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本网记者专访:朝核问题六方对重启和谈反应不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9:36 国际在线
本网记者专访:朝核问题六方对重启和谈反应不同(图)
  国际在线消息:有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新一轮六方会谈将于26日开始在北京举行。在六方会谈停滞一年多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和平解决终于再现曙光。对于即将举行的六方会谈,六国政府和媒体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们电话采访了本网曾三次参与六方会谈报道的记者潘晓英女士,以及本网驻韩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记者。

  潘晓英说,为了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始终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众所周知,第四轮六方会谈时隔一年多以后能够在北京得以重开,实属不易。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国和东道主,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通过频繁的外交穿梭和多边斡旋发挥了劝和促谈的作用。中国政府以及舆论都期待着这次会谈能顺利举行并取得进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近日已明确表示,中方将尊重各方意愿,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会谈顺利进行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方会谈得以重启,在一定程度上与朝美双方近来采取的灵活态度有关。第四轮六方会谈召开日期确定后,朝鲜领导人随即作出积极表示,称实现半岛无核化是朝方的努力目标。但朝鲜同时强调不会在没有得到回报的情况下单方面放弃核武器。本网驻韩国记者全宇虹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强调,实现半岛无核化是朝方的努力目标,希望六方会谈机制成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的重要平台。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表示,会谈应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讨论,朝鲜方面将为此做出最大的努力。朝鲜媒体也接连发表评论说,一旦美国消除针对朝鲜的核威胁和敌视政策,朝鲜就没有必要拥有旨在自卫的核武器。”

  作为六方会谈的首倡者,美国的态度和立场对于六方会谈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一年中,尽管美国曾多次向朝鲜发出威胁,但从根本上说,美国仍把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朝核问题作为第一选择。本网驻美国记者钟秋说:“美国总统布什对重启六方会谈感到高兴,表示将与中韩俄日合作,劝说朝鲜领导人放弃核计划。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也强调,朝鲜和美国在参与六方会谈时都不应该设定任何前提条件。但美国的立场也很明确,即朝鲜应该放弃核武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有舆论认为,如果美国采取灵活措施,朝核问题有可能取得突破。”

  作为与朝鲜有着“手足情”的韩国为朝鲜重返此轮六方会谈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据透露,韩国将在本轮会谈中提出“重大提案”,目的是切实推动六方会谈取得成果。本网驻韩国记者全宇虹说:“韩国准备提出的‘重大提案’,其核心内容是如果朝鲜承诺弃核,韩方愿单独向朝鲜提供200万千瓦的电力援助。据韩国媒体透露,这一‘重大提案’可能还包括朝鲜要求的安全保障问题。此外,韩方还准备就改变六方会谈的方式与有关各方进行协商。韩国这一提案,符合朝鲜提出的‘冻结换补偿’的要求。韩国媒体认为,这轮会谈对朝核问题今后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意义。”

  在六方当中,俄罗斯较为“超脱”。但鉴于历史渊源和地缘政治,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也离不开俄罗斯的配合和帮助。俄方对本轮六方会谈也做出了积极反应,本网驻俄罗斯记者李忠庆说:“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雅科文科20日说,俄希望即将举行的第四轮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有关各方应致力于在考虑各自利益的基础上,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折衷方案。”

  与六方会谈中的其它五方相比,日本的角色多少有些“尴尬”。据透露,日方准备在此轮会谈中,再次提出将朝核问题与“绑架日本人”问题挂钩。“绑架日本人”问题是指在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先后有十几名日本人失踪,后来有人发现他们生活在朝鲜。2002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朝鲜时,朝方承认了这一事实。在前三轮的六方会谈中,日本都提出要解决“绑架日本人”问题,结果引起朝鲜方面的不满。本网驻日本记者王颖颖说:“近几天来,日本官员和媒体都表示,日方将在第四轮六方会谈中再次提出‘绑架日本人’问题,谋求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评论认为,日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搅局’。朝鲜和其他有关各方已对此表示反对。”

  目前的情况是,重启六方会谈表明有关朝核问题的谈判僵局已被打破。但是,要想使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关各方还需做出巨大的妥协和艰苦的努力。

  (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