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爆炸案调查技术手段立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10:43 北京青年报 | |||||||||
摄像头,功不可没;实验室,洞察纤毫—— 尽管发生误杀事件,但伦敦21日再次发生系列爆炸案后不到24小时,警方就已公布4名在逃嫌疑人的闭路电视画面截图,效率之高,有目共睹。这也凸显了技术手段在如今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地位。
摄像头,功不可没 警察也有下班的时候,但遍布伦敦公共场所的闭路电视摄像头却从不停歇。英国警方能在有限时间内取得调查进展,这些监控设备可谓功不可没。 “这么快得到袭击者照片,这是怎么做到的?”《纽约时报》记者向伦敦交通系统发言人发问。这名无法公开姓名的发言人轻描淡写道:“这很简单。”“我们在整个(公共交通)系统布有6000个摄像头,”他说。到2010年前,这一数字将再增加9000,其中包括为公交车增设的一些摄像头。 这还只是伦敦公交系统内的摄像头数目,它们只是英国全境420万个闭路电视摄像头的冰山一角。据估计,每个英国人每天平均要被这些监控设备拍下300次之多,“上镜率”堪称世界之首。 如此高密度、不间断的记录,使得多数犯罪过程都难逃摄像头的“法眼”。而这些被记录在硬盘、DVD光盘以及录像带上的数据就成了警方调查的突破口。 虽然已截取21日爆炸案4名嫌疑人的画面,伦敦警方仍在2.5万多盘录像带中搜寻蛛丝马迹,同时派人在4个爆炸地点附近模拟案情重演,希望借此发现新的线索。 此外,为获取可供辨认的画面,调查人员还动用了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先进技术,对模糊不清的图像进行处理。一场充满高技术含量的“现实版《犯罪现场》”正在英国上演。 虽然有各种技术手段辅助,但所有调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大海捞针”一般的调查工作已经让伦敦警方明显感到人手不足。 大量的线索提供电话、大批的目击者证词,以及海量的闭路电视录像带,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虽然伦敦警方女发言人不愿透露这次调查动用了多少警力,但她承认,警方请来了很多帮手。 实验室,洞察纤毫 英国电视台23日反复播放着一个画面:一辆上层车窗被炸碎的26路双层公共汽车被拖离袭击现场。这辆汽车正是这起系列爆炸案的关键物证之一。 《泰晤士报》说,在拆除车上一颗没有引爆的炸弹后,这辆红色双层公共汽车很可能被送到了塞文欧克斯附近的霍尔斯特德堡。那里有英国国防部下属的一个非常要害却鲜为人知的绝密研究机构。1988年“洛克比空难”的飞机残骸就曾送往这里研究,以确定坠毁原因和过程细节。 与7日发生的炸弹袭击不同,21日的第2次袭击留下大量线索。虽然外界无法目击调查过程,《泰晤士报》还是推测说,调查人员想必会用红外灯在这辆几乎完好无损的汽车上展开“地毯式”搜索。对钟情美国连续剧《犯罪现场》的人来说,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 起爆失败的炸弹也是调查人员手中的至宝。当拆弹专家把完好的炸弹与袭击者的背包放进一个钢瓶后,它被立即送往位于伦敦兰贝斯路一栋不起眼的塔楼中,那里是英国犯罪科学实验室的总部。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炸弹也一样。在这里,调查人员将根据炸药成分、引信种类、炸弹包装、甚至连接电线和固定胶带,来确定炸弹的主要特征———“化学签名”。有了这个签名,通过国际间反恐部门的共享信息,调查人员就能确定炸弹制造者的特征。 此外,调查人员还将仔细鉴别爆炸现场搜集到的DNA、纤维,以及指纹。一滴掉落在塑料表面的汗水就足以做出精确的DNA比对。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给调查带来突破。在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中,警方就是根据一张手机卡上的一个指纹,逮捕了最初的数名嫌疑人。 田野(新华社特稿) 相关专题:伦敦再次发生爆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