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主笔谈今年报告难产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8:27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美国五角大楼200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三度难产,引起外界诸多猜测。为此,6月30日至7月6日,本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和越洋电话,分别对2003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的主笔和美国国防部新闻联络官员进行了独家采访,以期探究今年《中国军力报告》反复“卡壳”的内幕。

  美国五角大楼2003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的主笔史国力,目前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
的资深研究员。

  史国力说,200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与上年度不同,是由美国国防部直接撰写的;而2003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则委托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执笔。

  他介绍,为撰写2003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44名专家组成了一个“中国军力项目小组”,他本人担任小组负责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问题专家,而且大部分专门从事中国国防政策和解放军问题研究”。

  史国力认为,五角大楼与国务院对华军事观点不同,是导致今年《中国军力报告》一再推迟出台的原因之一。

  国防部把事情“往最坏里想”

  2004年度的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为何三度难产?

  国际媒体和分析家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专门报道华盛顿政治内幕的《尼尔森报告》认为,《中国军力报告》第五章和第六章,不仅揣测了台海发生冲突的各种可能,还把台湾军力描写得不堪一击,明确建议台湾应继续添购哪些防御武器等。这种写法会使台对美军购案更难通过。第二种观点认为,报告建议美国添购相应的武器系统,以反制中国大陆。但这又会引发美国军火公司和其他利益团体的争端。第三种观点则表示,此时若公布报告内容,可能会影响中方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所做的努力……

  热情的史国力很谨慎。他以“《中国军力报告》还没有公布,自己不便作过多的评论”为借口,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疑问。

  史国力在7月6日的电话采访和电子邮件回复中告诉记者,200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是由美国国防部撰写的;2003年《中国军力报告》撰写者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这两份报告在措词上有差别,是因为两个撰写者“所处位置不同,职责不同,所依据的原始资料不同”。他说,国防部需要考虑“最坏的假设”;而外交关系委员会则更多地从“政治的角度”进行分析。

  就在美国军方热炒“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赖斯10日在北京公开表示:“毫无疑问,我们对中国军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表示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是美国的威胁。”史国力认为,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在朝鲜重返六方会谈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因此不得不对《中国军力报告》进行“平衡”。

  报告内容和观点由谁决定

  200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出自谁人之手?

  史国力在电子邮件中解释说,写2003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时,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44名专家组成了一个“中国军力项目小组”,成员则有美国前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太平洋美军前总司令约瑟夫·普理赫等。

  他说:“我们这里有很多人是前美国驻华大使,有两位是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还有一位是中央情报局的处长。”

  这些专家对中国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背景不同自然对报告的影响不同。比如“中国军力项目小组”成员普理赫,1996年出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刚刚5周,台海地区便发生危机。当时,他下令向台海附近水域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但同时也奉命通过相关渠道,警告台湾当局不要轻举妄动。1999年从军队退役后,普理赫受命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此时正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中美关系处于谷底。但美国国务院在普理赫上任当天,就通过一名懂中文的发言人宣布,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决定舍弃先前使用的中文姓名“普吕厄”,改名为“普理赫”——“是普通的‘普’,道理的‘理’,两个赤的‘赫’。”普理赫主张与中国“接触”。他的这一观念在上一份《中国军力报告》中有所体现。

  但是,史国力并没有透露以前那个“中国军力项目小组”的专家,是否介入了今年的撰写工作。1

  今年的主笔是白邦瑞吗?

  此前有报道称,今年《中国军力报告》由国防部情报局“净评估办公室”负责完成,主笔名叫白邦瑞。白邦瑞年届60,精通汉语,是美国防部长办公室政策研究室的顾问。

  此人是拉姆斯菲尔德的亲信,每次国防部开会讨论中国问题时,他总会出现在拉姆斯菲尔德身边。另有报道称,2002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问美国时,拉姆斯菲尔德曾钦点白邦瑞做口语翻译。也有消息说,白邦瑞熟悉汉学,曾数度来华参加《孙子兵法》研讨会。他是美国最早断言“中国是美国最大战略对手”的人之一。他以中国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例称,如果不遏制中国,30年后,美国也会像吴王一样灭亡。

  那么,白邦瑞所起作用到底有多大?他的观点能否左右《中国军力报告》的内容呢?

