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了解通往“彼岸”之路——德国举办死亡与殡葬文化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4:32 金羊网-羊城晚报
  死亡,是所有人生下来就无法摆脱的共同命运。如同对生的意义的不懈追求一样,对死的解释和对彼岸世界的描述,也是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最近,德国石勒苏益格市正在举办一个名为“通往彼岸之路”的特别展览,通过对考古发现和文化艺术史相关主题的交互研究,以历史文物和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德国北部地区数千年来的死亡和殡葬文化的发展状况。记者日前专程前往参观了这个展览。

  展示北欧殡葬文化

  从德国著名港口城市汉堡出发,搭乘德国北部滨海铁路公司的火车向北行驶约两个小时,就到了石勒苏益格。这是一个常住人口只有2.6万的港口小城,却是北德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属于德国最北部的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简称石荷州),距丹麦只有几十公里。

  石勒苏益格地区历史上曾长期被丹麦统治,直至19世纪中后期俾斯麦完成德国统一时才彻底归属德国。因此这个地区的风俗文化也深受丹麦影响。就是在“通往彼岸之路”的展览中,记者看到许多展品也与丹麦有关。

  在石勒苏益格城边波罗的海施莱湾内角有一个四周碧水环绕的小岛,绿树掩映下伫立着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这就是在全德国都享有盛誉的戈托尔夫宫,拥有700多年历史,曾是丹麦国王的行宫。石荷州州立艺术和文化史博物馆、州立考古博物馆都坐落在这里。

  这两家博物馆拥有大量北欧地区的重要考古和文化艺术收藏,“通往彼岸之路”就是由它们经过数年精心准备共同举办的一个展览。展出的地点就在戈托尔夫宫旁边的雷特厅。展览占地面积不大,有200平米左右,通过展板隔成几个连续但相对独立的小展区,既表现了人类死亡与殡葬文化的纵向发展,又展示出相对集中的小主题的横向跳跃。

  进入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通往彼岸之路”的醒目大字,下面用较小的字号写着“跟随仙女去见欧丁,跟随天使去见上帝”。欧丁是在基督教广泛传播之前北欧原始神话中的最高神。选择这两句话作为副题,形象地说明了此次展览的特色:在空间上以欧洲北部地区为主题,在时间上从基督教广泛传播之前的时期经中世纪直至现在跨越数千年。

  展板上一段简练的文字概括了此次展览的内容:根据石荷州及石荷州以北欧洲地区6000年的历史文化发展,探讨死亡这一永恒的主题,展示人对死亡的恐惧与期待,对“身后”的希望与怀疑,对死者的纪念和对“彼岸世界”的幻想。展览分四个部分:死亡象征?———想想吧,你必定将死;死亡与告别;去彼岸的旅行;和另外的世界。
了解通往“彼岸”之路——德国举办死亡与殡葬文化展(图)
图:死亡,是所有人生下来就无法摆脱的共同命运

  展品丰富多彩

  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有婴儿出生,如果贺客说:这孩子将来长命百岁。主人家一定会欢天喜地。如果贺客说:这孩子将来会死,则肯定会被暴打出门,尽管他说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死是个令人想来就万分绝望的真理,但又令人不由不想。展览第一部分就是主要通过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表现人类在死亡面前的这种沮丧和无奈。

  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名生活在不同时期画家创作的和死神有关的画。在阿尔弗雷德·雷塔尔创作于1848年的一组木版画上,死神骑马扛刀,肆意驰骋,所到各处人人拜伏在其脚下。而克里斯蒂安·罗尔夫斯创作于1917年的木版画,死神成了压弯了腰的扛棺者,寓意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死亡连死神都不堪重负。到了霍斯特·简森1983年创作的名为“罚物游戏”的画中,死神竟和人做起了游戏。三组画连起一线,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死亡的思考。

  另外一组中世纪时期以人头骷髅为表现对象的油画,表现出在那个极端强调宗教虔诚的时代,由于信仰的作用,人们轻视今生而看重“彼岸”,因而对死亡持有一种平和、超脱和随时拥抱的心态。

  第二部分“死亡和告别”是此次展览的重点内容。任何人通往“彼岸”之旅的起点,都是他的死亡,因此这一部分首先展示的是人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其中不难看出,历史越久远的年代,暴力在人类的致死原因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残酷的战争和血仇报复是那时候人生命结束的重要方式。

  两件展品表现了过去时代的“荣誉死亡”。一件是中世纪创作的一幅油画,表现的是一位贵妇人被强暴后,为捍卫名誉而毅然举刀自杀。另外一件是实物,19世纪初期的一个决斗枪具箱,里面装有两支同样的手枪和配件。

