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本印度等国的航母计划(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1:13 信息时报 | |||||||||
印度买自英国而后改装过的“维兰特”号 日本“大隅”号平时可以作“两栖运输登陆舰”,“必要时候”只要加上机库就成了轻型航母 以往人们提起航空母舰第一反应就是美国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的专利品,然而随着一些亚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他们都有意识地用不同手段,以各有特色的形式壮大自己的海军力量。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亚洲曾出现过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起飞的“经济四小龙”;如今,四个亚洲国家在发展航母方面再先行一步:想重温亚洲“航母一哥”旧梦的日本,一直
日本 “挂羊头卖狗肉”变招造航母 日本的“航母梦”,由来已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用6艘航空母舰和360余架舰载机担当主攻力量,一举炸沉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太平洋舰队40余艘舰船,使其9艘主力战列舰在两小时内几乎全部葬身海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力量仅次于美国,两国各有航母10艘。战争结束时,日本帝国海军的所有航母已损失殆尽。 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日本百废待兴,加之处于美国的严密监督和管制之下,无心也无力发展军事力量。然而,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其政治、军事野心迅速膨胀。但是由于其他亚洲国家对日本军国主义心存余悸,警惕性较高,日本稍有动作即口诛笔伐,声讨谴责,迫使日本只能偷偷酝酿制造航空母舰,并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积累经验。由此可见,日本的“航母梦”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招数一:“大隅”号稍加改装即可摇身变航母 据报道,日本汲取自己二战时的经验及英阿马岛战争的经验,在建造大型民用船只包括邮船、客轮及货船时,对关键部件和线路都要进行特殊设计和布置,便于在战时进行迅速改装。其中的一些大型船只稍加改动就可以被改装成直升机航母。 1998年3月,日本建造的运输舰“大隅”号服役,其排水量达1.3万吨,与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小型航母相当(1.2万吨)。尽管日本一再澄清其只是一艘“两栖运输登陆舰”,但是却不能因此而排除其被用作垂直/短距起降的训练、实验舰的可能。7月16日,日本又利用钢板试验成功并建造了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动机场,有日本空中自卫队战机在其上起降,从实践上验证了“浮岛”的可行性。日本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招数二:明明是轻型航母偏叫“直升机护卫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已在2004年度的防卫预算中,投资约1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3亿元)的经费建造一艘大型“直升机护卫舰”,其实际性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新型“直升机护卫舰”可以让3架直升机同时起降,虽然没有搭载战斗机,但是也算是“航空母舰型舰艇”。此“直升机护卫舰”的基准排水量为1.35万吨,将是日本战斗舰艇中首次超过1万吨的大型舰艇。 日本为新舰取代号为“DDH后继舰”是一种欺骗。因为“DDH”是“搭载有直升机护卫舰”的英文缩写,而新的“直升机护卫舰”不仅可搭载反潜直升机,还可搭载4架超大型运输直升机,承担登陆和两栖攻击等任务。由于情报搜集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大幅度增强,新舰还可作为舰队的旗舰使用,这也是正常意义上的护卫舰无法比拟的。更何况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装备有重量超过1万吨的护卫舰。 西方军事分析家认为,日本建造航母计划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为日本将军事干预能力扩展至整个太平洋地区创造条件。随着日本海上自卫队大型舰艇的增多,海上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将不断扩大,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大批“航母型”战舰的服役,将大大增强日本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可以预见,未来亚太地区一旦出现“有事”局面,日本海上自卫队是绝不会坐待观望的。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巴克尔在分析日本海上军事力量时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已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海军力量,而且日本政府从来没有停止海上自卫队现代化的努力……”这的确值得这一地区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注意。 