  7月6日,记者电话采访史国力时提出了这一问题。史国力说,他同白邦瑞认识,但不是很熟。他说,《中国军力报告》是由很多人共同撰写的,只不过白邦瑞的作用要大一些,“他也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

  当天,记者又将电话打到美国五角大楼新闻联络办公室,向接电话的男士询问主笔白邦瑞和其他撰写人的联络方式。这位新闻官说:“我不知道这个人(指白邦瑞)是谁,我们有许多专家在起草《中国军力报告》,但我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位新闻联络官提供了一些专家的联系方式,记者详细辨认后发现,其中确实找不到白邦瑞。

  写《中国军力报告》的原则

  2003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洋洋洒洒94页,专家们到底是根据什么来撰写的呢?

  史国力在电子邮件中回答这一问题时说:“我不能肯定地说报告基于纯粹的事实。我们所做的是,努力分清哪些在我们眼里是事实,哪些仅是观点。由于所掌握的都是公共来源的信息(我们没有权限接触美国政府搜集的相关情报),因此,我们尽量避免在报告中陈述具体数字或明确的结论。考虑到报告撰写组的专业能力,我们相信,报告中对总趋势的分析是正确的。”

  在采访中,这位前《中国军力报告》的主笔一再表现出他的谨慎和对这个问题的关心。在7月6日记者再次通过电话进行采访时,他再次重复了这段话。

  此外,对于国防部版和对外关系委员会版《中国军力报告》的异同,史国力说,两者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美国对台海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不同之处可能是在措词上有差别。

  2

  专家分析

  2004年度美国《中国军力报告》的推迟出台,似乎引起了不同于以往的关注。其中是否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原因?国内媒体对这一问题的诸多解读是否符合实情?最终将出台的报告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秦轩采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

  金灿荣:“大陆两天拿下台湾”的结论有争议

  美国《中国军力报告》的公布时间一再推迟,原因可能在于一些争议。

  第一个争议,可能就像美国兰德公司和《华盛顿时报》所说,五角大楼夸大了中国的军力,掀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而白宫、国会等不完全同意前者的评估,认为美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还需要中国的合作。

  第二,可能是报告对中国的定位引起了争议——现有报告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只代表国防部一部分人敌视中国的观点,但这遭到了另一部分人的质疑。

  我个人认为可能还存在另外一个争议。据透露,报告认为“中国大陆两天就能拿下台湾”。这一结论将对美国干预台海问题的政治基础形成挑战。美国提出,在台海问题上美军若对中国构成有效遏制,需要2个航母战斗群和两个星期的反应时间;而要维持比较大的优势,则需要6个航目战斗群和至少3个月到半年的准备期。这份报告“大陆两天拿下台湾”的结论,反过来给未来的美国决策层造成困难——如果中国大陆真有这种能力,那么美国军队还未介入战事,战争就结束了。如此严重的问题,美国自然要认真研究。

  对中国来说,五角大楼抛出“中国军事威胁论”反倒是一个机会,可以借机把自己的合理安全关注讲出来。但同时,中国应澄清被夸大了的问题,还要应对美国的冷战心态,此外还要注意“美国中心论”。

  朱锋:报告推迟,看不出有什么玄机

  从2001年开始,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一般都推迟2-3个月公布。因此,今年这份报告推迟公布的情况,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国内一些媒体对此作出颇多解读,是因为不了解美国此类问题的操作程序。

  按照程序,如果报告内容有争议,需要重新评估,五角大楼须将报告转到美国相关部门,进行跨部门的讨论。若五角大楼的对华政策与国会的政策有差异,报告应送交美国中央情报局、商务部和国务院等部门共同进行研讨。而事实上,目前仍旧是五角大楼自己在那里斟酌掂量。从这一点讲,此次报告推迟公布,看不出有什么玄机或内幕。

  报告推迟公布的原因是什么?据我了解,一是对于报告所涉及的中国军力发展意图、军力发展基本原则、军力结构等内容,目前五角大楼内部仍有争议。另一方面,这些内容是根据情报来确定的,而五角大楼在情报确认和取证方面还存在缺陷。

  二是如何给一些问题定性,五角大楼内部也有分歧。如果这份报告一味延续“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主题,不仅了无新意,也难以说服国会。所以,报告是否需要补充一些新的内容和措辞,现在看来五角大楼也在掂量。但我认为,这主要还是技术处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来源:青年参考

  3(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