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三名科学家平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6日16:05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他们让原子起舞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绿色化学、环保工业、洁净环境。

  21世纪,人类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一名法国人和两名美国人对此居功殊伟。有赖于他们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人类如今有幸生活在相对健康的环境中。

  化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化学奖的评委们5日代表人类向三名科学家表示敬意。

  戏谑

  现年74岁的伊夫·肖万在法国中部图尔的家里得知获奖消息。从法国石油研究所退休以后,肖万在温暖、惬意的家乡颐养天年。

  正因为如此,肖万对获奖一事颇为淡然,甚至戏谑了一番诺贝尔奖评委们。

  “我研究这个课题已35年,现在他们告诉我这理论有意义,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我不会高兴得上蹿下跳。”肖万对赶来采访的法新社记者说。

  早在1970年,肖万就从理论上详尽解释了有机分子复分解反应原理,并且列举了能够促进这种反应的催化剂成分。

  诺贝尔评委会用“让原子起舞”比喻肖万阐述的复分解过程。

  借助于催化剂促进有机分子内原子组合发生变化,能够人工合成在自然界稀缺的材料。

  苦恼

  “比起今天听到获奖消息,我更为自己的发现高兴。”肖万说。

  肖万当天唯一苦恼的事情是,斯德哥尔摩宣布获奖名单后,他家电话不断,门口乌压压的记者也让他挠头不已。

  在肖万看来,自己的发现尽管重要,只是“开启大门”。他表示,美国同事依据理论做出的实践让他“沾光”分享了大约130万美元奖金。

  1990年,应用肖万的理论,比他年轻14岁的美国人理查德·施罗克第一次制造出效果优异的催化剂;两年后,另一名美国人罗伯特·格拉布在此基础上制造出在空气中更为稳定的催化剂。

  原子终于能“翩翩起舞”了。

  心跳

  得知获奖消息时,理查德·施罗克正在美国波士顿的家中喝咖啡。当地时间是5日清晨6时。

  几分钟后,60岁的施罗克开始语无伦次。

  “我刚刚起床,我正喝咖啡,自然觉得这不可能是真事,但它就是,所以我非常、非常激动……我心跳每秒200下。”施罗克喘着气告诉瑞典公共电台。

  施罗克说,他一直听到谣传,说他可能会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奖,但他从来没有当真。

  恢复平静后,这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兴奋地开始规划未来。他认为,获奖会改变他的生活。

  “生活会有大变化。至少头一年我会出奇忙碌。我期望这样。这是人们总在梦想的东西,当它发生了,你必须准备去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

  当记者问,将会怎样庆祝?施罗克说,“我得首先梳洗,然后与妻子好好说说。”

  激动

  罗伯特·格拉布得知消息时,正在新西兰举行一场学术讲座。这位加州理工学院化学教授的最初反应与施罗克如出一辙,以为是谣言。他也是一些人猜测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人选。

  “到处都是谣传。化学界充满太多谣传……不过没有人相信会是真事,所以,一旦(谣传)成真,当然非常激动。”63岁的格拉布告诉瑞典公共电台。

  格拉布说,他第一步先要打电话给孩子们。“他们都非常兴奋,与他们分享(快乐)太有趣了。”(冯武勇)

  解读 “交换舞伴”的舞蹈

  碳是地球生命的核心元素。碳原子能以不同方式与多种原子连接,形成小到几个原子、大到上百万个原子的分子。这种独特的多样性奠定了生命的基础,它也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有机化学的核心。

  原子之间的联系称为键,一个碳原子可以通过单键、双键或三键方式与其他原子连接。有着碳-碳双键的链状有机分子称为烯烃。在烯烃分子里,两个碳原子就像双人舞的舞伴一样,拉着双手在跳舞。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得主,获奖原因就是他们弄清了如何指挥烯烃分子“交换舞伴”,将分子部件重新组合成别的物质。

  20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发现,在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拆散、重组,形成新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但当时没有人知道这类金属催化剂的分子结构,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起作用的。

  人们就此提出了许多假说,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1970年。这一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和他的学生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应当是金属卡宾,并详细解释了催化剂担当中间人、帮助烯烃分子“交换舞伴”的过程。(王艳红)
三名科学家平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组图)
图:罗伯特·格拉布

三名科学家平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组图)
图:理查德·施罗克

三名科学家平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组图)
图:伊夫·肖万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