,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科学探索,许多人今后仰望苍穹的时候,心中或许会萌发出更多从事科学探索的激情。而这,或许远比传统教科书式科普教育的效果要来得更好。

  参与

  12名中国科学家助力撞击

  据悉,在此次撞击中,大约有12名中国工程师正在不同的岗位努力工作着。来自安徽合肥的工程师李荐扬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汇合光度学分析。而来自广东开平的吴国兴工程师负责地面电脑控制。

  吴先生讲,据他了解,大约有12位不同知识层次、负责不同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参加了此项工程。在吴先生所在的多功能部就有两位来自中国的女工程师与他共同从事地面电脑控制工作。

  前瞻

  中国离深度撞击还有多远

  随着撞击器与彗星成功撞击的同时,也许有人不禁会问,我国什么时候也可以制造一次这样的人造天象呢?日前,“神舟五号”总指挥黄春平表示,这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主要视中国国情而定。如果财力允许,只要中国科学家解决好了轨道线路设计和撞击后的数据反馈等难题,中国也能人造“天象”。按照设想,中国在2010年就可以在太空建自己的空间站。

  聚焦

  北京上海看到彗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光学天文联合开放实验室佘山基地,4日晚成功观测并采集到撞击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图像。上海天文台佘山基地从6月23日开始利用目前国内第二大、直径1.56米的天文望远镜对“坦普尔1”号彗星进行追踪观测。佘山基地主任陶隽告诉记者:“通过撞击前后拍摄到的图像对比和彗星形状的变化,我们成功定位了撞击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从今晚拍摄到的图像可以看出,彗星的位置跟此前预报的变化不大,亮度比3日观测的增加了1.7等(相当于亮度增加了5倍)。

  北京市天文馆专家与十多名天文爱好者4日晚上在怀柔山区观测并拍摄到了被撞击的“坦普尔1”号彗星。21时36分,北京市天文馆专家寇文在怀柔区椴树岭山区观测并拍摄到了大约7个小时前被撞击的“坦普尔1”号彗星。就在拍摄过程中,云层逐渐增厚并最终遮掩住了彗星和一旁的室女星。据寇文介绍,除了怀柔观测点外,北京众多爱好者4日晚还在西直门桥、顺义以及延庆八达岭等地观测“坦普尔1”号彗被撞击后的情况。

  资料人类“亲彗”之旅

  1978年,美国发射了一艘空间探测器,直到1985年9月探测器才穿过了一颗彗星的彗尾。

  1984年至1986年期间,全世界先后发射5个“哈雷”彗星探测器,包括原苏联“维加”1号和2号、欧空局“乔托”号、日本“先驱”号和“彗星”号。

  2004年3月2日,欧洲空间局发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它将于2014年到达67P/C-G彗星附近,对其做近距离考察;同年11月,其释放菲莱登陆舱,登陆舱将用钻头深入彗核内部。

  1999年2月8日,美国发射“星尘”号探测器,2004年1月2日与怀尔德2号彗星交会,从其彗发中穿过;它将于2006年1月带样本返回地面。

  2002年7月3日,美国发射“彗核旅行”探测器,其升空不久后失去联系。

  撞击是抵挡外星入侵的演习

  很多人都看过《彗星撞地球》等美国大片,这时候彗星充当了人类毁灭者的形象,人类要去拯救地球,这时候人类经常会想到用导弹去打击彗星。可不可以把这次撞击当成是一次演习呢?专家表示,这是一次最初步的演习,看我们的探测器能否在10千米/秒的速度下,对直径不到6公里的彗星的造成改变,这个改变当然非常小,这是第一步尝试,结果怎样,还要看实际的效果。要作为一个实用技术来改变小行星、彗星的轨道,这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是相信一定会实现的。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等(新闻编辑:曲兆佳)(来源:新文化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