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与龙共舞:欧盟就翻不过这几道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2:52 东方早报

  “曾经沉睡的巨龙已经苏醒,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复兴时期。”殴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6日在中欧工商学院激情演说时,用拿破仑曾发表过的类似言论评价中国。

  巴罗佐说,他此次访问很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和中国的领导人有愉快的接触。他更将欧盟和中国的关系比喻成一家人,希望私下也可以和中国的领导人成为朋友。

  但是,巴罗佐似乎并未给双方“处在最好时期”的关系再加一把火。无论是市场经济地位,还是对华军售,抑或中欧贸易摩擦,所有这些核心问题都没有因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来访而有所触动。

  “虽然巴罗佐主席来华访问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质内容,但他能在欧盟内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仍抽出5天时间访华,本身就说明中国对于欧盟的重要地位。以巴罗佐为首的欧盟委员会,将继续致力于扩大中欧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欧盟研究会会长伍贻康这样评价巴罗佐的中国之行。

  对华军售解禁:目标与障碍共存

  无论欧盟的哪一位领导人来华访问,对华军售都将是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难解决,而是因为这个问题拖得太久了。

  15日,正在北京访问的巴罗佐呼吁,解禁这一目标没有变,但仍存在一些障碍,欧盟25个成员国尚未就此问题达成一致。他说,解禁的前提是欧盟25个成员国达成共识,而且还需得到欧洲议会、成员国议会、民众的支持,目前还不能预测解禁的具体时间。

  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其实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解禁后中欧武器贸易未必就一定大幅增长,但美国的从中作梗和欧盟部分国家的“人权”情节使这一问题变得比应有的分量更加沉重。

  欧盟早在决定对华武器禁售时,就有意回避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欧盟在对第三国进行武器禁售时一般有两种选择,全面“禁售”或非全面“禁售”。如果是前者,则包括“武器、弹药和军事设备”,主要有四大类产品:一、枪和坦克等;二、“武器平台”,如飞机和战舰等;三、“非武器平台”,如具有军事用途的车辆等;四、“其他辅助设备”,如具有军事用途的电子设备等。如果是非全面“禁售”,则只包括“武器和弹药”。欧盟当时在决定对华禁售武器时,并没有说明是全面“禁售”还是非全面“禁售”,同时也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禁售清单。

  因此,受利益的驱动,欧洲的不少军火商在欧盟对华武器禁售期间依然向中国出口了武器。据不完全统计,在欧盟实施对华军售禁令期间,英国向中国出售了用于搜寻水上目标的雷达,法国向中国出售了AS-365N海豚2型直升机。美国《华盛顿观察》杂志认为,“欧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目前都还保持着1989年以来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所实行的武器禁运,但是与美国不同的是,欧洲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只包括致命武器的禁运,在军民两用的敏感材料和技术对华出口方面,欧洲国家比美国要松动得多。”

  另外,从军售装备的系统角度来看,欧洲的武器装备也并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中国需要的是一种“大而全”,而欧洲的特点却是“小而精”。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能够满足中国需要的,只能是美、俄两国。

  那么该如何看待欧盟在武器禁运这一问题上的“蘑菇”战术?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今年3月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似乎可以一劳永逸地回答这一问题。他说:“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需要,实际上也没有钱买那么多价格很高、对我们也没什么用的武器。我们只是认为,维持这样一个早就过时的、毫无益处的武器禁令,同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很不相称。说得更简单一点,我们所反对的是政治歧视。”

  市场经济地位:“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是中欧之间的另一热门话题。

  巴罗佐15日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取决于技术细节,需要双方做进一步的准备工作。他强调,中国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就,欧盟非常认同。

  但是,巴罗佐还说:“我希望向中国和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希望本着建设性的精神,和中国政府共同做出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欧盟仅只是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取消,仍将中国视为“市场转型经济国家”,只允许中国企业在个案中“抗辩”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公司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仍不得不单兵作战。

