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深度撞击”成功“亲吻”彗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2:19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洛杉矶记者陈勇、驻华盛顿记者曲俊雅报道:太平洋时间3日22时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深夜时分,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发言人艾伦·比夫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在
22时58分收到飞行器传回的第一幅图像,表明这次撞击在22时52分准时发生。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在喷气推进实验室里,项目科学家和工程师发出的一阵阵欢呼声,透过电话听筒传到记者耳中。

  比夫说,这第一张照片是由“深度撞击”的飞行器在距彗核约8000公里之外,用其搭载的中分辨率观测设备拍下的,“现在,项目科学家还不能从这些照片中获得什么有意义的信息,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深度撞击’项目已经获得成功。”

  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他们希望借助“深度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但坦普尔1号彗星在太空中运动速度高达每秒30公里,“深度撞击”自己的运动速度也达到每秒20公里,还要释放出一个撞击器“打”中彗核,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撞击的成功,表明项目中的无人控制航天器技术完全达到了预想目标,”比夫说。撞击器在导航控制系统的操纵下,经过80万公里的自主飞行,其间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最终精确地对准目标,这被“深度撞击”项目负责人里克·格兰米尔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

  这次撞击带来的信息,可能涉及太阳系的诞生、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及地球生命的兴起,足够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分析。“30天后‘深度撞击’项目就将结束了,但其数据分析工作会持续好多年,”比夫告诉记者。

  “深度撞击”深几许?新华社记者潘治

  尽管没有谁可以前往太空中的现场,近观“深度撞击”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时在太空中所绽放出的灿烂“焰火”,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守候在电脑、电视等媒体工具前,痴痴等候撞击的那一刻,期待与科学家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深度撞击”,深深地震撼了许多人的心,也将深深地印在许多人的脑海里。

  撞击已经完成,不过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艰辛的工作不过才刚刚开始。科学家首先要关注的,无疑将是坦普尔1号彗星究竟被撞出了多深的洞,由此从彗核中暴露出来多少可能的太阳系原始物质,又能据此分析研究,带领人类穿越多么深远的时空隧道,去探寻宇宙深处的秘密?

  按计划,撞击后搜集到的各种相关数据将在约一个月后陆续传回,再经历约几个月的数据分析时间,整个项目要一直到2006年3月才将宣告结束。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要到那时才能有个确切的答案。

  对于诸多业余天文爱好者而言,撞击过后,华丽的帷幕落下,他们心中的激动或许也已经平息。然而实则不然,“深度撞击”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同样深远。

  其一,科学家的发现将帮助我们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并将对探索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水的来源也有重大意义。天文学家猜想,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大约39亿年前可能都曾受到彗星的密集轰击,而不久后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两者之间可能有联系。如果能由此在回答“人类从哪里来”的问题上有所帮助,此次撞击的意义更将惠及全人类。

  其次,“深度撞击”探测器飞行了约4.3亿公里之后,才释放出撞击器,而撞击器也经过了80万公里的自主飞行,并在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后最终精确地击中目标。整个过程的航天器无人控制技术堪称完美,而这对人类未来远足外空,离开蛰居许久的地球家园,前往外空开辟新的乐土,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再者,以如此一种好莱坞大片的方式进行的“深度撞击”,无疑能激发出人类更多的想像,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科学探索。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科学研究总是枯燥无味的,而空间探索则更往往是“虚无缥缈”的。但“深度撞击”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当他们在今后仰望苍穹的时候,心中或许会萌发出更多从事科学探索的激情。而这,或许远比传统教科书式科普教育的效果要来得更好。

  可能有人会说,“深度撞击”耗资3.3亿美元,如此巨资是否值得?然而,比较一下吧,一架B-2轰炸机的单价高达21亿美元,当它在地球上留下深坑的同时,留在人类心灵里的伤害,又是多么深重呢?“香消玉殒”在宇宙深处,“深度撞击”留给人类的,绝非仅仅只是一场华美的“焰火”表演。(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宋建洲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