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蛛丝马迹难逃电子“法眼” 调查爆炸案技术手段帮忙(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4日16:33 新民晚报
蛛丝马迹难逃电子“法眼”调查爆炸案技术手段帮忙(图)
  伦敦21日再次发生爆炸后不到24小时,警方就已公布4名嫌疑人的闭路电视截图,这凸显了技术手段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地位。

  摄像头,功不可没

  “这么快得到袭击者照片,这是怎么做到的?”《纽约时报》记者向伦敦交通系统发言人发问。发言人轻描淡写道:“这很简单,我们在整个(公共交通)系统布有6000个摄像头。”他说,到2010年前,这一数字将再增加9000个,其中包括为公交车增设的一些摄像头。

  而这只是英国全境420万个闭路电视摄像头的冰山一角。据估计,每个英国人每天平均要被这些监控设备拍下300次之多,“上镜率”堪称世界之首,而这些被记录在硬盘、DVD光盘以及录像带上的数据就成了警方调查的突破口。

  虽然已截取21日爆炸案4名嫌疑人的画面,伦敦警方仍在2.5万多盘录像带中搜寻蛛丝马迹,同时派人在4个爆炸地点附近模拟案情重演,希望借此发现新的线索。为获取可供辨认的画面,调查人员还动用了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先进技术,对模糊不清的图像进行处理。

  实验室,洞察纤毫

  英国电视台23日反复播放一个画面:一辆上层车窗被炸碎的双层公共汽车被拖离袭击现场。这辆汽车正是爆炸案的关键证物之一。

  《泰晤士报》说,在拆除车上一颗没有引爆的炸弹后,这辆公共汽车很可能被送到霍尔斯特德堡。那里有英国国防部下属的一个绝密研究机构,1988年“洛克比空难”的飞机残骸就曾被送往那里研究。

  起爆失败的炸弹也是调查人员手中的至宝。当拆弹专家把完好的炸弹与袭击者的背包放进一个钢瓶后,它被立即送往伦敦兰贝斯路一栋不起眼的塔楼中,那里是英国犯罪科学实验室总部。调查人员将根据炸药成分、引信种类、炸弹包装,甚至连接电线和固定胶带,来确定炸弹的主要特征——“化学签名”。通过国际间反恐部门的共享信息,就能确定炸弹制造者的特征。

  此外,调查人员还将仔细鉴别爆炸现场搜集到的DNA、纤维以及指纹。在马德里爆炸案中,警方就是根据一张手机卡上的一个指纹,逮捕了最初的数名嫌疑人。

  电子化,争议不断

  电子监控设备虽功不可没,但对社会管理电子化,尤其是对“电子眼”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罗森说,在现代英国,“电子眼”,即闭路电视摄像头在犯罪调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伦敦连遭袭击后的调查过程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英国一个犯罪预防组织2002年公布的报告显示,不断扩大的“电子眼”系统在减少犯罪方面并无建树。有些英国议员也提出,一味依赖“电子眼”,用它替代真枪实弹的警察的做法值得商榷。

  罗森也表示,有关部门应适当权衡“电子眼”的投入产出比。

  田野(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英国电视台播放的双层公共汽车残骸画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