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记者手记:机会把握得不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2:07 东方早报

  狂风暴雨突然收敛,北京的天气恢复燥热。虽然距第四轮六方会谈开幕还有两天,但随着各方代表团纷纷提前抵京,极富不确定性的朝核问题让从世界各地沓至而来的记者早早进入“战斗状态”。

  六方会谈进行到第四轮,各方都显得相当低调,就连抵达北京的时间也成了秘密。甚至官方的消息也和记者们之间流传的各种说法一样变化莫测,让人琢磨不透。原本还打算休
息两天的我们,在听说韩国代表团也和朝鲜方面一样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到达后,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冒着极为罕见的暴雨冲上了北京街头。

  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团相比,美国人的确显得“透明”一点。昨天,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新闻官早就告知了我们代表团抵达下榻饭店的时间,而且“会有个拍照的机会”。于是,早报记者提前了整整三个小时,在中午12时许便赶到了国际俱乐部饭店。那时,大堂里一个新闻界的同仁都没有,出入的客人们也对即将发生的新闻大战毫无预感。

  不过,还是有些征兆可以说明这里马上会迎来重要的客人。饭店的经理、一个身材结实的美国人带着一群下属在大堂和走廊中来回检查巡视,各个部门的高级主管也陆续出现了。很快,一条用来“隔离”记者的红色封锁带被安置在大堂中,饭店的保安主管告诉早报记者,媒体的朋友只能在封锁带后面,也不允许追逐美国代表团的成员。

  这时,日本NHK电视台、路透社、朝日电视新闻、美联社以及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的摄像师们也纷纷来到,开始抢占阵地。早报记者没有高大的三脚架,只能站在封锁线的后面“占位”。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位置还是很有利的,成功地吸引了美国助理国务卿、美方代表团团长希尔先生的注意,当时他在欲转身离开时特地停下来,重新转过身回答了早报记者的提问,使得《东方早报》成为在场惟一有机会发问的中文媒体。

  美国代表团的飞机原定下午14时30分抵达首都机场,因此见面会定在15时30分,但在机场守侯的记者们并没有准时等到希尔一行。在其下榻饭店大堂等候的我们更是焦急不安,生怕夜长梦多。这时,美国使馆的新闻官向大家宣布说,由于停机位的原因,代表团还没有能够走下飞机。

  大堂的气氛明显紧张起来。美国使馆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有的在一起交谈,有的则和饭店的工作人员到处巡视。记者们开始跃跃欲试,摄像师们开始调试镜头,闪光灯也频繁地闪亮起来。

  当美国使馆的新闻官在地上用红色胶带标明了希尔将短暂停留的位置后,记者们纷纷越过封锁线席地而坐,为的就是将话筒尽量伸到他的面前。面对记者们的“蚕食”,饭店和使馆工作人员都无可奈何,尽管新闻官发出了“威胁”,但人们还是感受到了她对媒体的体谅和友好,于是,封锁线外地上坐着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位多次报道六方会谈的老摄像记者对我们说,希尔来了后会很乱,不少人都会提问,到时一看你的嗓门,二看运气,如果他心情好,也许还会回答几句。事实证明,这位新任的美国代表团长要比他的前任好打交道,不仅发表了简短的口头声明,还回答了两位外国记者的提问。

  见此情景,早报记者也不愿放弃机会,就在希尔转身离开之时大声问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并得到了他详细的回答。事后那位摄像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说机会把握得不错。

  作者:早报特派记者 顾晓鸣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