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宝塔山下运筹帷幄打赢持久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09:00 南方日报

  延安灯火

  引子

  1936年末,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全民族危亡的时刻,何去何从?

  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于当年12月12日用行动作答:兵谏蒋介石,逼蒋抗日!

  其实,“西安事变”的种子早就在“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共识中埋下:从1935年到1936年夏,从陕北出发的中共代表汪锋、张文彬、王炳南等多次到杨虎城处商谈联合抗日问题;而1936年的4月9日,中共中央派出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举行联合抗日救国会议,双方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外敌当前,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在陕北的红军和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之间,实际上停止了敌对状态。“西安事变”在正义的理由下爆发,又在中共顾全大局的斡旋下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在极其重要的历史关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

  与西安近在咫尺的延安,13年间,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在这里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光辉篇章。中共中央以延安为中心,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全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延安的窑洞之火,在这场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始终光芒四射,照耀抗战胜利的航程。

  踏访

  最动人处是窑洞

  夏日的酷热挡不住人们追思的脚步。

  在西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当年西安事变的指挥中心张学良公馆——今天的西安事变纪念馆,缅怀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由纪念馆收集的200多幅张学良人生各时期的照片资料,向人们诉说着这位传奇老人的百年历程,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世纪沧桑。

  骊山脚下蒋介石“行辕”里,不少游客仔细探看蒋介石住过的房间窗户上的弹孔,端详蒋介石慌乱逃跑的那一扇窄窄的窗户。还有游客登上半山腰的兵谏亭,在蒋介石躲藏的那块巨石旁拍照留念。从“总统蒙难处”到“捉蒋亭”再到“兵谏亭”,景点名字的变化,令人感慨唏嘘。

  抗日中枢延安,游人如织。从王家坪到杨家岭,从凤凰山麓到枣园,参加红色之旅的游客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行。巍巍宝塔山下,一眼眼简陋的窑洞,引来了一阵阵感叹:不简单啊,就是在这样的窑洞中,中共中央领导人运筹帷幄,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导游说,就是在这样的窑洞中,毛泽东完成了他人生著述的70%。延安时期13年,是毛泽东理论著述的最辉煌时期,他在延安的土窑洞里的著作包罗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党建、外交等诸多方面,其中很多是关于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著述。随着人流,我来到位于延安城西北7公里处的枣园,这里曾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走进毛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只见左边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张典型的南方式样的硬板木床,右边的办公室里,仅有一张办公桌,一张靠背椅,一盏普通油灯。办公桌上,还陈放着一根一尺长的生铁条,导游介绍,这是在大生产运动中,边区炼出的第一炉铁的样品,毛主席一直把它当“镇尺”压纸用,有时过于疲劳,手指发困时,便用力握一握这根铁条,让手指舒展一下,再继续写作。

  我顿时想起美国记者斯特朗曾在访问记中的话:“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世界眼光的人。”毛泽东无疑就是斯特朗所说的思想深刻的人,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中,毛泽东就提出了伟大的“论持久战”的理论,阐明中国绝不会灭亡,但抗战胜利也绝不是短期内能够取得的,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光辉的理论,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延安,不仅用正确的抗战理论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同时直接组织了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地敌后抗日武装,打了一场场抗击日寇的漂亮战役和战斗,最著名的如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大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支持了正面战场作战。

  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斗争。蒋介石现在比我们住得阔气,有高楼,有洋房,有电灯,可是全国人民都不听他的。我们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看不起窑洞,全国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土窑洞里能产生鼓舞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理论,也许这就是延安的魅力。

  某位作家说过一句话“延安本来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来到延安,我才知道斯言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窑洞大学”培育了一代治军治国的英才;土窑洞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煤油灯照亮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航程。

  延安,催生并集中地承载着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不畏强暴勇于拼搏、舍身救国甘于奉献、自强不息不懈斗争的抗战精神。

  对话

  延安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霍静廉:

  延安精神集纳抗战精神

  在延安,记者采访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霍静廉。霍静廉指出,在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八年中,延安作出过卓著的贡献和莫大的牺牲。现在延安发展不快,全国人民应各尽所能帮助延安发展经济,使延安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记者:大家都知道,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请你评价一下延安的历史作用?

  霍静廉:我认为有两点贡献,一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二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和发祥地。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时,已值深秋,人们早晚已离不开棉衣,而中央红军指战员还身穿单衣、脚穿草鞋,苏区政府和游击队积极组织群众支援和慰问中央红军。所以毛泽东说:“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正是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中央红军得到休养生息,不断壮大,并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央红军才能产生无尽的战斗力,最终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路线和干部均出自延安

  记者:我们都知道,抗战时延安没有被日寇占领过。如何理解延安作为抗日中枢的地位和作用?

