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英国一下当了两个主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6:47 世界知识

  姚芸竹

  7月1日,英国接替卢森堡,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7月6日到8日,英国作为八国集团主席国,在苏格兰鹰谷主持 召开八国集团峰会。“双主席国”的身份赋予英国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大展身手、凸显英国作用的绝佳良机。

  布莱尔的美好设计

  作为曾经统领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渴望成为世界新秩序的倡导者,在不具备“硬”实力的情况下,它决定选 择其特有的“软”力量传统优势。这种“软”力量在过去几年中曾经以输出教育、倡导“第三条道路”等方式出现,今天的布 莱尔则认为,目前“软”力量的重点应当突出在全球治理和领导力上。

  于是,英国此次借主持八国峰会之机,将“消除非洲贫困”和环境问题列为两大主题,在“软”力量上大做文章。早 在2004年,布莱尔就召集17位知名人士,其中包括八位非洲人士,组成非洲委员会。这17人广泛调查了援助国、受援 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的运作情况,并于今年3月11日按计划公布了报告。这一报告成为布莱尔制订八国峰会目标 的蓝图。在布莱尔的四处游说之下,八国峰会之前确实出现了较好的援助环境。比如,欧盟已承诺到2010年将对外援助增 加到国民收入的0.56%,2015年实现联合国要求的0.7%的目标。加拿大承诺到2010年将这一比例上升至0.41 %,日本也同意将对非洲援助增加一倍。美国虽然海外援助占国民收入比例很低,但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增长50%的小 飞跃。在6月11日的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八国率先在伦敦达成历史性协议,免除18个重债贫困国所欠国际金融机构的全 部400亿美元债务,得到相关国家的好评与欢迎,为峰会开了个好头。八国峰会会议还特别邀请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 内的五名主要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出席,使会议性质从过去纯粹的“G8”西方国家峰会演变为“G8+5”的全球对话会,这 也是英国的一项别出心裁的创意。按照布莱尔的设计,英国作为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原动力,将载入史册。借此次 峰会,亦可展现其在国际舞台上特殊的灵活立场、强大的沟通本能以及协调解决全球冲突的能力。

  作为欧盟今年下半年的主席国,布莱尔同样也有不少美好的设计。他在5月再次当选首相后的《施政纲领》中提出, 要为“日益繁荣和稳定的欧洲而努力”。为此,英国设计了下半年主席国四大项共15个粗线条目标。头一项就是为将于12 月在香港召开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做准备,通过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准入来实现千年发展宣言。次重要的两项则分别是非 洲的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除此以外,布莱尔还将加强欧洲与乌克兰关系、扩大欧洲在中东参与面,减少美欧贸易壁垒等方面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欧盟内部建设方面,英国的重点将是推动欧洲服务业的一体化,简化欧盟各项条约法律,以及筹备10 月份的土耳其入盟谈判,为2007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入盟和今后开启克罗地亚入盟谈判打基础。同时,今年是中欧建交 30周年,下半年将召开中欧第八次领导人会议,英国希望借机能推动与中国的《伙伴合作协定》,深化欧中关系;下半年还 将迎来欧盟—印度战略对话,对加强欧印关系大有裨益,使欧盟在对亚洲外交上的声音更加突出。布莱尔还曾打算利用这六个 月加强宣传,增加英国民众对欧盟宪法的信心,从而为原定于2006年初英国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全民公决铺平一条道路。

  “双主席国”的困境

  然而,作为八国集团一员,英国要想协调西方大国集体行为,仍然有些力不从心。布莱尔的如意算盘会遇到许多挫折 。

  布莱尔所提议的八国集团峰会的两大焦点并不平衡。在联合国气候会议上,布莱尔未能把美国拉回谈判桌,美国明确 表示,2012年前没兴趣讨论这个问题。布什也在布莱尔访美期间暗示,美国近期无意重回谈判桌。在“减轻非洲贫困”方 面,布莱尔所期望的每年250亿美元援助的目标并没能完成,布什不仅只同意6.74亿美元的援助,还将布莱尔拟议中的 一些受援国明确称为“腐败国家”,不愿意“送钱给那些腐败国家”,给布莱尔以当头棒喝。分析家认为,这次八国峰会免不 了“分歧大于共识”的结局。

  在欧盟问题上,布莱尔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瓶颈”。法国和荷兰相继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导致英国单方面做出无限期 冻结全民公决的决定,而一直潜伏于英法德之间的财政返款问题,再次以高热度形式爆发,英国采取“战斗”姿态,不愿为法 国农民的补贴多交钱。布莱尔认为,“欧洲领导人作为一个政治阶层,眼下并未与欧洲人民处于同一个层面”,欧洲的精英政 治应当充分吸取英国“有活力的资本主义”的养分。但英国立场难以得到其他国家的理解,也难以撼动法德轴心。

  “软”力量的高峰与“硬”力量的低谷

  期待“外交高峰”的布莱尔,触手可及的将是理不清的“外交荆棘”,这与英国的外交传统、行为准则和美国的态度 有很大的关系。

  数百年来,英国曾超然于欧洲事务,不断通过玩弄均势游戏和英美特殊关系而在欧洲大陆保持自己的支配性影响。英 国始终认为自己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享有特殊的国际地位。这一心态导致英国在对外政策上始终在“大西洋主义”与“欧洲 主义”之间徘徊,以实现本国的更高利益。如今,虽然大部分英国人承认“英国的前途在欧洲”,却仍然不愿“屈从于”欧洲 。

  而在外部,美国对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是有看法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专栏作家认为,欧盟宪法意味着“欧洲 的外交政策将由法德两国政府来控制”,而“法德两国曾经联合起来在伊拉克问题上与我们作对”。对美国而言,欧洲一项共 性最大的外交政策很可能证明是对美国的一种抗衡力量。而英国对法国及其他欧盟国家农业补贴的指责反而正合“美”意。美 国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最大障碍就是这种补贴。从根本利益上看,美国欢迎这种争吵。因此,跨大西洋关系对于英国担任欧 盟主席国的雄心恐怕不是激励反而是阻碍。同时,布什虽然鼓励英国将工作重点转向非洲,却丝毫不掩饰对布莱尔“援助是发 达国家道义责任”这一观点的蔑视。

  同时,由于英国国内民意普遍反对以战争的方式“以恐打恐”,而主张缩小贫富差距、挤压恐怖主义生存土壤等长期 治本的“反恐”方式。因此,布莱尔投其所好,在大选中曾承诺借“双主席国”身份努力促进发展,这一招术诱发民众的外交 期望,为布莱尔赢得大选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当大选期望挑动起来,“软”力量设想水涨船高之际,美国这位“铁杆”盟友 却并不热切,欧盟内部长期积发的矛盾也恰好在此时爆发,结果导致布莱尔空有承诺,效果不彰。

  看来,英国要想在下半年有所作为,需要的不仅是传统积淀形成的“软”力量,而且是建立在“硬”力量基础上的号 召力与影响力。在后者缺失的情况下,仅凭前者的努力,仍然给人以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这也许正是历史上所有没落帝国所 共同面对过的困境,英国也不会例外。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