  政治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跨越技术层面,成为制约经济的因素,这一点可以从俄罗斯的故事中窥见一斑。2002年,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颇为活跃。当年5月,俄罗斯和欧盟在莫斯科峰会上达成五项联合声明,确定进一步发展欧俄关系、加强政治和能源对话。同时俄美关系也在升温。2002年5月和11月,布什和普京实现了互访,两国宣布相互视为敌手的时代已经结束,结成盟友。因此在2002年11月,欧盟突然承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尽管俄罗斯当时的各项经济市场化指标远低于中国,且至今还不是世贸组织成员。对此,中国专家至今耿耿于怀,认为欧盟承认俄罗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完全是欧美的一个“政治决定”。

  但不管是政治惹的祸,还是经济出的错,国人对于欧盟的对华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也不必太看重。“中国要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得大气,不要以一种乞求的姿态示人,否则只会使自己更被动。”伍贻康说。

  首先,在中国的入世谈判中,双方曾达成妥协:欧美将在15年的过渡期后,正式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此外欧盟已经一再表示,15年的期限并不是硬性规定,如果中国提前达到要求,就可提前获得这一地位。

  其次,即使欧盟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从此就可以不受欧盟反倾销措施的制约了。2003年,欧盟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一共有8起,其中涉及中国的有3起,其余5起均涉及到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和沙特等被欧盟认可享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第三,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作出的整体评判,而只是涉及到贸易救济调查时对公司的成本和价格进行核算的判断标准罢了。欧盟贸易发言人冈萨雷斯曾“苦恼”地表示,如果这个名字不叫“市场经济地位”,是绝对不会有人感兴趣的。

  另一方面,在贸易摩擦问题上,巴罗佐的态度更加务实,他表示,只要有贸易就会存在贸易摩擦,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还指出,欧盟致力于推动与中国的“重要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

  外部干扰因素:美欲破“中欧轴心联盟”

  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对于中欧间的合作出奇地关心,尤其是在军售和市场经济地位这些敏感问题上。美国政要只要见到欧洲领导人,就会不厌其烦地表示反对欧盟“解禁”,见到日本领导人时,还怂恿日本对欧洲领导人施压。美国为何要在中国问题上对自己的亲密盟友施加压力,充当中欧关系间的第三者?道理很简单,美国多年来推行的全球称霸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防范和阻遏世界上出现任何可能对美国“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美国新保守派人物几年前就撰文指出,未来可能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的主要是中国和欧盟,美国必须全力阻止。他们极不乐见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欧盟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对于中欧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心有不甘。

  然而不管美国喜欢不喜欢,中欧在共同的战略利益基础上用实践逐步打造了被一个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Shambaugh,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称为“中欧轴心”的无形联盟。以法国为例,希拉克就任法国总统后,多次领导欧洲大打中国牌,并在去年10月率团再度访华。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卡贝斯坦称,“法国喜欢对美国打中国牌。希拉克对世界格局持多极化看法,经济是关键的一环。”

  德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部主任、汉学家艾伯哈德也认为,“有关中国的辩论将在欧美跨大西洋关系中显得日益重要。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紧密合作让美国感到不悦,因为个中存在战略和经济的竞争。”

  美中欧之间的关系到底将在怎样的坐标上前行,沈大伟在今年夏季号的《华盛顿季刊》上有精彩论述:

  “今天美中欧形成了新的战略三角关系,这一三角关系具有不同于冷战时期中美苏战略三角的特点。

  首先,这个新三角的各边都不是固定和一成不变的。三方中的其中两方不会结成针对第三方的战略联盟。新战略三角之间互动频繁,所有三方的利益都共同交织在一起。

  其次,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并非是新战略三角压倒一切的任务,新的战略三角并非取决于核均衡、在全球争夺实力范围和影响。

  第三,新战略三角的各方之间存在一些重大分歧。所有这些特点形成了一种不稳定和变化之中的关系,但是它不可能发展成为那种带有竞争或敌对特色的大国关系,因为最根本的是,新战略三角的所有三方都在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即顺利、和平地将中国融入现有的全球体系中。

  如果这三个全球主要力量能够找到进行积极对话、政策协调和实际合作的方式,世界将会变得稳定得多,而新战略三角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有效管理世界的对各方都有益的工具。”

  作者:早报记者 田辉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