印度 “蓝天卫士”终结引进航母时代 几十年来,印度把航母视为海上军事实力的首要标志。1957年,印度从英国购买了“维克兰特”号轻型航母,成为战后亚洲最先拥有航母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进一步确立全面控制印度洋、维护海洋利益的“大国海洋战略”,航母地位由此更加突出。在印度海军看来,要“主导”印度洋,就必须拥有两艘航母,以控制印度东面的孟加拉湾和西部的阿拉伯湾;同时还要有第三艘航母作为机动力量,以便快速支援或前往其他“利益攸关”的海域。 购买、改造、研制“三管齐下” 为实现拥有3艘航母的目标,印度采取了改造、购买、研制“三管齐下”的办法。 1986年,印度又从英国购买了2.9万吨的“竞技神”号航母,进行大规模改装后命名为“维兰特”号。2003年12月,印度实现数年的心愿,购买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及舰载机。1999年6月,印度政府宣布,准备建造“蓝天卫士”号国产轻型航母,由16架米格—29K和20架直升机组成舰载机联队,预计在2011年形成战斗力。 如果印度海军的这一规划能顺利实现,那么到2012年前后,印度海军将拥有一支以3艘航母为核心、外加约200艘战舰的超级舰队,不仅规模名列亚洲第一,还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确保在印度洋的霸主地位。 “以军强国”成主流思想 目前,印度总兵力达137万,陆军实力雄厚,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百万大军”之一;海军实力位居世界十强;空军甚至被某些西方军事专家评为世界第四。就在印度政府不断斥资加强军备的同时,印度全国仍有近3亿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此,早有印度学者呼吁,一味地增加军费,将会让印度的“大国之梦”更加遥不可及。一些媒体呼吁,印度应该效仿中国,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等领域。 尼赫鲁时期,印度对大国地位的追求,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从印度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不难看出,尼赫鲁更注重树立道义上的大国形象。此后,依靠军事实力取得大国地位的观念,逐渐成为印度对外战略的主流思想。印度始终认为,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军事必须以外交为补充,军事力量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机构、军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支持,在新兴中产阶级中也有大批支持者。印度“导弹之父”、总统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指出:“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 韩国 “独岛”号唤醒自主国防意志 20世纪50~60年代,韩国国力一直比较薄弱。与韩国陆军、空军相比,其海军起步晚,且长期依赖美国驻韩国海军协助实施海上防卫,海上总体作战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欲发展航母,真可谓有心无力。 进入70年代,韩国在“自主防卫”建军思想的指导下,才加快了海军建设的步伐,使韩国海军逐步迈入亚洲海上强国的行列。 直到20世纪80年代,韩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为海军经费和海军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随着韩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特别是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经济的逐步恢复,航母建造也开始正式提上了韩国海军的议事日程。 航母计划一波三折 1995年,韩国海军觅到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由于经费紧张,决定将该舰队无力维护的、吨位最大的两艘战舰——“基辅”级“明斯克”号和“诺沃罗西斯克”号航母当作“废铁”卖给韩国大宇重工集团,要价仅为1300万美元。在接收了这两艘航母后,韩国国防部门如获至宝,立即会同美国情报机构对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获得了宝贵的技术思路。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韩国,韩国海军在“明斯克”号航母上进行了包括火灾试验等一系列的研究后,忍痛割爱将其以530万美元的低价转售。至此,韩国海军引进航母的计划“无疾而终”。 和邻国日本较劲 出于地缘政治因素的考虑,韩国在发展航母的问题上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承认在建造“大型运输船”。除了地缘、经济等原因外,韩国还有一个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对日本不遗余力地建造航空母舰非常担心,对于日本海上自卫队不仅在亚洲,而且也是世界一流的常规动力潜艇更是“耿耿于怀”。 