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看清“威胁论”真面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9:17 解放日报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渲染下,“中国经济威胁论”呈扩展之势,成为破坏中国形象、损害中国与友好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中国威胁论”也曾喧嚣一时。但那时西方用来欺骗国际舆论的,主要是中国“崩溃”和对外扩张。广大发展中国家不相信,因为它们清楚中国不会崩溃,也不会扩张;西方国家的民众也不太理会,觉得这是政客的把戏,
再说中国真是崩溃或扩张,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可见,那时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是在政治影响上。

  目前的“中国经济威胁论”则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言论称“中国制造”的商品铺天盖地般涌向全球市场,将夺走其他国家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言下之意,中国人要夺走他们的饭碗。还有观点指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费国,这导致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并耸人听闻地说,现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就是因为中国进口激增造成的。更有人妄称,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向世界各地,就地开厂办店,运用国家的资金、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与当地企业和居民进行不公平竞争,世界将因此不得安宁。

  这些奇谈怪论的确有煽动性,而当前的形势和世界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又正好“验证”了他们的说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出口以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纺织品增长更快,一些国家没有竞争力的纺织企业倒闭。中国原油消费和加工能力大增,进口量持续增加,制造业的扩大则带来原材料进口的增加,恰恰这个时候国际原油和主要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中国企业开始稳步走向世界,在当地建厂、合资、并购等对外合作也在增加。

  然而,西方政客们却对事情的另一面视而不见。中国在出口大增的同时,进口也在大幅增长。事实上,中国去年总的贸易顺差不到320亿美元,与115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相比并不算多,而且增幅不大。中国每年进口额在5000亿美元左右,同样给世界各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纺织业是中国的优势行业,中国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得到的好处要多一些,可在中国的劣势行业,中国也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在能源方面,中国既是第二大消费国,也是第二大生产国,进口石油占中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仍然很低。而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不多。许多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转到中国,中国进口的许多原材料被加工成工业品出口到国外,最终并未被中国消费。至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则更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看一看在中国有多少外国企业,这一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说到底,西方一些政客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中国经济威胁论”源于他们对中国的嫉妒,旨在煽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满,以达到防范和遏制中国的目的。

  于非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