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他们为人类寻找药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6日06:29 成都日报

  奖项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美国两位、法国一位科学家

  成果烯烃复分解反应方面作出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一名法国科学家和两名美国科学家。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寻找治疗人类主要疾病的药物的重要武器。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当天的诺贝尔化学奖宣布仪式也是在瑞典皇家科学院装潢华丽的议事厅举行的,自皇家科学院1914年在斯德哥尔摩北区的皇家狩猎园落成以来,这里的雕梁画栋已经聆听了近百次诺贝尔奖评委会的颁奖决定。当地时间上午11∶45,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贡诺·厄奎斯特走上讲台,宣布了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今年的决定。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说,三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反应之一,今天,烯烃复分解反应已被广泛应用在化学工业,尤其是制药业和塑料工业从中受益无穷。

  “交换舞伴的舞蹈”

  早在1970年,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就已经详细地从理论上解释了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并且列举了促进这种反应的催化剂的物质成分。1990年,肖万的理论第一次被理查德·施罗克应用在实践中并制造出效果优良的催化剂,两年后,罗伯特·格拉布又发展了施罗克的成果,制造出在空气中更稳定的催化剂。

  在宣布仪式上,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阿尔伯格将烯烃复分解反应描述为“交换舞伴的舞蹈”。他亲自走出讲台,邀请身边的皇家科学院教授和两位女工作人员一起在会场中央为大家表演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含义。最初两位男士是一对舞伴,两位女士是一对舞伴,在“加催化剂”的喊声中,他们交叉换位,转换为两对男女舞伴,在场记者随即发出了笑声。

  为人类造福的成果

  阿尔伯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本次颁奖结果再次表明,科学理论只有同工业结合,创造出改变人类生活、提高生命质量的发明和创造后,才能是有利于人类的科学理论。本次化学奖得主对化学工业、药品工业、合成先进塑料材料以及未来“绿色化学”的发展都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伊夫·肖万今年74岁,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今年63岁,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教授;理查德·施罗克教授今年60岁,任职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新闻链接

  澳门提名明年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

  45岁的日籍华裔生物医学科学家戴峰,5日在澳门被正式提名为“2006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1960年出生于中国的戴峰,长期致力于免疫生物抗癌、生物抗衰老。2005年,戴峰在与中国药科大学的合作研究中,首次证实HAE活性抗癌物质能抑制化学疗法CTX产生的强力毒性的药理作用,为人类抗癌医学作出巨大贡献。此外,2002年,戴峰和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医学研究班,在世界上首次发现HAE活性物质能直接抑制癌细胞97.8%以上基因合成特性。他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存在于昆虫体内的超级抗衰老物质。

  新闻背景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

  新闻人物

  伊夫·肖万,74岁,法国人。伊夫·肖万目前在法国石油研究所担任名誉所长职务。1970年,肖万发表重要论文,阐明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反应机制,这一机制解释了此前有关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各种问题。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后来在实验中为这种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开发出实用有效的新型反应催化剂。这些发现为合成有机分子开辟了全新途径。

  罗伯特·格拉布,63岁,美国人。罗伯特·格拉布23岁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3年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于1969年至1978年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1978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化学系教授至今。格拉布自大学毕业起就在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格拉布开发出的催化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

  理查德·施罗克,60岁,美国人。理查德·施罗克22岁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26岁便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他1975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80年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迄今已发表400多篇学术论文。

  他们的成果每天都惠及人类

  ——中科院院士点评今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成果得奖,是化学界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科研成果本身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一成果在生产生活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实际应用,他们的成果推动了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每天都惠及人类。”中国科学院戴立信院士在其上海的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对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成果评价为“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称人类如今每天都在化工生产中应用这一成果,主要是在药物和先进塑料材料的研发上,“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寻找治疗人类主要疾病的药物的重要武器”。

  81岁高龄的戴立信院士介绍说,烯烃复分解反应非常重要,他与丁奎岭研究员在2002年的中科院科学发展报告中曾经专门花费篇幅予以详细介绍。这是因为,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研究领域中最基本的问题,研究碳-碳键的断裂与形成规律是有机化学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格拉布等人正是在此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说:“烯烃复分解反应是非常有用的反应,在天然反应的纯合成、高分子化学以及多肽蛋白质的合成等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诺贝尔奖评委会介绍说,几位科学家的获奖成果“是朝着‘绿色化学’方向前进的一大步”。戴立信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应用该成果一方面提高了化工生产中的产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了副产品;另一方面其副产品主要是乙烯,而乙烯是可以再利用的。

  戴立信介绍说,尽管我国在对烯烃复分解反应本身的研究方面与世界水平尚有差距,但是在利用该反应的研究方面则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戴立信非常高兴地介绍说,“格拉布是我们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名誉教授,他曾经多次来华访问,与我们有着非常良好的学术交流。”

  “我的印象中,格拉布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他早年只是个有机化学家,对高分子化学所知不多,但他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开课,最终获得了优秀的成果,成为目前世界化学界这一领域最为活跃的科学家”,戴立信说。

  戴立信认为,将诺贝尔化学奖同时授予三人,“体现了诺贝尔奖评选的原则,那就是记住那些在基础研究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新闻解读

  “交换舞伴”的舞蹈

  原子之间的联系称为键,一个碳原子可以通过单键、双键或三键方式与其他原子连接。有着碳-碳双键的链状有机分子称为烯烃。在烯烃分子里,两个碳原子就像双人舞的舞伴一样,拉着双手在跳舞。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得主,获奖原因就是他们弄清了如何指挥烯烃分子“交换舞伴”,将分子部件重新组合成别的物质。

  20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发现,在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拆散、重组,形成新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但当时没有人知道这类金属催化剂的分子结构,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起作用的。人们就此提出了许多假说,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1970年。这一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和他的学生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应当是金属卡宾,并详细解释了催化剂担当中间人、帮助烯烃分子“交换舞伴”的过程。

  金属卡宾是指一类有机分子,其中有一个碳原子与一个金属原子以双键连接,它们也可以看作一对拉着双手的舞伴。在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

  这一理论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化学家意识到,烯烃复分解在有机合成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这对催化剂的要求也很高。到底含有什么金属元素的卡宾化合物最理想呢?在开发实用的催化剂方面,作出最大贡献的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

  1990年,施罗克和他的合作者报告说,金属钼的卡宾化合物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这是第一种实用的此类催化剂,该成果显示烯烃复分解可以取代许多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并用于合成新型有机分子。

  1992年,格拉布等人发现了金属钌的卡宾化合物也能作为催化剂。此后,格拉布又对钌催化剂作了改进,这种“格拉布催化剂”成为第一种被普遍使用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并成为检验新型催化剂性能的标准。

  以这些发现为基础,学术界和工业界掀起了研究烯烃复分解反应、设计合成新型有机物质的热潮。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生产效率更高,副产品更少,产生的有害废物也更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是“绿色化学”的典范。一些科学家正在用这种方法开发治疗癌症、早老性痴呆症和艾滋病等疾病的新药。 (据新华社、中国日报)(来源:成都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