  决斗这种以生命捍卫荣誉的方式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即使进入近代之后相继被各国法律明令禁止,但直到19世纪违法私斗的情形仍非常普遍。以德国为例,据称在19世纪至少有1/4的德国贵族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次决斗。

  在表现“告别”的部分里,记者看到了此次展览中最轰动的一件展品: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蒂安二世送葬图(注:选帝侯是拥有选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该长卷宽32厘米,全长17米,全景展现了给克里斯蒂安二世送葬的盛大场面,是研究17世纪德国历史、文化和风俗的重要史料,堪称德国的《清明上河图》。此次是该图自1965年之后第一次拿出来向公众展出,之前进行了全面修复工作。

  生者在将死者送往“彼岸”后往往难以忘怀死者,为此展览展出了一些石刻的墓碑以及不同时期人们纪念死者的习俗。一幅有大人、儿童和天使的画表现了17世纪荷兰北部地区的风俗———孩子夭折后,父母要请人画上这样一张“全家福”。

  展览的第三部分通过在北欧地区考古发现的随葬物品,揭示那时的人们认为死者在下葬后,通过何种方式和工具顺利前往“彼岸”。这部分展品包括墓穴中出土的一些车船等运载工具,还有一些衣物以及各种金属钱币。

  沿着一段旋梯拾级而上,便是此次展览的最后部分:另外的世界。从这部分展出的基督教广泛传播之前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那个时代人们对“彼岸”世界的幻想与现实世界并没有太大差别,男人还是要带着他的武器,而女人也还是要带着她的漂亮首饰。与此相对应的是基督教向信徒们一遍遍灌输的对于“彼岸”世界的描述:好人进天堂,坏人下地狱。

  在展览大厅的一角,也就是此次展览的结尾处,另辟有一个小小的主题:濒死体验。访客可以通过录音设备听一些在现代医学上被判定“死亡”,但又从“鬼门关”返回的人,讲述他们中断的“通往彼岸之旅”的神奇体验。在西方这也是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东西方殡葬文化不同

  尽管记者看到的参观者人数并不太多,但展厅工作人员米勒小姐介绍说,自6月底开展以来,总共已接待了近1万名参观者,对于一个小城举办的展览来说,这已经是不小的成就了。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只要来看戈托尔夫宫,就必定参观这个展览。甚至还有人专门为这个展览从德国各地赶来。看来人们对死亡这个主题很感兴趣。

  米勒表示,长时间看着这些和死亡有关的展品不免让人沉郁,所以她经常要走出展厅到阳光底下透透气。她认为,那些用了近5年时间筹办展览的博物馆专家都有着过人的坚强神经。

  参观展览之后,记者不由联想到东西方在死亡与殡葬文化传统上的不同。

  在德国的许多城镇,墓地就建在城市中心地区,像花园一样干净整洁,是人们休闲散步常去的场所,活人与逝者和谐相处。记者在慕尼黑居住的时候,住所旁边就是一个墓地,小巧整齐的墓碑前长年摆放着鲜花和小烛灯,周末总有家长带孩子来这里游玩。德国的葬礼简单但不失庄重,素雅的鲜花,和缓的音乐让人觉得逝者去了一个安宁祥和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漆黑阴冷的地方。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强调的是重视今世的“生”。而西方的文化却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主张“向死而生”,强调只有弄清“死”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生”的价值。

  ·于涛·(新华社供本报特稿)注:本文作者系新华社柏林分社记者

  

  德国卡塞尔殡葬文化博物馆

  德国中部卡塞尔的丧殡葬文化博物馆于1951年成立,宗旨为提高民众对殡葬仪式的注意,并鼓励民众讨论死亡议题。举办巡回展览也是该馆的工作之一。去年7月该博物馆在柏林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棺材展,人们看到名家设计的各种造型的棺材,大鱼形状的、洋葱形状的,还有奔驰轿车形状的。展览的发起者用这些奇形怪状的棺材告诉参观者,死也可以死得很有格调。

  非洲加纳艺术家克威的作品最新奇震撼,他的灵感来自加纳主要族群加族的殡葬文化。根据加族传统,棺材要做成与死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件,例如教堂、面粉袋或运动鞋。

  今年6月,该博物馆再度推出“疯狂棺材展”,展出16具外形奇特、构想疯狂的棺材,例如吉他、滑板、棺材、运动包、风筝、船。有一口棺材竟被设计成垃圾箱的样子。

  (紫/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