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本首相大战提前引爆 民望不敌幕室政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11:19 大众网-鲁中晨报

  一次政治上的意外失手,就可能导致政治控制力的崩溃。在日本邮政改革方案放到国会的桌子上之前,没有人能对小泉纯一郎的权力构成实质性的挑战,对于日本首相宝座的争夺大战,也本应是明年9月的事。但是,由于小泉阵营内部哗变,一批自民党议员否决了邮政改革方案。在外交上已经颇为被动的小泉,因与中韩等重要邻国交恶,已遭到反对派的多方责难,本想通过他做邮政相时就想推动的邮政改革,从内政方面获得新的声望,但国会的落败使计划全面落空。强硬的小泉决定反击,解散了众议院,提前在9月11日举行大眩

  由于日本国会多数党领袖自动出任首相,日本的首相大战就此提前引爆。这场大战,不仅将决定首相的归属,而且对日本的政治气候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诸侯列阵篇:民望不敌幕室政治

  围绕9·11大战,日本的政治明星纷纷列阵。除了小泉,受小泉青睐的自民党干事长代理安倍晋三、民主党党首冈田克也、世家出身的前内阁秘书长福田康夫、田中角荣之女前外长田中真纪子、前民主党党首菅直人、民主党副党魁小泽一郎甚至极右翼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等,都被认为是争夺政权的一线选手。这些日本政坛的风云人物,受到不同立场的各种势力的拥护,都具有一定的声望。但是,真正分配日本政治权力、决定日本政治格局的并非声望,而是党阀主持下的幕室政治和日本遗族会这样有官方背景而组织严密的团体。

  田中真纪子和菅直人虽然都有鲜明的政治风格,也具有明星魅力,但是都已远离权力中心和公众视线,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民望并让幕后派系主管者选中的可能性不大;小泽一郎坐民主党次席而行使主要领导权,本人似乎对身居幕后运筹帷幄的角色很满意,亲自出马的可能性值得怀疑;石原归属明确,臭名昭著已久,这样的极端人物很难在政治上再有作为。实际上,9·11之争,只有小泉和同属自民党的安倍晋三及冈田克也是真正的热门主角。而内外声誉都不错的福田康夫,则可能像民主党冈田克也那样突然蹿升。

  谁与争锋篇:小泉不比安倍和福田有利

  在自民党占据众院半数几成定局之时,自民党会选中谁做本党领袖出任首相就尤为关键。

  解散众院后声望大幅回升的小泉是否处于天然有利的领先位置?观察他近期的活动,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9月4日,中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的第二天,小泉出席了NHK和私营电台的两档节目,就自己参拜靖国神社招致中韩两国批判一事表示出不快,并表示会根据自己的判断继续参拜。小泉此举用意何在?很明显,参拜是小泉的大选牌,他打出来是希望取悦党内一部分人,巩固党内地位———这意味着,他在自民党内部受到了挑战。

  6日的一则消息部分证明了这一猜测。自民党大佬前首相森喜朗突然猛批小泉,把小泉比喻成了“法国干酪”。

  小泉和安倍晋三,曾同属森喜朗门下,而森派近年来已为自民党最强的派系。在大选前的敏感时刻,作为党阀的森喜朗猛批小泉,个中意味值得深思。相应地,安倍晋三的身价再度提升。安倍晋三出身右派政治世家,政治风格极端保守,因此深得小泉赏识。在小泉表态自己不愿再做首相后,安倍晋三出任首相的可能性正在清晰起来。

  但是安倍在党内被认为“尚不成熟”,其极端保守风格也不利于改善日本的外交处境。这样,福田康夫就成为可能的人眩福田康夫作风稳健,人际关系好。他的这些优势是小泉和安倍所不具备的。

  民主党党魁冈田克也出任首相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这次选举中的表现如果出色,因民主党内部分歧而意外出任党首的、温雅的冈田可以获得很多政治阅历和资本。

  周边关系篇:

  中日关系可能会长期调整

  不管谁将主政日本,事实上,日本的政治态势一时很难有所改变。反映到对外关系上,日本和亚洲邻居的关系近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善。

  对于重要的中日关系来说,不是因日本一个领导人的异动就会有根本性的转变,中日关系可能会长期调整。

  冰冷的中日关系必须解冻,才符合日本自身发展和中国发展的利益。好在,并非全无亮点。日本遗族会多次表态希望日本当局在参拜上慎重,日本右翼教科书在日本大部分地方遭到冷遇。日本政坛为中日友好奔走者也大有人在。

  日本新一代政治家多在50-55岁之间,没有对残酷战争的切实感受。事实上日本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无法对中国崛起视而不见。而正面这一点的表现,首先是了解中国的关切所在,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是战后成长起来的日本政治家们必须懂得和学会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