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仍有3项安全指标未达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1:02 东方早报 | |||||||||
早报专稿 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末、并在1984年完成首飞的“发现”号至今已经服役超过20年,数十次的升空发射使“发现”号已进入垂垂暮年,其设计和技术都显出掩饰不住的老旧。 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宇航局投入了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发现”号及
大量新技术用于飞行 难怪有人会认为“发现”号的太空之旅是一次“试验性”飞行。前宇航员温斯顿·斯科特说,“在我的经验里,从没有过哪次飞行像这次一样充满了新技术和无数的改动。” 为避免重蹈“哥伦比亚”号的惨痛教训,美国宇航局采取了许多措施以降低航天飞机在太空或地面时的危险。这些措施包括: 提高泡沫使用技术,降低绝缘体泡沫从外挂油箱剥落并撞上飞机的风险; 增加设计了加热器,以避免冰块在外挂油箱上凝结,并在多处代替了绝缘泡沫,包括“哥伦比亚”号绝缘泡沫脱落的位置; 在飞机主翼安装66个传感器,传感器将随时记录碎片撞击飞机的数据,并在危险发生时向宇航员发出警报; 对主翼进行加固,增加其抗击高热气体的能力; 在外挂油箱安装一个高精度照相机,监控外挂油箱情况,并向宇航员和地面发送照片; 用于运送宇航员的机械臂加长15米,使宇航员更易于到达机翼及机身前部检测损毁。 据未得到证实的消息称,工程师还设计了一个风险极高的备用计划,将允许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修补飞机上的小漏洞。 安全“仍未达标” 由于经历了“哥伦比亚”号的悲剧,美国宇航局对这次飞行格外谨慎小心。但是在经过上百次的修补、完善和检测之后,仍然没有人敢百分之百保证航天飞机上7名宇航员的安全。就在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6月30日宣布发射日期前不久,发射准备工作审议小组得出结论说,对于“哥伦比亚”号失事事件调查委员会先前作出的15项安全建议,美国宇航局仍有3项未达标。 审议小组认为,尽管作出了改进,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泡沫绝缘材料或凝结的冰块在航天飞机起飞时从外挂燃料箱脱落和撞击飞机的可能性,也没有采取充分措施加固航天飞机外壳以避免和减轻脱落碎片对飞机的损害,并且不具有在太空对飞机进行紧急维修的可靠技术。这些都是酿成当年“哥伦比亚”号失事惨剧的主因。 有批评指出,宇航局官员们忽略了一些能从根本上保障宇航员安全的建议,如弹射逃生系统。美国宇航局退休工程师堂·纳尔逊指出,在目前情况下,宇航员一旦被困在出故障的航天飞机内,基本无路可逃,而“如果有完善的弹射逃生系统,失事的‘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上的宇航员完全有机会逃生”。田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