今年7月12日,韩国一艘以“独岛”命名的轻型航空母舰在南部港口釜山正式下水。这艘排水量为1.4万吨的航空母舰在经过严格测试后,将于明年6月交付韩国海军使用。韩国总统卢武铉在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上表示,“独岛”号轻型航空母舰是韩国自主国防意识和世界级造船技术结出的成果,将成为韩国海军发展的转机。 由于韩国和日本在“独岛”(日本称“竹岛”)的主权问题上存在纷争,因此韩国海军以“独岛”来命名这艘轻型航空母舰,也无疑是在宣示对“独岛”拥有主权。 泰国 打破大国才有航母专利 泰国既是个大陆国家,又是个海洋国家,80年代国防战略重点是陆上边界,随着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泰国的战略重点开始转向海上,海军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为了担负保护国家安全、捍卫海洋权益以及海上救灾等使命,泰国海军决定引进1艘轻型航空母舰。 “差克里·纳吕贝特”号作为航空母舰,在世界航母家族中是“小字辈”,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使泰国海军在东南亚的地位得以提高,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海上力量。泰国海军在战时具备了可以随时出动的前进基地,在平时的海上救援行动中也有了一个理想的指挥、通讯中心。 一个海军兵力只有6.6万人,以往只装备护卫舰以下舰艇的一个小国海军,何以垂青起一向为大国海军方才问津的航母呢?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裁减兵员和削减军费。在世界总体形势趋缓的情况下,泰国却来了个“逆裁军”,反而发展起航空母舰。 该航母的服役标志着航母决不只是大国海军的专利,而且越来越为中小国家所看好。有人曾进行过简单计算,一艘“尼米兹”级现役航母建造费约为45亿美元,舰载机约为45亿美元,如果再算上护航舰只费用,总额则超过100亿美元。这笔费用别说小国,就连法国、英国这样的二流海上强国恐怕也难以负担。 而中小型航母建造费用需要不多,也不甚复杂。以“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为例,它的建造费约为2.75亿美元,近年来建造费用虽有所增加,但基本上还能被1995年军费开支40亿美元的泰国军方所接受。其技术难度也比“尼米兹”级航母小得多。 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泰国经济不景气,军费开支拮据,航母战斗群的维护保养经费更显紧张,出海训练、执勤极少,目前长期停靠军港,供泰国民众免费登舰参观。 海洋利益+经济实力=亚洲航母追逐赛 特邀评论:Afreet 航空母舰,海军装备体系中最璀璨夺目的宝石,当代远洋舰队的中坚与核心。与核潜艇一样,它是强大海军力量的主要标志,缺少二者之一的海军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远洋海军。在制空权决定制海权的理论没有被现实淘汰之前,提供远程打击和空中掩护能力的航空母舰将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海战兵器。自航母诞生以来,亚洲各国海军除了旧日本联合海军之外,均与航母无缘,直到二战后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维护海洋利益的战略需求,从而具备了航母存在和运用的基本前提。 各国航母发展进度不一,印度海军已经具备多年使用航母经验,印巴战争中舰载机出动4000多架次,战果显赫,是亚洲国家中唯一具有航母实战经验的海军。未来发展深受俄罗斯影响,使用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和滑跃起飞甲板。日韩两国则选择了先从用途广泛、建造难度小的两栖登陆舰起步,逐步向可使用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中型航母靠拢,当然,使用同由美国提供的F35STOL型争夺制空权无疑稍显滑稽。泰国海军在航母竞赛中早已力不从心,未来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最近AMI海军分析咨询公司提供的报告预测:在未来若干年内,东亚3国以及印度将在新建海军舰只上每年花费约150亿美元,超过西欧的90亿美元和美国的120亿美元,成为世界新建海军船舶市场的主要推动者,此起彼伏的航母追逐赛将这个结论表现的淋漓尽致。目前除美国海军外,仅英法两国有3艘中型航母建造计划,而亚洲三国也将这类航母纳入海军发展计划,数量上也将持平。 很明显,亚洲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长,海军经费充足,科研投入也极大增加,使得海军发展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对海外原料、燃油、市场的依赖,使得保护海上交通线、争夺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安全成为海军的首要使命,对于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航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战略需求决定装备发展,技术和经济水平保证装备发展的朴素真理再次得到了体现。 在可预见的将来,亚洲的海洋将注定不会平静。而中国,又将在这场亚洲航母竞赛中身处何地?中国海军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本版编译 甘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