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德国政府难产殃及欧洲一体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23:59 新京报

  无论本次德国政府组阁的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欧洲一体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陷入低潮,进展缓慢甚或停滞不前,各成员国将更多专注于国内问题。———刘立群

  德国总理人选难产,不仅德国人不安,欧盟成员国也揪心。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直言:“没有一个富有活力的德国的参与,欧洲将无法前进。”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英国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英国政府本来冀望联盟党执政,以帮助英国年底前推行
欧盟经济改革。如果德国政府迟迟不能问世,英国的计划随时可能化为泡影。英国发行量最大的通俗类报纸《太阳报》甚至悲观地认为:“布莱尔……要把欧盟拉进21世纪的愿望已经破碎了。”

  在世人热议德国组阁不顺、政局不明而拖欧盟改革的后腿之时,却往往忽视了造成这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正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拖了德国经济及就业的后腿。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经济与欧盟的关系极为密切。德国虽从欧洲一体化中受益匪浅,但也承受了一体化的诸多负担,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及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非法移民涌入增加了失业率等等。

  这些恰恰是德国民众无法忍受的。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之所以得票不高,与其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对德国民众利益及承受力考虑不够不无关系。相比之下,联盟党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主张更多地考虑了本国利益,迎合了不少德国民众的心思。

  但是,欧洲一体化已不可逆转,德国特色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可能完全放弃。因此,摆在德国政府面前的惟一出路是,对现行经济及社会模式作出大幅调整。

  7月份的《欧盟宪法条约》公投给法国和荷兰国民提供了一次报复政府的机会,当时德国由于实行的是议会表决,得以做壁上观。这次联邦议院选举给了德国民众表达不满的机会,直接后果是,多数选民把选票投给了施罗德的对手。如果说法国和荷兰的国民投票反对欧盟宪法是因为不满政府的政策的话,那么德国选民抛弃施罗德则是因为不满欧洲一体化走得太快。当然,德国人抛弃施罗德不应该被视为德国人不愿接受改革或害怕变化,而应该看做激进的改革超过了国民的承受能力。因此,其他正在推行改革的欧盟成员国必须思考:究竟改什么?怎样改?以何种速度改?民众的承受力如何?如果社民党和联盟党最终能化干戈为玉帛,携手组成大联合政府,虽有利于德国改革的推进,但依然要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取得成果。

  无论本次德国政府组阁的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欧洲一体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陷入低潮,进展缓慢甚或停滞不前,各成员国将更多专注于国内问题。虽然这还不至于导致欧洲一体化倒退,因为倒退只能损害所有成员国利益,但也不能对德国及其新政府推进国内改革及欧洲一体化的热情抱太高的期望。欧盟成员国必须重新争取民众对欧洲一体化的认同,从可能推动欧洲迈开一体化的新步伐。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 刘立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