  霍静廉: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了八年的抗战。1937年,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个纲领全面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是中共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行为准则。其后,许多的爱国志士在中共的感召下来到延安,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中国共产党还在延安开办了许多学校,培养了一批抗战干部,派到全国各地指导抗日斗争。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认为,抗日的理论路线和干部培养均来自延安。

  抗战精神包括在延安精神之中

  记者:很多人在提延安精神,你觉得目前延安精神得到传承了吗?

  霍静廉:当然得到传承,没有延安精神,中国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我认为,延安精神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还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友爱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抗战精神也包括在延安精神之中。改革开放同样离不开这些精神。去年,党中央重新在全国范围内提倡延安精神,我觉得很有必要,很正确。

  讲述

  老红军、老八路刘德元:

  我们自力更生赶跑日本鬼子

  在西安的小南门干休所,我们见到了刘德元,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刘德元今年已经90岁了,原是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曾参加过长征和八年抗战。他说,没有自力更生,没有生产自救,我们战胜不了万恶的日本鬼子。

  “抗战初期延安的供给很困难。毛主席1939年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这个时候,我作为359旅718团政治处保卫股长,来到南泥湾垦荒。当时生产缺工具,少种子,生活上缺衣少食,困难重重。晚上我们睡在树枝架起的草棚里,没有油点灯,开会也是摸黑,吃饭没有菜,粮食不够吃,只好挖些野菜吃,冬天棉衣破烂不堪,补了又补,夏天只有一身单衣,不少同志只有一条裤子,洗裤子的时候,蹲在河里,等晒干了才爬上岸穿上它。

  经过几年的建设,南泥湾完全变了样,牛羊满圈,鸡鸭成群,一块块金黄色的稻田,一片片玉米、谷子、大豆等待着人们收割。我印象最深的是1943年的10月3日上午,那个时候我见到了前来南泥湾视察的毛主席。毛主席给我们上了一堂自力更生的教育课,他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战士们都说,吃着自己种出来的饭,打起仗来也特别勇敢,迟早赶跑日本鬼子。”

  油灯下写就胜利指南

  1938年,中国抗战史上至为关键的一年。到这年5月徐州失守时,抗日战争已进行了整整10个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已相继沦陷,战争的过程究竟会怎么样?中国能不能取得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对这些问题,许多人还没有找到答案,迷茫和焦虑在这个国家蔓延。

  就在此时,陕北高原的气候乍暖还寒,延安凤凰山麓的窑洞里仍阴凉异常。45岁的毛泽东挥动着毛笔,在粗糙的土草纸上,写作《论持久战》。

  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书的初稿终于写成了。7月25日,汉口新华日报馆印出单行本的时候,《论持久战》已经在国共两党、各个战区声名远播。国民政府中素有“小诸葛”之称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对《论持久战》敬佩有加,并将其精神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再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战的指导思想。随后,《论持久战》的英译本也面向海外发行。

  欣华

  链接

  延安西安抗战旅游升温

  参观革命旧址、品尝红军饭、感受黄土风情……地处内陆的陕西红色旅游日趋火爆。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目前,革命圣地延安今年已接待海内外游客14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人民币。

  陕西是文物大省,该省分布着58处红色旅游资源地,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仅延安市的革命旧址就有350多个,是中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保护群,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南泥湾等革命旧址更是闻名遐迩。同时,作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地,西安也保留着一大批革命旧址。

  据了解,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红色旅游成为许多旅行社的主题。记者在采访西安一些旅行社时获悉,从今年3月份开始,西安旅行社大都开设了红色线路,不仅省内延安等线路受宠,省外的红色线路也开始升温,全国12条红色旅游专线中,西安已开通了11条。

  钟欣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本报特派记者 戎明昌

  图: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奋笔撰写《论持久战》。

  “西安事变”发生当晚,蒋介石曾逃到骊山半山腰一个石洞里,尽管山壁很陡,但丝毫不减今天的游客一探历史踪迹的热情。 严亮 摄

  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此召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烽火岁月里的庄严会场,今天成为人们到延安缅怀先辈的必游之处。 严亮 摄

  八路军回民支队以善打伏击战、夜袭战闻名,令日伪军队闻风丧胆。图为回民支队战士在练习刺杀。

  1943年,八路军骑兵队穿越大漠,追击日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