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当美国失去“美国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1:59 东方早报

  怅然若失间,美国人发现了中国。报纸上、国会里,谈的都是这个遥远的国度———也许,只因为它不再遥远。从IBM到美泰,再到优尼科,通过一系列的竞购活动,中国展示着它耀眼的存在。照这样下去,美国人很快就会忘了伊拉克,萦绕他们心间的将是对中国的好奇和忌惮。

  至于吗?远在彼岸的读者或许不解。本文就试为之解,而这与其说与“遏制”的战略
有关,不如说源于“美国梦”的消褪。曾经,美国人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取得成功;如今,他们只剩了迷惘。

  这么说吧,普通美国家庭,拥有高中学历的夫妇俩的工资总和,还不如其中任何一位的父亲在几十年前挣得多。那个时候,即使高中都没毕业,年轻人还是可以在大型制造业的流水线上找到薪水不错的工作。而今,这些工作要么是由机器代劳了,要么就是流向了中美洲和亚洲。

  沮丧的人们开始追问原因。这个时候,中国以高速发展的骄人姿态出现,轻易地挫伤了美国人的自信,自然也就成了众人归咎的标靶。遭遇中国,许多人首先意识到的是它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这一发现让他们惶恐不已,就像看到工作都长出了翅膀。

  当然,美国有三亿人,不是每个人眼里的中国都一样。一般说来,社会上层的三分之一亲近中国。这些人多系名校出身,构成美国科学、贸易、法律等行业的中坚。他们创造“新意思”,也享受“新意思”。中国于他们,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机遇、是诱惑。

  中间三分之一是焦虑的一群。他们在社区大学、技术学校等拿到学位,通常有一份“白领”工作。但和“全球化”的弄潮儿不同,这些人安于现状,哪怕电话呼叫中心的外语服务,也会在他们心中唤起不安的涟漪。

  在底层的就只有无奈了。这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没读过几天书,谈不上有一技之长,他们终日为生计奔波,却终要在变化中身不由己。对于这个世界,他们只要求一条生路。

  就拿我家乡附近的盖勒斯堡小镇来说。美泰在那里有一间四十年老厂,许多年来就像是小镇的一部分。而尽管享受着小镇的不少优惠,它还是关门大吉了,所有职位和设备一并运往墨西哥。余下的,只是2000名失业工人的怨声载道。

  可见美国企业运作的一条原则,就是无限追求低工资。过去几十年,美国纺织业的中心从北方转到南方,从南方转向中美洲、再转向亚洲,便是这个缘故了。在“创新”与“节省”之间,雇主们选择后者。

  谁该为美国黯淡的就业前景负责,我想,答案已经很清楚。但企业国家竞争力,毕竟不是工会们考虑的问题,面对沮丧的工人,它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工作留在美国。

  冲突是否已注定?明年11月,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也就是说,各派别会在年底之前拿出竞选方案。而这之前,观点还会层出不穷,民意也可能一夕更改。

  现在,国会山上反对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加州联合石油)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此起彼伏。就像著名的《齐林格通讯》6月24日说的那样,“中国方面对美泰、优尼科的收购行动,势必激发贸易保护主义……议员们将考虑限制从中国的进口。”

  读者们或诧异于这样的“非理性”。殊不知,在美国,当选议员并非他们自诩的“领袖”,更多时候,他们只是“跟随”选民。而为了把握民情,政治家们常常会放出“探测气球”———就像气象站每天做的那样,看看它们是被打下来了,还是赢得了欢呼。

  近日,布什总统就放了个“大气球”,提议激活社会保障的个人账户,但很快在公众讨论中被一箭射穿。闻风而动的国会,将不再通过这项提案。反过来,如果“气球”得到了认可,哪怕只是一种暂时的意向,议员们也会即刻小事化大,亮出为民请命的姿态,以捞取政治资本。

  关于中国,人们仍无定论,用权威人士的话来说,一切还“在泡沫上”。如果中美亲善还值得争取,那么我认为,远方的人们应加入到美国这场讨论中来。发动自己的朋友,借助经济学家,甚至雇佣公关高手,来阐释中国,游说美国人———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除了廉价劳动力,它更向世界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在美国,某类服装较十年前便宜了很多,但许多人还不知道,这是拜中国所赐。

  (作者系伊利诺斯大学政府和公共事务学院资深教授、《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评论员,电子邮箱

  nowlan@ad.uiuc.edu

  

  作者:文 詹姆斯·D·诺兰(美国)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